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总在细节里,小小的食品标签里可能藏着商家的小心机。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近日发布通告,因在全港第三大零售商——华润万家超市中,检出一款水饺实际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标签有出入,要求本港商家紧急禁止销售该品牌同批次产品,并表示将在掌握充分证据后,对商家提起检控。
而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61条规定,任何人如在标签上对所售卖的食物作出虚假说明或在食物的性质、物质或品质方面误导他人,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罚款为五万元及监禁六个月。
商家故意将食品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少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非就是怕消费者觉得这种成分太高,而放弃购买他们家的产品。
那么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到底是什么玩意,怎么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简单地讲,饱和脂肪是一种脂肪,而饱和脂肪酸是构成饱和脂肪的重要组成。两者并不相同,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在这里将二者画上等号。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脂肪,但其实,人体是不能离开脂肪的,因为我们要靠它提供能量、保护器官、维持体温、参与生理过程、提供必需脂肪酸。
因为脂肪酸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它们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等。
不过,根据是否对人体心血管造成不良影响,脂肪也分“好脂肪”和“坏脂肪”。
饱和脂肪酸是指不含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所以相较于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难以氧化,从而在人体内不易分解,所以被划入“坏脂肪”之中。猪油、牛油、黄油等动物脂肪以及椰子油、棕榈油等植物油中都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而高水平的 LDL-C 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由于饱和脂肪的能量密度较高,每克饱和脂肪可提供 9 千卡的能量,过多摄入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进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控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一般来说,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10% 以下。
为了减少消费者对饱和脂肪的摄入,英国、加拿大、欧盟部分国家,以及大陆的香港地区,均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标注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营养信息,以供消费者购买时参考。
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据大陆现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对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采取企业自愿标注,不过,国家卫健委曾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工作,修订后的标准计划强制标示糖和饱和脂肪酸等与全民营养健康相关的成分。
让我们静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