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作者:民间传奇人物

从古至今考公都是很多读书人寒窗十年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古代那种阶级固化的社会,除非战乱年代,科举入仕是唯一能改变阶级,实现自己宏伟蓝图的途径,朝廷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从寒门中选拔对国家有用的人,因此非常受到重视

可是在明代,有一个主持科举的官员被人举报泄露考题,惊动了当朝皇帝,结果这个官员因此丢了官职,同时被还有一个学子断送了前程,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古代科举

那个学子是南直隶人,家里有一定的底蕴,他本人也很争气从小好学,后来参加相当于中考的府试和相当于高考的院试,分别取得了当地府和省的第一名。以满分的成绩通过考试后开始备战会试,即考公,就典型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得知他要参加会试后家里也非常支持,于是就花人脉找了一个有会试出题经验的官员指导他。在官员指导他之后,他的家人觉得不能白白麻烦人家,于是就送了点礼,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这个学子打算参加会试的时候,给他指导官员被皇帝任命为会试的负责人

鉴于官员曾经指导过自己,这个学子为了避嫌,就没有再去见过这个官员。考试结束后这个学子发挥的非常不错,于是他在学子聚会的时候跟其他人说自己一定能高中,而且豪迈的表示第一名也不是不可能。这个学子说白了是年轻气盛,非常自信,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被传到了监察官员的耳中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影视剧中的明朝官员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殿试

那个官员跑去查了一下卷子,的确发现该学子答得非常出色,无限接近于标准答案,于是这个官员将自己的发现上报给了朝廷,一时间满朝皆惊,在皇帝的授意下朝廷立刻严查,看看有没有泄题的可能。这一查就查出那个学子受到过负责会试的官员的指导

他们两人立刻被朝廷派遣的相关人员带去问话,那个指导学子的官员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他摆事实讲道理,表示指导学子的是成为会试负责人之前的事,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今年的会试负责人,成为负责人之后二人就没见过面,怎么可能会泄题呢

但这个学子很年轻,并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在被询问的过程中受到惊吓,结果把他家人给指导官员送过东西的事情说出来了,这下本来是简单的求学关系,突然就解释不清楚了,毕竟收礼也指导过,结果就是这孩子答得非常好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唐伯虎

因为一句话,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丢了前程,还害了自己的恩师

徐经

朝廷为了维护会试的公正形象,取消了该学子的成绩,并终身不允许其参加科举,该官员也被频繁施压,最终辞去了官职,消息传出之后大家都替该学子感到可惜,因为世人都知道以他的才学的确能考会试第一,甚至殿试第一,压根没必要提前知道题目

因为这个学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中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字伯虎,给他指导的官员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高祖父徐经。而这个著名的大才子,就因为一次的祸从口出,断送了自己原本前程似锦的未来。唐伯虎和徐经的这个案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科举舞弊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