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德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他到战绩垫底的战略区不久,其战斗力陡增

作者:鑫车评

1947年3月18日,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晚,在陕北清涧县枣林则沟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探讨中央机关的行动方针,此次会议被后人称为枣林则沟会议。

在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示,虽然东渡黄河是最安全的选择,但为牵制敌军、减轻全国战场压力,他决心坚守陕北。为防不测,他幽默地以“鸡蛋不能放一篮”为喻,提议中央五大书记分两组行动,中央机关则分三处活动。

会议根据毛主席建议,设立中央前敌委员会,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留守陕北主持工作。另设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刘少奇任书记,东渡黄河赴华北执行中央任务。同时成立后方委员会,叶剑英任书记,杨尚昆任副书记兼支队司令,保障中央机关后方工作。

毛主席远见卓识,非常人所及。他提出的这一策略得以实施,在危机四伏之际,保障了党中央的指挥中枢不失守,即便某一工作委员会遭遇安全挑战,亦不影响党中央对全国的稳固领导。

四月初,刘少奇与朱德携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穿越晋绥解放区,抵达河北。期间,他们曾在多地短暂停留,最终选定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作为落脚点。

朱德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他到战绩垫底的战略区不久,其战斗力陡增

7月,中央前敌委员会在陕北靖边小河村会议中,周恩来总结了战绩:华东野战军表现卓越,东北野战军蓄势待发。然而,昔日的模范晋察冀根据地战绩垫底,令人惊讶。各战略区俘敌将官众多,晋察冀仅俘团长一人。

晋察冀军区因精兵简政而受损显著。抗战终结时,该区正规军与地方武装合共三十余万众。国共双十协定签订后,双方共商裁军。因对国民党军存疑,我军各战区多保留作战部队,唯独晋察冀军区例外。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裁军手段果断且有效,他将原先的三十余万军队精简至二十万,其中野战军更是锐减至五万余人,甚至难以组建完整的三个纵队。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兵亦因此归乡务农。

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顺利完成裁军工作。然而,仅三个月后的六月,国共两党间的战争再度爆发,局势骤变,让人始料未及。

1946年10月22日,河北涞源会议中,郭天民副司令员愤慨发言:“裁军过甚,若敌来攻,必损无疑。傅作义占张家口,皆因聂司令轻敌。多年征战,敌和平诚意何在?此盲目乐观之举!”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受到郭天民的严厉批评后,情绪异常激动。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地喊道:“郭天民,我决心撤掉你的职务!”话语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郭天民因故被撤职,随后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在军事生涯中,他继续展现卓越才能。1955年,国家对他给予高度认可,授予他上将军衔,以表彰其杰出贡献。

当时反对裁军者,不仅有郭天民,还有李运昌等高级将领。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反思,过于信赖美国,以为他们可阻止南京内战,然最终美国人却站在了蒋介石一边。

抵达河北后,朱德决定深入调研晋察冀军区战绩不佳的根源。他坚信,裁军虽是影响战斗力的因素之一,但背后定有更多复杂原因亟待揭示与解决。

朱德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他到战绩垫底的战略区不久,其战斗力陡增

调研后,朱德向毛主席报告:华北部队后方过于庞大,出征力量薄弱。野战军虽号称12万,实战仅7万。后方生产分散,纪律失序。团级以上机关私产纷杂。不解决此问题,晋察冀军区部队难以根本改观。

晋察冀军区出现作战部队经商的现象,源于抗战时期遗留问题。为求生存与发展,部队需自行解决生计。国共合作期间,无法打土豪分浮财,故靠生产经商维生。晋察冀部队遂开展多种经营,包括开荒种地、经营商店等,以增加收入。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势,我军力量本已薄弱。若再分心经商谋利,必然分散战斗力,大大削弱我军抵抗能力,对战争胜利极为不利。

主席回复朱德曰:“朱老总,定能觅得良策,速提晋察冀之战力。望汝勉力以赴,共克时艰,保卫家国安宁。”言简意赅,寄托厚望。

朱德随即深入基层,以果断之态,在晋察冀军区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他迅速调整组织结构,严明纪律,确保部队秩序井然,战斗力得以显著提升。

各大战略区中,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刘伯承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林彪任东北野战军司令。朱德大胆启用杨得志,与这些开国元帅并列,年仅36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野战军司令员。

精心挑选具备出色指挥才能的野战军主帅,对于提升晋察冀军区的整体作战效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强化军区的战斗力,更能确保在未来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

此举让晋察冀野战军得以摆脱繁杂的后勤事务,专注于训练与战斗,进而满足实施运动战与大歼灭战的需求,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

另外,朱德强调野战军训练与整顿的必要性。他尤其关注实战战术训练,详细指导了平原地区如何诱敌深入、攻克城碉,以及大炮、炸药与步兵的协同作战策略,每项指导均精准到位。

朱德两个月的整顿,让晋察冀军区焕然一新。野战部队卸下了后方重负,得以专心战斗,战斗力因此迅猛提升。此番变革,不仅提升了部队效能,更展现了朱德的卓越领导才能。

历经风雨洗礼,彩虹随即显现。同年十月,晋察冀野战军于保定清风店歼灭国民党第3军万余人,俘获军长罗历戎,创下晋察冀歼灭战新篇章,对华北战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助力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

聂荣臻在祝捷大会上激动表示:此次战斗果决歼敌,全军上下无一退缩。即便蒋介石在北平亲自指挥,亦无法挽回败局!

朱德喜悦满怀,特赋诗庆贺清风店大捷:“晓日斜照南合村,呼救声声望京华。保定三军英勇灭,滹沱错渡九月槎。卸甲归乡欢声起,离营静谧不闻笳。边区胜利花灿烂,深秋月色照塞沙。”

20日后,朱德亲临前线,指挥晋察冀野战军成功攻克石家庄,歼敌2.4万余人,夺取华北战略要点,使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奠定全国解放之基。此役开创了解放军夺取大城市之先河,为日后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朱德在晋察冀军区的治理整顿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智慧。他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完全称得上是我党我军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实至名归。

朱德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他到战绩垫底的战略区不久,其战斗力陡增

朱德元帅于1922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十大元帅之首。然而,他在党内的早期地位并不显赫,这一点在南昌起义中可见一斑,当时他并未身居高位。

南昌起义时,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担任书记,委员阵容强大,包括张国焘、李立三、叶挺、刘伯承、聂荣臻及郭沫若等杰出人士,然而令人注意的是,其中并未包含朱德的身影。

陈毅回忆南昌起义时,朱德的话语鲜少得到响应。众人虽对他表示敬意,但更多是基于其资深同志的身份,而非真正听从其指挥。当时的情况颇为复杂,朱德的权威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南昌起义受挫后,部队南撤途中,朱德肩负开路重任,负责琐碎且非军事性事务。他回忆道:“自南昌起,我身先士卒,从事政治宣传,筹措粮草。同行有彭湃、恽代英、郭沫若等,仅率两连兵力及若干学生,边宣传边行进,既为政治队伍,又为先遣支队,还兼粮草队。”

1927年9月,南昌起义余部在三河坝分兵两路,第11军25师留守,周恩来、叶挺、贺龙、刘伯承等率主力南下,直驱潮汕,意图开创革命新局面。

朱德亲率精锐兵力留守三河坝,英勇抵抗国民党军队的猛烈追击。他巧妙布置防线,指挥部队顽强抵抗,有效延缓了敌军的进攻步伐,为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阻击,朱德率领的部队遭受了重大伤亡。在撤离三河坝时,他们的人数锐减,仅剩下2000多名战士,但他们的意志依旧坚定,决心继续战斗。

此刻,有零散南下的官兵归来,向朱老总报告战况。主力南下作战失利,仅余千余人退入海陆丰地区,而领导层也各自突围,形势堪忧。

与主力会合无望,人马去向成谜。士气萎靡,人心离散,众多士兵纷纷离队。面对困境,如何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人皆心焦如焚。

在三河坝,原本浩浩荡荡的两千余人队伍,历经艰险与战斗,最后仅余八百余人坚韧地前行。虽然人数锐减,但他们的意志却愈发坚定,勇往直前。

这800余人,因追随朱德,其坚定信念点燃革命之火。队伍能留存,归功于朱德卓越的军事智慧。他早在辛亥革命时已是滇军旅长,历经无数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朱德身为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总司令,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老总。毛主席对朱德赞誉有加,曾言:“朱老总度量如海之宽,意志如钢之坚。”这样的评价,充分展现了朱德的卓越品质。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以其谦逊低调著称。甚至连他的老对手蒋介石也赞叹道:“朱德的高明之处,在于你难以窥探到他的真正实力。”

朱德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他到战绩垫底的战略区不久,其战斗力陡增

中国因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三位伟人的卓越合作而幸甚。他们共同引领民族走向独立自由,实现人民解放,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令华夏儿女自豪无比。此等辉煌成就,必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