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黄鳝在荆州,人们叫它鳝鱼。尽管外貌如蛇,但它本质上仅是一种无鳞淡水鱼,对人类毫无攻击。它的懦弱,使人们可以依照菜式的形态,任意从肚腹或从脊背予以杀戮。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鳝鱼入馔菜式繁多。去骨斜切丝条,在沸腾的油锅翻滚数秒,沥干油脂,烹入佐料即为爆炒鳝丝;黄鳝带骨平刀锤扁后切寸段,起油锅着花椒姜末煸炒至断生,下豆瓣酱适量清水焖煮数分钟,至鳝片两端微翘收汁出锅,是为炒鳝桥,亦即家常鳝鱼;鳝鱼宰杀后切筒状,与莴笋或者黄瓜荤素合一。滋味在悄然炖煮中发生逆转,寡淡的黄瓜与莴笋竟比鳝鱼好吃得多,人们追逐地就是荤素倒置的风味;鳝鱼与南风盐菜煮火锅,显著的农家风味。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皮条鳝鱼”,黄鳝肴馔的异类。

以甜酸的味型导入味蕾,悖行于咸鲜的荆楚家常风味。外酥里嫩的口感,显示它油炸数次的繁复。在烹饪技法上,皮条鳝鱼的味型归属“荔枝味”,“荔枝味”于楚味中少见,与荆沙百姓的日常饭食更是相去甚远。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皮条”不雅,仅仅是方言表述的不当,并无歧意。“tiao”在荆沙方言中意味着垂落、吊挂、松驰的意思。一道酥炸鳝鱼或者甜酸鳝鱼,竟以皮条充当,着实降低了菜品格调。有什么办法呢,晚清的厨子,识不了几个大字。如此意会已属不易,当今汉字就是从象形文字中演变而来嘛。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中国名菜皮条鳝鱼,制肴极其繁复,分割,揉搓,挂浆,初炸,复炸,烹汁,勾芡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好一个食不厌精。上细微之处,显现出楚厨的独具匠心。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我们可以想象,皮条鳝鱼荣膺中国名菜时,是历经坎坷的。四十年前,当皮条鳝鱼摆在官员和专家面前评定时,他们的内心一定交织在矛盾中的。皮条鳝鱼不可抑制的甜酸浓香在评审大员面前氤氳而过,飘逸的美味倾刻覆盖了文字的不雅。在美味面前,任何体面皆可败下阵来,这种巨大的征服力,无人可以抵御。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看看,尝一尝~~

皮条鳝鱼,上过《中国菜谱》的荆州菜,你可以知道其来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