天天看点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作者:猫南北

关羽马超张飞赵云黄忠,个个人物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当这些英豪们壮烈牺牲后,蜀汉后主刘禅对他们的评价却迥然不同。对关羽、张飞等给予极高评价,对赵云更是称赞至极;而对马超却只字未提其忠勇。这究竟是刘禅有意针对,还是别有深意?刘禅这个人物实在令人费解,为何让诸葛亮这样的老臣也不得不佩服?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一、蜀汉的江山与刘备的期许

207年,一声啼哭传遍街衢,这是后来刘禅的第一声呱呱坠地。那时刘备带领并不多的残余军队四处流亡,躲避着曹操的苛刻追击。虽然屡建奇功,但刘备始终无法在中原站稳脚跟,只得在川陕一带打游击。

刘禅就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中出生的。就在他降临人世不久,便遭遇了生命的第一次危机。曹操亲率大军直扑长阪坡,数万大军压境,几乎要将刘备的残余势力彻底歼灭。危难时刻,为了活命,刘备不得不将才出生几月的儿子抛弃在一边,带着亲随数十骑飞奔逃命。好在忠勇小将赵云临危不乱,奋勇杀出重围,拖着奄奄一息的刘禅逃出生天。

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刘备决心要在蜀地扎根,培养实力,以图东山再起。蜀地地广人稀,山川遍布,形势利于防守,正是孕育根基的绝佳之地。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佑下,通过军事斗争和外交谈判,最终在蜀中立足,一统三川。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此后十几年间,蜀汉进一步发展壮大实力。待到公元223年,老当益壮的刘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宏愿,名正言顺地拥有了一方江山,统一三国的理想也指日可待。不过就在这一切顺理成章之时,刘备仍然对儿子刘禅的能力心存顾虑。临终前他对诸葛亮说:"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下之意,对刘禅的胜任能力并不看好。

二、五虎上将的生平事迹

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英杰。关羽乃是飚马卫温侯,万夫莫开的勇猛大将;张飞是虎臣能斗,百战百胜的猛将;赵云机智勇猛,临危不乱,屡建奇功;黄忠虽年过花甲,但刚正不阿,勇武过人;马超虽骁勇善战,却也狷劲任性。五虎所向披靡,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关羽自幼勤学好武,曾在桃园结义,与刘备张飞誓为兄弟。此后他随刘备东征西讨,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最著名的要数母夜冲阵救主的事迹。当年曹操大军重重包围,刘备几无活路,关羽暗夜杀出重围,贯穿曹营数里,终于打通生路,令主公脱困。由此可见关羽忠勇无双的侠骨柳。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张飞热血勇猛,一腔热血可斟酌于锐气。他自幼习武好勇,身手了得,加之宽厚仗义,令人齿寒。张飞最拿手的就是骑射,在battlefield日了那是恣所欲为。就算穷途潦倒,他也丝毫不气馁,屹立于逆境之中。正是这份血性英勇,令张飞当之无愧成为蜀汉猛将。

赵云乃是机智过人的谋臣,此外武勇更是无人能及。赵云英勇绝伦,屡建大功,尤以生擒曹操于浚稚,救出刘禅于长阪堰而扬名天下。赵云临危不乱,机智应变,事实上他在很多关键时刻都挺而走险,力保蜀汉主公周全。谋勇俱佳,实乃蜀汉的顶梁柱。

黄忠乃是蜀汉名将之一,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勇武过人、顽强异常。刘备初立蜀国时,黄忠曾以精锐之师扼守汉中,固若金汤,令曹魏无可乘之机。另外,黄忠亦是个坚韧勇将,纵然年老,但从未丢开手中的戈矛,并于终其一生尽忠职守。

马超则是另一个英勇善战之人。他矮小彪悍,骁勇卓越,乃是典型的骠骑将。马超生性狷介,甚至有些许狂傲放诞,但很少有人质疑他的忠勇。马超少有雷同手段,往往骁勇善战而立下大功。只可惜他后期和蜀汉渐行渐远,最后倒戈曹魏,实在令人惋惜。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三、刘禅成年之际的蜀汉局势

223年,刘禅年仅17岁便继承了蜀汉大统。这位年轻的君主肩负着蜀国江山社稷,前景却又扑朔迷离。

一方面,蜀汉多年来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国力逐渐强盛。诸葛亮屡次挥师北伐,勉力想要扫清中原曹魏的狼烟。每每大兵压境,都令曹魏胆战心惊,不敢有丝毫懈怠。由此可见,蜀汉在外交军事上已占了上风。

然而,另一方面局势则并不乐观。曹魏虽屡遭打击,但根基稳固,兵力雄厚,并未彻底力竭。刘禅即位之时,蜀汉正处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阶段,兵力在外消耗巨大。与此同时,蜀汉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隐患。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自诸葛亮北伐后,蜀汉王朝中枢便权柄集中度降低,各路名将心存私欲,相互勾心斗角。尤其是姜维、费祎、杨儆等人,时常党同伐异,私怨难释。这些混乱无序的内斗,皆是刘禅即位之初需要正视的难题。

最为关键的是,刘禅本人的处理能力仍是一个未知数。刘备临终前还曾对诸葛亮说过"嗣子孱弱",言下之意是对刘禅的胜任能力存有顾虑。诸葛亮虽力保刘禅,但也不得不三番五次出征北伐,以巩固蜀汉根基。

四、刘禅体现真知灼见的谥号赐予

时间来到公元244年,刘禅在位已有20余载。经过风云际会的洗礼,这位当年被质疑的蜀主,已渐渐步入了政治生涯的成熟期。在这一年,五虎上将中的最后几员也相继离世,刘禅遂下旨,赐予他们不同的谥号。

首先是关羽。这位飞将军、马良、温侯,一生忠勇无疑,乃当之无愧的英雄。刘禅对他的评价是"壮""勇",因此赐"壮缪侯"之谥。这谥号极尽赞美之词,可见刘禅对关羽的推崇备至。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其次是张飞。这位虎臣一生勇猛果断,当之无愧。刘禅对他的评价是"桓",即有大无畏之勇。由此可见,张飞一生锐气英勇,确实配得上这个谥号。

再次是赵云。这位机智勇武的名将,一生的事迹赫赫著名。刘禅对他的评价极高,赐"顺平侯"之谥。这实在是蜀国开国名将中最高的荣誉,可见刘禅对赵云的赏识之深。赵云从小就挺身而出,多次保全蜀汉命脉,确实当之无愧。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再往后看,就是黄忠了。这位年高德劭的元老,一生坚韧不拔。刘禅对他的评价是"刚",赐"刚侯"之谥号。黄忠虽年老,但意志坚如钢铁,可谓老当益壮,这个谥号极为恰当。

最后,就只剩下马超了。这个英雄马超生性放诞,后来还背弃了蜀汉。而刘禅对他的评价简直是一语中的:"威"。因此赐"威侯"之谥,毫无修饰,直白赤裸。从这简单的两个字,可见刘禅对马超忠诚度的质疑,以及对其行为的不齿。

综观刘禅对五虎上将的这些谥号评价,可以清晰看出他对每个人的了解和分析。对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英雄尽赞誉之词,而对马超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放荡不羁。这充分反映出刘禅具有真知灼见的独到见解。

五、刘禅能力获得诸葛亮认可的关键原因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如果单单从背景和才干来看,刘禅似乎并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出身并不显赫,又缺少一代英主刘备和军师诸葛亮那样的非凡能力。但事实上,刘禅在位期间表现出色,不仅巩固了蜀汉根基,更赢得了诸葛亮的赞许。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貌不惊人的蜀主获得老谋子的认可?

首先,刘禅在政事处理上持之以恒,循规蹈矩,颇有自己的主见。他对臣工进尽打击,力求整肃朝纲。就算是诸葛亮在世时,刘禅也敢于质疑老臣的某些决策。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刘禅便曾表示不赞同,认为战线拖得太长,会导致国力耗竭。这种独立见解深得诸葛亮赞赏。

其次,刘禅在用人方面极为精明。他敢于启用年轻有为之才,不拘一格地延揽人才,如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便是他亲自培养的有为之臣。与此同时,他也会因时制宜地罢黜昏庸。诸葛亮在世时,朝中党争严重,刘禅敢于直斥姜维等人的无理行为,制止内讧。用人不疑,正直果断,这都是诸葛亮欣赏的品质。

再者,刘禅虽位高权重,但性情谦和,并不妄自尊大。他对诸葛亮恭顺有加,从不干涉军国大事。诸葛亮生前,他能遵循老臣的决策,待人以诚;诸葛亮病重时,他更是亲自视察,给予诸葛亮最大的礼遇。老臣临终前,不禁叹曰:"吾视子如视佗,勿复劳神。"这不啻是对刘禅能力的最大认可。

五虎上将死后,刘禅分别给关张赵马黄,不同的谥号,诸葛亮都服

最后,刘禅实在知人善任,识才爱才。他不但善于赏识人才,更注重道德操守,宁可用过于放。比如那个时候,蜀汉也有不少英雄好汉,但刘禅并未过分器重他们。相反,他对于道德廉洁才是最为看重。任曾这样的廉直之人,实为佐证。这种为官之道深得诸葛亮赞赏,也是老臣死后能托付大业的关键原因。

综上所述,面对蜀汉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刘禅从容应对,步步为营,锲而不舍地巩固了蜀汉根基。刘禅用人之明,识人之智,加之谦恭有度的品德操守,自然赢得了诸葛亮等先贤的认可和托孤的决心。正因刘禅这般表现,蜀汉才得以在曹魏吞并之后,继续独立存在几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