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幽默的智者

作者:贴近地面飞行
  法朗士善于把动人的故事和对现实的抨击巧妙地融为一体,以丰富美妙的想象来表现寓意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优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教益和鼓舞,终于成为拉伯雷和伏尔泰之后法国最优秀的幽默大师。
幽默的智者

创作生涯长达60年

  今年是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诞辰180周年、逝世100周年。法朗士原名弗朗索瓦·蒂波,生于巴黎一个普通的书商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与法国大革命有关的书刊和资料,书店的环境使他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形成了厌恶暴力和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中学毕业后就业无门,在谋生的同时自学成才,并以祖国法兰西(France)作为自己的笔名。早期的《金色诗篇》(1873)描写蜻蜓与猴子之死,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决斗,表达了对弱小动物的怜悯和对幸福的渴望。三幕诗剧《科林斯人的婚礼》(1876)把基督刻画成毁灭人间爱情的元凶,被认为是他参加过的帕尔纳斯派的杰作。

  1881年,法朗士发表了小说《波纳尔的罪行》,刻画了老学者波纳尔的动人形象。第一部分《圣诞柴》写波纳尔同情处境艰难的戈格斯夫人,在寒冷的冬季给她送去了肉汤和劈柴,其中有一块圣诞柴。没想到多年以后她成了俄国的王妃,不但送给他一块名师雕刻的圣诞柴,还为他买到了40年来梦寐以求的手稿。第二部分《让娜·亚历山大》写波纳尔挽救初恋情人的外孙女,冒着拐带幼女的罪名把她救出了虎口,在她长大成人后还决定卖掉全部藏书为她办嫁妆,但最后又从书堆里“偷”出了几份实在难以割舍的手稿,这就是波纳尔唯一的“罪行”。老学者波纳尔善有善报,小说是一曲对人性的善和美的赞歌,洋溢着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因而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的小说大奖,法朗士也因此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创作生涯长达60年,出版了近40卷小说、诗歌、评论、政论、戏剧和回忆录,对现当代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朗士生来敏感多情,却由于家境贫寒、相貌平平又生性木讷,直到32岁才结婚成家。他成名之后,普鲁斯特问他为什么如此博学,他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的青春时代:“这非常简单,亲爱的马塞尔:我在您这个年龄,没有您这样漂亮,不讨人喜欢,也不去社交界,就待在家里看书,不停地看书。”这看似轻松幽默的自嘲,包含着多少坎坷与辛酸!

法国最幽默的大师之一

  法朗士继承了18世纪法国无神论者的唯物主义传统,反对宗教和崇尚科学是其小说的重要特色。小说《苔依丝》(1889)是根据他早年发表的诗歌《圣女苔依丝的传说》改写的:古代埃及沙漠里的修道士巴福尼斯想使美貌的女演员苔依丝摆脱罪恶的生活,于是用天堂的幻景说服她把珍宝付之一炬,然后把她送进了女修道院,自己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最后苔依丝病亡,留给他的只有无比的悔恨和绝望。法朗士幽默地嘲笑了修道士们的愚蠢和虚伪,颂扬了世俗生活的幸福和欢乐。巴福尼斯苦修了一世堕入了地狱,苔依丝放荡一生却升入了天堂。

  哲理小说《鹅掌女王烤肉店》(1892)里的瓜纳尔长老和蔼可亲、酷爱读书,同时也喜欢金钱、美酒和女人。他笃信上帝,但是在偷了东西或者斗殴之后,总能从圣人的格言里找到自我安慰的依据。他谈吐高雅却放荡不羁,随时随地都能发表一通不无道理而又令人难堪的妙论。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神圣的东西,因为“人都是自私、怯懦、放荡的”“很难不犯罪”,比起“骗子、流氓和一切坏蛋”来,“可敬的人物使人更不高兴”,总之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饥饿和爱情”。这些揭露社会现实的议论看似荒诞不经,却有一定的道理,读之也令人感到痛快淋漓。

  法朗士热爱生活,爱情是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少年时的单恋到晚年的艳遇,他尝尽了爱的滋味。《红百合花》(1894)是他在和卡亚菲夫人热恋之后创作的,小说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以及嫉妒对爱情的伤害。《滑稽故事》(1903)写一个女演员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悲剧,表明法朗士在追求欢乐的同时,已经认定人性的自私必然会毁掉美好的爱情,这与《鹅掌女王烤肉店》流露的思想完全一致。

  幽默的本质是讽刺,法朗士认为“没有讽刺,世界就会成为一座没有鸟儿的森林”。从中世纪的市民文学到拉伯雷的《巨人传》,从莫里哀的喜剧到伏尔泰和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法国文学的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幽默和讽刺。法朗士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法国民族文化的传统,他的讽刺得心应手,信手拈来、风趣自然,在任何时候都不失其高雅的风度。《圣女贞德生平》(1908)用丰富的资料把贞德塑造成一个“人民的女儿”,抹去了宗教传说加在她头上的灵光。小说《企鹅岛》(1908)无情地嘲笑了法国的历史、宗教和传统,《天使的叛变》(1914)写战败的上帝成了撒旦,而胜利的撒旦成了新的上帝,天使们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从而彻底粉碎了教会关于天使的神话。法朗士善于把动人的故事和对现实的抨击巧妙地融为一体,以丰富美妙的想象来表现寓意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优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教益和鼓舞,终于成为拉伯雷和伏尔泰之后法国最优秀的幽默大师。(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