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3岁“花爷爷”送你一朵小红花

作者:光明网

晨报记者 杨婷婷

上海有个“花爷爷”,只要不下雨,每天清晨5点半他都会准时在小区里“摆摊”:一个多层可移动的长方形小桌,上面摆着不同大小的铁丝圈、各种颜色的网布,以及粗粗细细的丝线……这是在做什么?经常会有好奇的人上前围观,原来是在做花!准确地说,是做丝网花。

这位做花的爷爷名叫王付明,今年已93岁高龄。他是一位戍边几十年的新疆军区后勤部离休干部,目前住在上海市军队离退休干部古美休养所。退休后的他始终闲不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丝网花,这一做就做了十几年,还被人亲切地称为“花爷爷”。“花爷爷”不仅喜欢做花,还常常把自己做的小花送给别人,如今已经送出了6000多朵,可以说是现实版的“送你一朵小红花”。

王付明刚开始接触丝网花是在2003年,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在小区里看到几位阿姨正在做丝网花,有百合、牡丹、玫瑰很多种类,用他的话说,“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王付明就这么站在旁边看着,直到她们快要结束时,他问道:“我也想学,你们收我为徒行吗?”

据他回忆,当时阿姨们都笑了:“我们这没有男同志啊,而且这么大年纪了能行吗?这个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王付明当即就表了决心:“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我认准的事情就干到底。”于是,他向一位黄品芬阿姨鞠了三个躬,算是拜了师。

刚开始,如此细致的手工活对于王付明来说的确有些难度:要先把铁丝绕成圈,再把网布套在铁圈上,形成一个个“花瓣”,再用丝线把花瓣固定在一起,最后把花瓣捏成不同的造型……

做花的过程并不简单,但“花爷爷”就这样一朵朵、一天天地做了下来。从2003年算起,到现在他已做了18年的丝网花。随着越做越多,他开始用丝网花进行创作,组合成造型不同的花艺作品。

“我有时候去城隍庙买材料,有几家店做丝网花经常有创新,我就站在一边看,一些步骤我就知道了,等于说偷学回来吧。”“花爷爷”笑着说。

每逢“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元旦、新春……他都会用丝网花进行创作。今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和休养所里的其他人一起用一朵朵红色的丝网花拼成了“永远跟党走”五个字。

生活中,一头白发的“花爷爷”总是接受到人们的帮助和善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花爷爷”开始把亲手做的小花送给人家……

“我经常出门坐公交、地铁,人家看我一头白发都给我让座位,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我身体可以,能站得住,年轻人上班也很辛苦,他们坐在地铁上休息休息也是很必要的。”对于给他让座的年轻人,“花爷爷”觉得光说谢谢还不够,他想起来自己做的丝网花,于是试着把小花送给那些让座的陌生人,以及快递员、修水电的师傅、环卫工人、医院的医生护士……现在,“花爷爷”每天出门,其它东西可以不带,但花一定随身带着,随时可以送给人家。

刚开始是做胸花,这两年他自己又琢磨出了戒指花。

“一般男同志就送胸花,女同志就送戒指花。收到花的人都很开心,我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花爷爷”说,他送花的人,年龄最大的98岁,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年龄最小的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娃娃。

直到现在,“花爷爷”每天都是清晨5点起床,5点半就到院子里做花,一般做到9点半收摊,赶上下雨了就到小区的活动室里做,每天都如此坚持。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的任务量,一天至少要做20朵小花。他说:“喜欢小花的人很多,还有特意托人来要的,做少了不够分呀。”在他看来,每天做花的日子很充实,更开心的是,做的东西大家都喜欢。

来源: 新闻晨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