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亚洲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商:年收入超过1300亿元,扎根中国20余载

作者:新潮商评论

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装备保障,农业机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较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

虽然发展迅猛,但整体来看,大陆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应用水平还不高,高端智能农机等机具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大马力机械还不够强,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潍柴雷沃、中国一拖、沃得、常发、东风等头部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亚洲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商:年收入超过1300亿元,扎根中国20余载

久保田(KUBOTA Corporation)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农业机械制造商,诞生于1890年,总部位于日本大阪,旗下拥有186家集团公司。其农业机械在全球享有盛名,产品包括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和其他农机具等。机械业务(包括农业、工业、建筑和配备电子的机械)占公司营收80%以上,其余收入来自水和环境业务(包括管道,泵,环境控制工厂和其他产品)。

时间回到134年前,19岁的久保田权四郎(Gonshiro Kubota)创办了大出铸造所(后更名为久保田铁工所),最初的业务是制造和销售铸造金属产品,包括供水铁管、消火栓及水道用阀门等附属品。1922年,开始生产农用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久保田权四郎还与美国工程师威廉·戈勒姆创立了实用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Jitsuyo Jidosha),后来这家公司与桥本正次郎成立的快进自动车工厂合并,成为如今日产汽车的前身之一。他在日本工业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被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尊为“师傅”,并被封为日本匠人之魂。

亚洲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商:年收入超过1300亿元,扎根中国20余载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久保田逐步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农业机械领域。虽然早在1947年就开发出第一台耕田机(类似现在的微耕机),但此前业务重心主要在工程机械、铸钢及建材产品。

公司成功开发并销售日本第一台农用拖拉机,并陆续推出水田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产品。1969年投产的宇都宫工厂,是久保田收获机和插秧机国内最大的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17公顷,如今年产收割机5800台、插秧机8000台、拖拉机3400台。

进入70年代,久保田开始积极向海外拓展,先是在美国成立久保田拖拉机公司,全面进军美国拖拉机市场,接着在法国成立Kubota Europe S.A.S.,加强了欧洲农用设备的销售体系。时至今日,日本和北美仍是其主要市场,分别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一。

2023年,久保田实现营收3020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75亿元),净利润2385亿日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52.4%。作为对比,潍柴雷沃、一拖股份同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46.9亿元、115.28亿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亚洲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商:年收入超过1300亿元,扎根中国20余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中国出现的第一台农业机械就是久保田生产的手扶拖拉机,那是1957年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时购买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久保田在北京设立久保田北京事务所,奠定了在中国事业开展的基础。

1998年4月,首家全资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成立,PRO488型联合收割机、SPW-48C型手扶步进式插秧机、NSPU-68C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M704K拖拉机、PRO106Y玉米收割机等产品相继投产。此外,久保田还在哈尔滨投资设立制造工厂,通过在中国积极开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推广,已成为国内水稻机械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作为世界知名小型挖掘机生产商,久保田成立了从事建筑机械销售的久保田建机(上海)、从事小型挖掘机生产的久保田建机(无锡)。作为100马力以下产业用柴油发动机知名品牌,先后成立久保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久保田发动机(无锡)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小型柴油发动机的销售和生产。2011年6月成立的久保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久保田集团在全球的首家地区总部,涵盖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动机、水环境、融资租赁等五大业务板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