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作者:顽强孔雀P2

1930年的中国政坛,暗流涌动。北方军阀冯玉祥、阎锡山与南方的蒋介石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博弈正在上演。在这场博弈中,东北军阀张学良的态度成为了关键的砝码。起初,张学良似乎倾向于支持冯、阎联盟,这让蒋介石如坐针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的立场却悄然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张学良的态度转变?蒋介石又是如何成功争取到张学良的支持?在这场暗中的较量中,蒋介石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给张学良开出了多大的价码?

1930年初,中国政坛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各方势力暗中较劲,蓄势待发。这场即将爆发的政治博弈,被后世称为"中原大战"。在这场大战的前夕,中国的政治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南方的蒋介石政权、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联盟,以及东北的张学良势力。

蒋介石的南京政权,表面上统领全国,实则羽翼未丰。1928年北伐成功后,蒋介石虽然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但其实际控制力仅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蒋介石深知,要真正掌控全国,还需要进一步消除北方势力的威胁。然而,蒋介石面临的困境是,其军事实力与北方军阀相比并不占优势。

在北方,冯玉祥和阎锡山形成了强大的联盟。冯玉祥的西北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都是久经沙场的劲旅。两人联手,兵力总数超过70万,远远超过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这个联盟不仅在军事上对蒋介石构成威胁,在政治上也对南京政府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张学良统领的东北军,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关键角色。张学良继承了其父张作霖的势力,掌控着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东北军拥有约30万兵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张学良的态度成为了左右局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张学良选择支持冯、阎联盟,那么北方势力将占据绝对优势,蒋介石的南京政权将面临严峻挑战。反之,如果张学良倒向蒋介石,则可能打破北方联盟的优势,为蒋介石统一全国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张学良的立场并非一成不变。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军阀,张学良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考量。他需要权衡各方势力,考虑东北地区的长远利益,同时还要应对来自日本的压力。这使得他的决策过程充满了变数和戏剧性。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各方都在积极活动。蒋介石派出了多位得力干将,如吴铁城、张群等人,前往沈阳与张学良接触。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利益、政治承诺,甚至是私人感情,试图影响张学良的决策。

与此同时,冯玉祥和阎锡山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与张学良的历史渊源,试图拉拢东北军。然而,他们的策略并非总是高明。阎锡山在反蒋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让张学良对北方联盟的诚意产生了怀疑。

随着时局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开始影响到中国内部的政治博弈。日本对东北的野心日渐显露,这使得张学良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是继续保持东北的相对独立,还是与中央政府加强联系以获得更多支持?这个问题成为了张学良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中原大战爆发前夕,张学良的政治立场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作为东北地区的实际掌控者,张学良的选择将对整个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张学良最初的政治倾向并非一目了然,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张学良与冯玉祥、阎锡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段渊源可以追溯到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时期。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正是冯玉祥的临阵倒戈,才使得张作霖得以击败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中的佼佼者。这段历史使得张学良对冯玉祥存有一定程度的感激之情。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张作霖与冯玉祥之间也曾有过矛盾。1926年,张作霖不仅未履行对冯玉祥的承诺,反而协助吴佩孚打击冯军。这一举动导致冯玉祥在南口遭遇重创,差点全军覆没。这段过往无疑给张学良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阎锡山的关系同样复杂。阎锡山作为老牌军阀,与张作霖有过多次交集。在北洋政府时期,两人曾经合作,也曾经对抗。这种复杂的历史关系,为张学良的决策增添了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则显得较为疏远。蒋介石作为南方势力的代表,与东北军系几乎没有直接的交往。这种陌生感使得张学良在最初阶段对蒋介石持有一定的戒心。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形式上承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然而,这一决定更多是出于政治现实的考虑,而非对蒋介石或国民党的真正认同。事实上,张学良在易帜后仍然保持着东北地区的相对独立性。

在政治理念上,张学良对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并不完全认同。东北军系一直有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和管理方式,这与国民党的政治理念存在一定差异。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也是张学良最初倾向于与北方军阀联盟的原因之一。

然而,东北军内部对于政治立场的选择并非铁板一块。一些年轻军官,如高树勋、万福麟等人,对国民党的新思想持开放态度。他们认为,与南京政府合作可能为东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内部的分歧,使得张学良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

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是影响张学良政治倾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次事件中,东北军与苏联发生武装冲突,结果遭受重创。这一事件暴露了东北军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不足,也让张学良意识到单凭东北一地之力难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此外,日本因素也在张学良的考量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日本对东北的野心日益显露,张学良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是继续保持相对独立的姿态,还是与中央政府加强联系以获得更多支持?这个问题成为了张学良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经济方面,张学良也面临着选择。东北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但要实现进一步发展,仍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合作。南京政府控制的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使得与蒋介石合作在经济上具有一定吸引力。

综合这些因素,张学良最初的政治倾向呈现出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一方面,他与北方军阀有着历史渊源和地缘关系;另一方面,现实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使他不得不考虑与南京政府合作的可能性。这种复杂的局面,使得张学良的最终选择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面对张学良最初的摇摆态度,蒋介石深知争取东北军支持的重要性。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争取策略,展开了一场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博弈。

首先,蒋介石派遣了一支高规格的代表团赴东北。这支代表团由蒋介石的亲信组成,包括吴铁城、张群等政治老手。他们的任务不仅是传达蒋介石的善意,更要深入了解东北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谈判做好铺垫。

代表团抵达沈阳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密集会谈。他们向张学良详细阐述了蒋介石的政治主张,强调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巧妙地避开了一些敏感话题,如东北军的改编问题,以免引起张学良的反感。

在经济利益方面,蒋介石开出了一系列诱人的条件。他承诺,如果张学良支持南京政府,将给予东北地区优厚的经济待遇。这些承诺包括增加对东北的投资,支持东北工业化进程,以及在关税和贸易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蒋介石甚至表示,愿意帮助东北修建新的铁路线,以加强东北与内地的联系。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这些经济利益的诱惑无疑对张学良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军阀,张学良深知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也清楚地认识到单靠东北一地之力难以实现全面现代化。蒋介石的承诺,为东北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

在政治地位方面,蒋介石同样给予了张学良极大的承诺。他表示,如果张学良支持南京政府,将保证东北军在国民政府中的重要地位。蒋介石承诺,不仅会保留张学良的东北军权,还会给予张学良在中央政府中的重要职务。这种政治地位的保证,无疑缓解了张学良对失去权力的担忧。

然而,蒋介石并未止步于口头承诺。为了展示诚意,他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1930年4月,蒋介石亲自访问东北,这是一次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访问。在访问期间,蒋介石不仅与张学良进行了长时间的私下会谈,还参观了东北的军事设施和工业基地,表现出对东北发展的高度重视。

这次访问期间,一个有趣的插曲体现了蒋介石争取张学良的用心。据说,蒋介石特意带来了一批南方特产,包括龙井茶和杭州丝绸。他知道张学良喜欢品茶,便亲自为张学良泡茶,两人在品茶中畅谈国事。这种个人化的交往方式,无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除了正式场合,蒋介石还特意安排了一些非正式的活动,如共同观看京剧表演、参加晚宴等。在这些场合中,蒋介石表现得平易近人,与张学良建立了更为私人的关系。这种私交的建立,对于化解两人之间的隔阂起到了重要作用。

蒋介石的争取策略还包括对张学良的家族和亲信的拉拢。他不仅对张学良的母亲赵一荻表示了极大的尊重,还对张学良的一些重要部下表示了善意。例如,他承诺在国民政府中为东北军的高级将领预留重要职位。

在国际形势方面,蒋介石也向张学良传达了他的看法。他强调了日本对东北的威胁,指出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压力。这种论述无疑触动了张学良对东北安全的担忧。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蒋介石的争取策略是全方位的,既有政治承诺,又有经济诱惑;既有公开行动,又有私下交往。这种多管齐下的策略,逐渐改变了张学良对蒋介石的看法,为两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奠定了基础。

1930年5月,中原大战正式爆发。这场旷日持久的军事冲突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成为张学良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蒋介石和北方军阀联盟的对峙,张学良的选择将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冯玉祥、阎锡山等北方军阀联合发动反蒋战争的同时,他们也向张学良发出了联合抗蒋的邀请。冯玉祥亲自致电张学良,回顾了两家的历史渊源,呼吁张学良加入反蒋阵营。阎锡山则派遣使者秘密前往沈阳,试图说服张学良。

然而,张学良并未立即做出回应。他召集了东北军高层进行了一系列秘密会议,讨论局势走向和东北军的立场。这些会议持续了数日,反映出张学良决策过程的慎重。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良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他派遣心腹高级将领秘密前往南京,与蒋介石进行直接沟通。这位将领携带了张学良的亲笔信,内容涉及东北军的诉求和对国家统一的看法。

蒋介石接到张学良的使者后,立即安排了秘密会谈。在会谈中,蒋介石再次重申了对东北的承诺,包括保障东北军的地位、支持东北经济发展等。同时,蒋介石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承诺:如果张学良支持中央政府,蒋介石将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这是仅次于蒋介石本人的最高军事职位。

这个承诺无疑给张学良带来了极大的诱惑。然而,张学良并未立即做出决定。他要求使者带回蒋介石的承诺,以便进一步考虑。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与此同时,日本因素也在张学良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0年6月,日本在东北的活动日益频繁,多次发生日本军人越界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张学良的高度警惕。他意识到,面对日本的威胁,东北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在权衡利弊后,张学良最终做出了支持蒋介石的决定。1930年7月3日,张学良发表了著名的"七三宣言",公开表态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反对北方军阀联盟的分裂行为。

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北方军阀联盟对张学良的"背叛"感到震惊和愤怒。冯玉祥发表公开声明,指责张学良"忘恩负义"。阎锡山则称张学良的行为是"卖国求荣"。

然而,张学良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在"七三宣言"发表的同一天,张学良向东北军发布了一份内部通告,详细解释了他支持蒋介石的原因。通告中提到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东北面临的日本威胁,以及蒋介石对东北的承诺等。

张学良的决定不仅影响了中原大战的走向,也彻底改变了他自身的政治地位。按照承诺,蒋介石立即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这一任命使张学良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军事人物,大大提升了他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

然而,张学良的选择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他需要面对东北军内部的分歧。一些老将对与蒋介石合作持保留态度,认为这可能损害东北的利益。张学良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说服这些将领,确保东北军的团结。

其次,张学良还需要应对北方军阀的报复。冯玉祥和阎锡山虽然主力在中原作战,但仍派遣部分军队向东北施压。张学良不得不调动兵力防守边境,以防止北方军阀的入侵。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最后,张学良的决定也引发了日本的警惕。日本一直希望东北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以便于其渗透和控制。张学良公开支持南京政府的行为,无疑加剧了日本对东北的敌意。这为日后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张学良仍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开始积极参与中原大战,派遣东北军精锐南下支援蒋介石。这些部队在随后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蒋介石最终取胜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北易帜不仅改变了张学良和东北军的命运,更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在政治、军事和社会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首先,在政治层面,东北易帜极大地增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权威。蒋介石成功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东北地区,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1931年9月18日,在东北易帜近两年后,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会议。会议上,蒋介石特别强调了东北易帜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并表彰了张学良的贡献。这次会议标志着国民政府对东北的控制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然而,东北易帜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矛盾。一些原本支持张学良的东北地方势力对此表示不满。例如,1932年初,原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就公开表达了对张学良决定的质疑。为了安抚这些地方势力,张学良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政治妥协,包括在地方政府中保留一些原有的权力结构。

在军事层面,东北易帜对中国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东北军加入中央军后,极大地增强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实力。1933年,当日本开始进攻热河省时,正是由于有东北军的支援,中国军队才能够在长城一线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热河保卫战中,东北军第五军团在喜峰口一带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虽然最终未能挽回热河失陷的命运,但其英勇表现赢得了全国上下的赞誉。

然而,东北易帜也导致了东北地区防御力量的相对削弱。大量精锐部队南调后,东北的防御力量出现了真空。这一情况被日本军方敏锐地察觉,并在随后的"九一八事变"中加以利用。1931年9月18日夜,当日本关东军发动突袭时,留守沈阳的中国军队仅有不到7000人,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

在经济层面,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持。1932年,国民政府制定了"东北开发五年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入巨资发展东北工业和交通。这个计划虽然因"九一八事变"而未能完全实施,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例如,1933年建成的抚顺-本溪铁路,就是这一计划的成果之一。

社会层面的影响同样深远。东北易帜后,大量南方人士涌入东北,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1932年,沈阳成立了东北大学,这是东北地区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聘请了许多南方知名学者,如历史学家傅斯年、文学家郁达夫等,他们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东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南北文化的碰撞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一些本地人对南方人的涌入感到不满,认为他们抢占了就业机会。1933年春,沈阳甚至出现了针对南方移民的小规模骚乱。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张学良不得不出面调解,并在政府部门中实行南北人士平衡的用人政策。

东北易帜对中日关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一直将东北视为其势力范围,张学良公开支持南京政府的行为无疑加剧了日本的不安。1930年12月,日本驻沈阳总领事向张学良提出抗议,称东北易帜违反了此前中日之间的"默契"。张学良坚决回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但这一事件也预示着中日关系即将进入一个更加紧张的阶段。

1931年春,日本开始加强在东北的军事部署。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多次向东京发报,要求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9月18日事变的爆发,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日本对东北易帜的一种极端反应。

东北易帜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西方国家普遍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和稳定。1931年2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公开表示,东北易帜是中国内政的一大进步。然而,苏联对此持谨慎态度。莫斯科担心南京政府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可能影响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特别是中东铁路的问题。

从倾向反蒋到一锤定音:蒋介石到底给张学良开了多大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