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作者:笔下生花

最近,一大波银行突然决定不再玩理财产品的游戏了!想不到吧,一些原本还没到期的理财产品,银行居然提前说不玩了,直接下架了这些产品。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场小小的地震。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想象一下,你投资了一个银行的理财产品,原本以为可以稳稳的收个利息,突然有一天,银行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要关闭这个产品。” 你可能会想,这是怎么回事?

今年6月,就有超过20款理财产品被各大银行提前终止了。这些产品大部分是银行子公司发行的,本来是用来吸引和保持客户资金的。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那么,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我们得了解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在哪些地方。一般来说,这些产品会投资于定期存款、存单和债券等较为稳定的金融工具。

这些投资的好处在于风险相对较低,但问题是,如果市场利率下降,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也会跟着降低。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事实上,这正是现在的情况。近期全球金融市场都在经历一轮降息潮。举个例子,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标志着近五年来的首次降息,并且还透露了年底前可能再次降息的计划。

在国内,情况也类似。随着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小银行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下调存款利率,以此来减少成本。现在,找到一个高于3%的定期存款产品都变得越来越难。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在这种环境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很难保持高收益。如果银行继续维持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那么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它们必须通过更高风险的投资来实现这一点,这对银行来说是不可取的。因此,银行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策略:提前终止那些可能会带来风险的理财产品。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银行自身的利益,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许多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看中了它的相对安全性。

现在产品突然终止,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这中间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让许多人感到不安。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了当前全球以至国内经济的一些问题。从最新的金融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创下历史新低,而狭义货币(M1)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这说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家的贷款和投资意愿都在减弱。这对经济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可能意味着经济活动在放缓。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可能会继续降低贷款利率,试图通过更低的借贷成本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

但是,这样的政策也有其副作用,比如可能会导致人们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而不是投资或消费,这在日本已经发生过,被称为“存款日本化”。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整个金融市场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整个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

对投资者而言,这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很多人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投资策略,寻找更稳妥或者可能带来更高回报的投资途径。

银行业态转变,面对挑战,如何适应不再高利润的新时代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银行这种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做法,你怎么看?这对你的投资决策有何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