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现在的高考学子和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觉一代比一代“硬核”?

作者:解筱文

现在正是又一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新一届高考学子填报志愿,仰望梦想大学之旅的时期,社会对学习,对教育,对年轻一代成长发展,给予非常之多的关注,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所呈现的时代活力。

几乎是每一代中国人都担心年轻一代不如他们自己,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总体上年轻一代最终还是超越着前人,继往开来。

最近有一些涉及教育类的新闻热点,就值得称赞,甚至令人激越。

先举两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硬实力的女大学生,她们智慧、力量与美貌并存。

看现在的高考学子和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觉一代比一代“硬核”?

6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的硕士毕业生李艺飞,在毕业演讲中决心“为国家核安全贡献绵薄之力”的演讲获得网友们大赞。

李艺飞毕业前夕,到位于西北戈壁的核设施厂区实习。她说,仿佛看到了核工业前辈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身影,仿佛听到了那片戈壁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欢呼声……毕业后,她选择加入国家国防科工局西北核安全中心,选择扎根西部,投身国防事业。

看现在的高考学子和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觉一代比一代“硬核”?

6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举行毕业仪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毕业生王优作为代表发言,她的发言振奋人心。

王优称,在自己的导师周张健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研发和设计了“先进第四代核反应器燃料包裹材料”的产品。这一创新不仅使制备数量从“每公斤级增长到了吨级”,而且为大陆在国际核燃料外壳材料领域从“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说,是学校钢铁报国的精神激发了她钢筋铁骨的担当!发言中,下起了雨,学校的领导为她撑起了雨伞,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再举两个今年高考学子的例子。

看现在的高考学子和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觉一代比一代“硬核”?

6月23日,四川成都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李宇轩在高考中取得了710分的优异成绩,其中数学科目更是满分。

对此佳绩,可以说最一流的学府随他挑选了。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李宇轩表示,他的梦想是投身生命科学领域,致力于在分子细胞层面探寻攻克癌症的方法。他的坚定选择和敢立大志的担当精神,更令人敬佩和赞赏。

看现在的高考学子和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觉一代比一代“硬核”?

6月26日,曾坐迈巴赫参加高考被网上非议的浙江杭州考生朱也天居然考了700分。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孙子,作为名门之后,他的目标是进入北京大学,摘掉“不学无术”标签。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家庭背景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虽然以上列举的只是个例,并不是关注几十年新老人群贡献与成就的数据化分析对比,但我们一定可以通过这些例子,联想和亲眼目睹,在中国国力加速向前的新时代中,年轻一代的很多“硬核”成长故事。

这样的“硬核”是来自时代的推力和国家资源的支持,源自自身努力和家庭整体的托举。这是一种大概率整体性的素质和能力跃升和社会责任担当。

从知识获取和学习能力看,如今的学子们拥有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触手可及,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教材,线上课程、学术论坛、知识分享平台等为他们提供了多元的学习途径。

比如,许多高中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大学阶段,不少学生已经掌握许多专业技能,具有一代的社会化生存思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看,这是当代学子“硬核”的重要体现。他们成长在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时代环境中。学校和社会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还未走出校园时,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或创新成果。

例如,一些大学生研发的智能环保设备、新型应用软件等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甚至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这种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从社会责任感方面看,这是新一代学子显著特征。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心社会实践。对此,大中小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行动者。他们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发起公益项目等方式,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近几年一些优秀的高考学子放弃北大、清华,以及国际名校的召唤,毅然投身“硬核”的“国防七子”,甚至投笔从戎,进入国防科技大学等部队院校学习。

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一代比一代“硬核”,但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过高期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在为他们的“硬核”表现点赞的同时,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让年轻一代又一代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自信。

因为,年轻一代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