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作者:幽幽谷主丫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的人选择顺应潮流,安于现状,而有的人则选择逆流而上,不懈追求。

京剧演员齐淑芳从小长在中国,在中国因学京剧成名,事业巅峰时居然带着30位演员远赴美国……

是有难言之隐还是心之所向?

20年后,她毅然决定回国养老,却已经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老艺术家。

难道就因为去了美国一趟,齐淑芳就“脱胎换骨”了吗?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齐淑芳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她从小便被期望承担起传承家族艺术的重任,艺术就是她的第二天性。

她家中艺术氛围浓厚。

她父亲是知名的京剧艺术家,大哥和大嫂也都是行内的明星。

她的祖先甚至曾是清朝御用的戏曲演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齐淑芳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舞台,成了人们眼中的“京剧小天才”。

小时候,她常在家中院落的古桫树下玩耍,身上沾满红叶。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6岁起,她便拜入京剧大师龚云甫门下学京剧。

她的童年充斥着剧团的巡演和舞台的光彩,京剧的唱腔和身段在她的生活中悄然扎根。

12岁那年,她第一次以“小旦”身份登台,表演天赋惊艳众人,16岁时的《三战张月娥》更是让她声名大噪,还得到了梅兰芳的赞誉。

梅兰芳说她是“后起之秀”。

那时,所有人都认为齐淑芳将成为京剧界的下一个大旗。

凭借对戏曲的热爱和出众的才华,她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师从名师,技艺也日益精进。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随着新中国戏曲事业的兴盛,齐淑芳迅速在梨园中崭露头角,成了京剧界的新星。

她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的扮演的“小常宝”,让观众如痴如醉,表演惊艳四座。

没想到,事业如日中天时,齐淑芳却决定远赴美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京剧。

她的家人和朋友震惊不已,她的丈夫也难以接受,两人最后因此分道扬镳。

1988年,一次赴美演出让齐淑芳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是回到国内继续她在京剧舞台上的辉煌,还是留在美国,冒险一试,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京剧?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那时中国经济刚开始发展,与发达的美国相比,差距明显。

在美国,即使是普通工作也能提供远超国内的生活条件,许多中国人因此梦想移居美国。

这次巡演,让齐淑芳感受到了海外对京剧艺术的渴望和尊重,她想把京剧推广到国际舞台上。

最终,巡演结束后,所有演员留下,一个都没回国。

“你疯了吗?中国才是我们的根,你迟早会后悔的。”

她的丈夫龚国泰得知她决定留在美国后,感到极大的失望和背叛。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齐淑芳的留美之举在国内也引发了争议。

有人说她“崇洋媚外”,有人说她“叛国”……

齐淑芳在采访中表示,

她留在美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京剧,使西方世界更了解这门艺术,但这并没有完全平息关于她决策的争议。

慢慢的,她也就不再管外界对她的看法是怎样的了。

齐淑芳坚持认为文化没有国界,艺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于是,她带着30位杰出的京剧演员远赴美国。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早期,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容易。

一开始,京剧演出确实很受欢迎,但随着新鲜感的消失,观众的兴趣也逐渐减少。

齐淑芳和她的团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艰难处境,一度在小酒馆中演出以维持生计。

但齐淑芳从未放弃。

齐淑芳带着大家坚持不懈地学英语,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他们坚持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后来,齐淑芳在黄博文的帮助下,她和团队成员获得了在美国的居留权,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得益于遇到了黄博文这样的贵人,齐淑芳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剧场。

她创立了“京剧艺术团”,并在2000年荣获了美国政府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京剧能够跨越国界,打动异国人民的心。

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一个艺术家的归宿应该是哪里?是物质上的舒适,还是精神上的归属?

岁月流逝,当齐淑芳步入暮年,思乡之情渐浓,她想在更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她的艺术生涯。

2008年,她重返中国。

虽然无法与前夫重归于好,但她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得到了大部分祖国人民和家人的理解、尊重。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面对媒体和公众,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为了将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带到世界各地。

她解释称,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让她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推广京剧,这个决策让她付出了很多,包括与家人分离多年。

“谈吃谈住也不方便,我还是想回国,只有回国才能好好唱戏。”

不论她如何解释,公众的看法仍然存在部分分歧。

她的方式可能被一些人误解,但她的初衷和努力是值得尊重的。

她带30位演员去美国,20年后回国却成了令千万国人骄傲的艺术家?

尽管她在异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归根结底,她认为家乡才是她永远的根。

时间已改变了许多东西,但她对京剧的热爱从未减少。

她继续在舞台上演出,同时致力于京剧教育事业,为京剧艺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实现理想需要才华和机遇,更需要勇气和坚持。

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关键在于是否忠于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对齐淑芳来说,无论在哪里,只要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京剧这门传统艺术,那里就是她的舞台。

她的一生,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文化使命的执着坚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