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作者:书法网

西汉杨雄最早提出“书为心画”,书法作为书写的艺术,具有“形”的外在与“神”内涵,作品会表达作者书写与灵性,心境心情、脾性情感。

一件艺术不仅反映创作者的技能,还有艺术家的智慧。书法艺术之所以区别一般人的书写就在于:

第一要讲笔法。从魏晋人为了得笔法的事例,可知笔法的重要性。

第二结构、结体。汉字的书写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在于字的结体、造势。

第三章法。这既包括字本身的结构,更是字与字、行与行的通篇安排。

第四是气韵格调,这一点与人的气质、修养、品味有关。

<h1>“书中之圣”</h1>

项穆在《书法雅言·功序》还提出:“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以斯数言,慎思笃行。”这是项氏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他把王羲之悬为绝对美的标准,因此他称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帖》为“书中之圣”,他说: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王羲之像

“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彩攸焕,正奇混成。”

项穆认为王字有刚有柔,有温有威,有法有变。是各种对立统一的代表,乃为“中和”之美。

《频有哀祸帖》行草书,为晋王羲之所书尺牍中代表作之一,先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王羲之尺牍《频有哀祸帖》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频有哀祸帖》是王羲之尺牍的经典之作,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赏析该帖。

<h1>运动与节奏</h1>

《频有哀祸帖》书写节奏把握娴熟,第二行“不能自”三个字相连,第三行“省慰”两个字相连,尤其是“能自”两个字,用一条有力的线段连接在一起,线条产生强烈地节奏感。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三个字相连,体现强烈地节奏感

书法是书写的一个运动,线条的内部运动是使用毛笔书写时技巧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体现书法家控制线条的能力,这种能力造成书法线条运动复杂性的根本原因。这种节奏感的产生,实际是来自于点画的内力。书法史上任何一件杰作,都与众不同富有个性。该帖线条厚重,具有强烈的体积感,线条外轮廓变化丰富,这种外部的微妙变化,是极为复杂的内部运动产生的结果。线条的外轮廓与毛笔的内部运动互为转化,书法家在书写过程在为控制边廓形状而产生的运动变化,不同的书写运动方式使线条边廓发生变化。这是书圣王羲之极高的线条把控能力。

<h1>绞转笔法</h1>

《频有哀祸帖》书写以使转为主,其中“频”、“祸”、“悲切”、“增感”等字,是使转笔法的典型范例。王羲之在书写该帖时,并不顺着点画走向简单地移动,它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处于点画之中,时而又移至点画边廓。这些字迹外轮廓丰富性,都是绞转的结果,是典型的“复合锋”即“中锋”、“侧锋”并用使然。

<h1>章法变化</h1>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为行书书写兼及草书,运笔速度较快。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三个连续的平行线(箭头标注),被横向点画(圆圈标注)打破平衡,避免了雷同。

王羲之把上下字笔画连接起来,时而是明连,即用有形的游丝映带连接、一气呵成,行气顺畅。时而暗连,即笔断意连,是靠无形的笔势使笔画与笔画互相呼应。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王羲之传论”中赞曰: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
明代理论家项穆:《频有哀祸》是“书中之圣”“书中之圣”运动与节奏绞转笔法章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