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作者:真武妄论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苗族,作为起源于大陆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当年蚩尤战败后,他的子孙逃到了南方,慢慢地就演变成了苗族。

不过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与交融。大约100万左右的苗族人去到了东南亚各国生活,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然而大家想不到的是,在美国居然也有接近40万的苗族人。可即便他们有着与中国苗族同样的容貌和文化,但是他们的一些行为着实令人唏嘘......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搬迁东南亚

在中国,苗族人主要居住在云南地区,地处中国和东南亚的交界处。而这38万在美国的苗族人,大部分都是先从中国迁移到东南亚,然后再移民美国的。

这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由于当时对国家之间边界的划分还不是特别清晰,所以历朝历代对于边疆的管控都不太严格。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但这也导致了边疆地区对于皇帝并不是太重视,他们实行着他们的土司制度。苗族人认为土司是他们的领导者,而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于是为了增强皇帝的权力,也为了开拓更大的疆土。明清时期的中央政府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旨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引发了部分苗族人的不满,甚至引发了一些叛乱事件,不过由于苗族的武器十分落后,自然是打不过中原的精兵强将。

而苗族人打输了自然就要向皇帝低头,但是他们又贪恋之前的权利。于是在这种背景下,部分苗族人开始向南迁移,逐渐进入现在的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这次大规模迁徙持续了数百年,形成了今天东南亚地区的苗族聚居区,这些苗族人又在东南亚地区过起了自治的生活。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殖民者进入中南半岛,建立了法属印度政府。在殖民统治时期,老挝的苗族社会出现了内部分裂。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一些苗族精英选择与法国殖民者合作,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利益;而另一部分苗族人则坚持反抗殖民统治。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越南的战争全面爆发,在越南生活的苗族人也受到了波及。在这场战争中,苗族人再次面临立场选择的困境。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部分苗族人选择支持美国及其扶植的傀儡政府,而另一部分则选择支持原本的越南政府。这种分裂为后来的苗族移民埋下了伏笔。

卷入越南战争

1960年代初,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在越南发动了一场“秘密战争”。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了大量苗族人组建秘密军队,其中最著名的是由王宝将军领导的苗族军队。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美国人许诺王宝,只要他愿意为美国卖命,等到战争结束后,他和他的苗族人可以移民美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王宝最终选择与美国合作,组建了一支约3万人的苗族军队,在越南北部与亲共势力作战。这支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成为了抵抗越南卫国军队和越南共产党的重要力量。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然而,这场战争给苗族人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影响。据估计,在长达15年的秘密战争中,约有3万名苗族士兵阵亡,数万平民丧生。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破坏了苗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加剧了苗族社会的分裂。

1975年,随着美国从越南撤军,越南傀儡政府也随之垮台。支持美国的苗族人顿时陷入困境。新上台的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将这些苗族人视为叛徒和美国的帮凶,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剿行动。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而美国这时直接选择翻脸不认人,他们不再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的承诺,把这些苗族人丢弃在了越南。

面对生命威胁,大量苗族人被迫逃离家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湄公河,逃往泰国。据统计,约有30万越南难民逃到泰国,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苗族人。在泰国,这些难民被安置在各个难民营中,等待着未来的安排。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移民美国

由于苗族人一直在国际上声讨美国,美国政府迫于压力决定接收一部分苗族难民。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有关东南亚移民的法案,开始允许苗族难民自行抵达美国。

自此,苗族难民开始分批进入美国。这个过程持续了近20年,直到90年代中期才基本结束。大多数苗族难民是通过联合国难民署的安置计划进入美国的。他们首先在美国的难民安置中心接受短期培训,然后被分散安置到全国各地。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初到美国的苗族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言障碍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大多数苗族难民不会说英语,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日常生活。此外,由于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许多苗族人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美国政府采取了分散安置的政策,目的是避免形成大规模的难民聚居区,防止苗族人把他们的文化输入美国,逼迫苗族人融入美国社会。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然而,这种政策也为苗族人带来了一些问题,分散安置使得苗族人难以形成互助网络,增加了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难度。

面对这些挑战,苗族人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韧性。他们努力学习英语,接受职业培训,逐步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一些苗族人通过创业实现了经济独立,在餐饮、农业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同时,苗族社区也开始组建各种互助组织,帮助新来的同胞适应美国生活。

文化差异

随着在美国定居时间的延长,不同代际的苗族人在文化认同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第一代苗族移民,即那些成年后来到美国的人,通常更倾向于保持传统的苗族文化认同。他们努力在异国他乡维护苗族的语言、习俗和传统,常常在家中使用苗语,参与苗族社区活动,并尽力将文化传统传承给下一代。

第二代苗族人,即那些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来到美国的人,往往经历着文化认同的分裂。他们既保留了部分苗族文化记忆,又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这一代人常常在苗族传统和美国主流文化之间寻求平衡,有时会感到身份认同的困惑。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第三代苗族人,即在美国出生长大的苗族后裔,则呈现出明显的美国化趋势。他们通常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更多地认同美国文化,对苗族传统的了解和认同程度相对较低。然而,部分第三代苗族人也会通过学习语言、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努力保持与苗族文化的联系。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苗族人与中国的文化联系逐渐淡化。在第一代苗族人去世后,对于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苗族人来说,中国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祖先故土,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记忆和认知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相比之下,他们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越来越接近美国主流社会,而这也正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

尽管如此,许多苗族家庭仍然努力保持文化传统,通过举办节日庆典、传授传统技艺等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并传承苗族文化。这种文化认同的变迁过程,反映了移民群体在融入新环境的后,在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历程。

参考资料

从“苗族”、“美国苗族”到“苗裔美国人”——美国苗族群体文化认同变迁 《世界民族》

美国境内有38万苗族人!他们对中国祖籍没认同感,是单纯的忘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