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支教 莫让“公益”变“生意”

作者:央视三农
乡村支教 莫让“公益”变“生意”

近日,有媒体曝光某机构借“支教”之名,行“打卡生意”之实,引发大众对乡村支教活动的广泛讨论。报道称,只需付一定的费用,到乡村待几天,与孩子们举办几次活动,就可以拿到所谓的“支教公益证书”。而支教行程里,旅游体验项目占一半以上。

乡村支教 莫让“公益”变“生意”

为了进入更理想的学校,或者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年轻人持续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大家都能考,如何更“卷”,实现人无我有?近些年,各类“公益证书”“支教证明”等,成为了给自己实力加磅的“新赛道”。于是,这就产生了前文媒体报道的“打卡生意”,乡村的学校和孩子们变成了景点,让原本的支援教育变成了给教育添乱。

支援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认真做教学规划、真诚和师生交流的支教,我们欢迎。但打卡式的支教夏令营,此风不可涨。是不是能给考学加磅、归来有没有收获倒是次要,重要的是此等乱象把公益变成了生意,把乡村教育当成了挣钱的工具。看着一波波挎着相机的年轻人打着“支教”的旗号到身边来,却拍拍照随便聊聊就走了,孩子们心里作何感想?他们会如何自我定位,如何相信陌生人的善意?

加强监管,莫让“公益”变“生意”

把管理责任负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等各类法律法规,都对管理主体、公益性非营利原则、志愿服务过程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落实、执行过程中,某些管理主体由于管理成本、管理能力和管理难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不严格、不到位的现象。

在落实这些管理职能和规定的同时,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变味”程度,建立如“公益机构红黑榜”。同时,及时向社会普及公益知识,如哪些证书、机构是具有权威性的、官方认可的等等。

把“生意”边界划清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益,是国家政策鼓励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公益”毕竟不是“生意”,在“公益”这个场景中需要做到有利有度。划好“生意”的边界,规定好合法的、社会可以接受理解的利益上限,养成透明、公开的数据公开体系与公示的习惯,把“生意”做在明处,把“公益”落在实处。如果是做公益就踏踏实实地做,如果是做生意, 那么管理者就不应当向“生意”经营方让渡属于“公益”的各类证书、证明的出具权。

乡村支教 莫让“公益”变“生意”

某旅行公司支教营产品

把“公益”意义做踏实。支教活动的公益性是清晰而具象的,对于参与支教的年轻人和乡村孩子们成长都有着实际意义。旅行或者夏令营等形式的各类“支教”活动,是否真的起到了这样的“公益”意义?“参团”的年轻人与“接团”的孩子们,是直接的参与者,最清楚其中是否具有含金量。从管理角度而言,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健全活动管理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将公益效果的评判权,交给最直接的参与者。通过这样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管理者也能够对公益的成色如何掌握到第一手数据,形成问题导向的管理机制。

让公益回归本质,而不是一时的打卡作秀。年轻人通过真正的公益可以拓宽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乡村孩子可以获得新的知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体验,是“公益”的初衷,也是此类活动各方参与者的美好愿望。让这样的美好长期可持续地进行下去,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们,再下一下功夫。

涉农热点事件及时发声

做有态度的涉农报道门户平台

欢迎锁定@央视三农 评论专栏

《及时语》

乡村支教 莫让“公益”变“生意”

撰稿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秀梅

编辑 | 冯晓楠

主编 | 李雨楠

监制丨舒晶晶 刘兵

图片来源丨央视新闻 极目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