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作者:邑人電影院

說到功夫,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2004年周星馳執導并親自主演的《功夫》。

一個不小心這部電影居然也快到20周年紀念了。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時間過得真快。

這是一部很奇特的電影。

如果你的閱片量不足的話,可能看着會覺得還好。但如果你對周星馳足夠熟悉,就能品出一個端倪,這片子的風格就很詭谲。

這不是周星馳第一次玩功夫,雖然功夫元素在他的電影裡多次零星出現,但他确實已經系統性地玩過一次功夫了,那就是很多年之前的《破壞之王》。

《破壞之王》中以一個學校柔道空手道等運動社團開始,循序漸進的發展劇情,到最後比賽時,已經發展到整個武林大會了,整個劇情輕松诙諧,氛圍清新可愛,有一種後世“輕小說”的質感。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相反《功夫》就不一樣了,你能明顯感覺到電影的那種沉重,壓抑,周星馳拿手的無厘頭風格也因為劇情的節奏而失了水準,笑點被進一步拔高。

為什麼?

因為清新的氛圍使人放松,更加容易被逗笑,而且一旦發笑,會發自内心的自然宣洩。

而恐怖沉重的氛圍讓人壓抑的同時,警惕性也會升高,進而更加不容易被逗笑,同樣殺傷力的笑料,在兩種不同的氛圍下,感受是有巨大落差的。

同樣的問題在《功夫》裡還有,那就是功夫本身。

相比于《破壞之王》裡隻有成家班的林國斌,tvb舞蹈訓練班出身的鄭組,《功夫》的班底那是非常吓人的。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大家都認識“神雕俠侶”的元華和元秋了吧,元華大家應該很熟,元秋是他師妹,當然也是成龍的師妹,邵氏電影最火的那會還參與過好萊塢知名特工電影007的拍攝哦,邦女郎級别的美女。當然電影中的包租婆扮相可能驚悚了點。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這個大家應該看出來了,就是上一期我們提到的香港動作演員的經典出身,戲班。

同時戲班出身的動作演員還有來豬籠城寨砸場子的“天殘地缺”,“天殘”飾演者賈康熙,梨園世家,陝西省平劇院出身。“地缺”飾演者馮克安,他爹馮峰是香港知名粵劇小生,電影大拿,讓李小龍嶄露頭角的《細路祥》就是他爹導演的,你别看馮克安本人面目猙獰,他妹妹可是香港有名的大美人,就是梁家輝那部《92黑玫瑰對黑玫瑰》的女主馮寶寶。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他和妹妹馮寶寶一樣,打小跟着老爹在電影片場混,童星出身,六七十年代就進入劉家良的班底做龍虎武師,七十年代末加入成家班,做演員和國術指導,熟悉那個年代港片的人應該對他很眼熟。

而城寨裡的三個路人甲乙丙,那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飾演苦力強的演員叫釋行宇,看這個姓你有沒有猜到什麼?你還認識誰是這個姓的?沒錯,就是現在36歲,小屁孩時期和郝劭文橫行華語影壇的釋小龍。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釋小龍是河南登封人,原名陳小龍,剛學會走路就被其父陳同山送進了登封市最大的機關,少林寺學藝。他也就是趕上了。

1981年,一個叫劉應成的安徽阜陽人到登封少林寺拜方丈釋行正為師,剃度出家,法号釋永信。1986年,釋永信開始組織人力物力,開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國術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會”并任副會長。

1987年,釋永信發起“少林寺國術隊”,後發展為“少林寺武僧團”并任團長。而釋小龍是1988年生人,他被父親提溜進國術隊應該就是89年左右的事情,那時候這個組織剛成立沒一兩年。是以,釋小龍是正兒八經的釋永信的弟子。王寶強也是。寶強與釋小龍是師兄弟,都是釋永信的直屬弟子。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現在釋永信是什麼地位不用我說了吧。

釋行宇,就是正經的少林武僧,嵩山少林寺嫡傳32代弟子。現在,他更多被稱為釋彥能,行宇是他正式的法号。

當然,是不是和釋小龍一樣是釋永信的嫡系就不清楚了。

這個組織的含金量怎麼樣呢?我們還是看釋小龍,他1991年6月,就随嵩山少林寺佛學文化通路團通路台灣地區,受到俞大為、郝柏村、蔣緯國等人接見。1992年,在中國鄭州國際少林國術節表演中,獲得少林通臂拳、羅漢棍兩項優秀獎。

1993年,出道了。國術水準可以看他和郝劭文的作品。自己估摸一下含金量。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然後想想,對比一下時間線,他也就練了兩三年吧。

玻璃裁縫師飾演者叫趙志淩,“豬肉榮”林世榮的徒孫,跟劉家良應該是一輩人,他在香港電影裡也是熟臉,演技也很出色,留下了那句經典台詞“幾層樓那麼高吧”。至于他的身手如何?大家可以去看成龍的成名作《蛇形刁手》。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最後油炸鬼的飾演者,董志華,中國戲曲學院畢業,邵氏時代和張徹合作過多部電影,主演過《大上海1937》《過江龍》《神通》等,他媳婦是演藝界神通廣大的王京花,兒子是董子健。董志華在功夫裡主要玩棍,熟悉平劇的人應該知道棍法在平劇裡的重要性,但為什麼平劇名家,著名猴戲表演者,棍法娴熟的六小齡童,他的棍法确實很花哨,但和香港的玩法比,似乎缺了點進攻性。對了,說到六小齡童,《西遊記》原本飾演孫悟空的第一人選就是董志華,但是負責跟導演溝通的六齡童強推自己兒子,最終使得董志華與孫悟空失之交臂。當然,六小齡童确實演得好。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那為什麼同樣戲曲出身,會有這個差距呢?

可能有一部電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那就是1984年邵氏出品,劉家良指導的《五郎八卦棍》。編劇裡有個酒鬼,叫倪匡。

電影說的是楊門五郎創出五郎八卦棍的故事,算是起源,但注意電影裡這個棍法的展現,書上說,五郎八卦棍的棍法,由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變為六十四點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數,故名“五郎八卦”。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這是書上寫的,那他又是怎麼落地的呢?相傳楊五郎削發為僧,創立此棍法,而廣東知名武林高手黃飛鴻從其父黃麒英處習得,傳給他徒弟“豬肉榮”林世榮。劉家良就是走的這條線,學到的這個棍法。并把它帶進電影界。

這其實也解釋了我們前面留的問題。

為什麼中國電影早期的動作片,都是從戲劇梨園行吸收動作人才,有真功夫的武林人士為什麼沒表現的機會?

那是因為,真功夫,講究實用,講究接地氣,以擊倒對手為目的,并不講究好看,畢竟一招制敵可以節省大量體力,沒要在實戰中空耗力氣。功夫可能适合搏擊,但打起來真不好看。而且,陰招還多,很多核心招數專攻要害部門,也就是現代體育裡嚴禁擊打的部位。《鷹爪鐵布衫》裡的抓蛋功就是典型。是以,現在的功夫沒得玩,能用招全被禁了。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相反,梨園行裡的武生,也不是說不會真功夫,人家一口氣翻十幾二十個跟頭,棍法行雲流水,都是絕活。

他們可能都是花拳繡腿,打人效果差一點,但真的好看。

并且,他們就是為了好看而設計出來的。畢竟,一個戲園子就那麼大,舞台又那麼小,要将全院子的目光聚焦到舞台上,就必須要讓舞台保持熱鬧。要麼是嘹亮高亢的唱腔,要麼是漂亮耀眼的行頭,要麼是熱鬧非凡的把式。花拳繡腿,就是這樣的作用,而且行之有效。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有底蘊,因為平劇已經誕生幾十上百年了,這種舞台上的國術表演技巧也疊代了幾十上百年了,怎麼演才能好看,才能得到觀衆的叫好,成熟的不要不要的。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你讓此時還完全沒入行的武林人士怎麼競争?

是以,所謂的武林人士,在上海電影時期,根本進不了圈子,哪怕可以進去,也是表演挨打的份。

這個問題到《功夫》裡,似乎還沒改善。

功夫的國術設計很割裂,你們發現了沒?

三大高手要離開城寨的的時候,進行了一場切磋,當時三人拳拳到肉,硬橋硬馬,打得非常暢快。但這場比武結束後,“天殘地缺”登場,一下就變的光怪陸離,風雲詭谲。

兩種風格差距非常大。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為什麼呢?

因為國術指導,換過。

硬橋硬馬的戲份是洪金寶指導的。而光怪陸離的戲份出自袁和平。

具體的八卦你們問李老濕,總之,周星馳的人品你們懂的。

我們這裡隻談動作效果。

可以看出,雖然場面極其華麗,動作也硬朗紮實,但是最後的呈現比起十年前的《破壞之王》來說,總感覺哪裡不對。包括出來的“火雲邪神”梁小龍,他在《霍元甲》《陳真》時代也是硬橋硬馬的代表人物,一度與李小龍、成龍齊名。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但是人物再硬,動作卻飄飄忽忽,前後不一,自己感受一下,是不是和我一樣有那種失落感。

這應該是真實的武林高手們在香港電影裡集結的最全的一次了吧。從張徹時代的董志華、馮克安,到後李小龍時代的梁小龍、袁仁祥,再到成龍時代的元華、元秋,乃至新生代的釋彥能、陳國坤,《功夫》網羅了四個時代的動作高手們。

可以看作最後的絕唱。

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也許,這就像杜琪峰的那部《大隻佬》裡說的那樣,是因果吧。

那麼“果”有了,“因”在哪兒呢?

想不到吧!上面這麼長一大段,它隻是個開頭。哈哈哈哈。

上回說到,抗戰爆發後,上海不能呆了,以天一公司為代表的上海電影人紛紛南逃香港,天一在香港的公司,叫南洋電影公司,看名字就知道,主要是為了邵家在南洋地區新加坡等地的院線提供片源。此時邵逸夫還在南洋負責發行呢。很多今後的大佬在此時紛紛粉墨登場。

比如之後的國民黨CC系首領,曾擔任“立法院”院長和“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的對岸著名文藝理論家張道藩,就在那時看中了一個青年,讓他去做上海電影文化堂會的經曆,他就是張徹。張徹就是這樣進入了電影圈子,結識了很多電影人,其中費穆對他的影響最大,尤其在平劇方面。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而抗戰時期,上期提到的知名民國武俠小說作家還珠樓主定居北京,他住房不遠處一個胡姓大戶有個小屁孩是他的小粉絲,經常提溜着鴉片上門賄賂他,換取故事聽,很多年之後,李翰祥在邵氏的那部看家大作《江山美人》裡,他飾演一個小厮。那時的字幕上寫着:金铨!嗯,他就是後來的胡金铨。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抗戰後百廢待興,最早複蘇的不是成本高昂的電影,沒錯,哪怕是七日鮮,現在看起來成本低的吓人的電影,在那個悲慘的時代都是昂貴的奢侈品。最早複蘇的各種報刊出版物,尤其在香港,副刊是各種文學的孵化地。甚至有“副刊才是香港報業的靈魂”這種說法。

很多以後名震江湖的武俠小說,都誕生在副刊裡,比如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就是在《新晚報》的副刊上孵化的。時間是1950年。這也算是日後“新派武俠”時代的開端吧。(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稍早,是真正的第一部。)

那麼在這之前,副刊上主要流行的是誰呢?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是黃飛鴻。

香港說破天也還是粵國文化圈,各種南派武林人物的傳說非常流行,于是各路作家就逮住使勁耗,創作了大量黃飛鴻别傳,黃飛鴻新傳之類的東西,大有民國時期北方文壇鼓吹霍元甲、大刀王五的意思。

49年開始,香港正式成為華語電影的中心,來港多年的電影導演胡鵬,注意到了這股風潮,準備耗一把,他找上了黃飛鴻的後人嫡系,在香港的各大“武館”,解決了除錢以外的一切問題。

人才有,黃飛鴻的後人嫡系裡,最出名的就是梁寬與林世榮。可惜的是梁寬去世的早,隻有林世榮傳承下來了黃飛鴻的衣缽,他的外号“豬肉榮”,這是因為他年輕時在豬肉店裡當過夥計,“豬肉榮”在軍閥李福林的“福軍”中擔任過國術總教練,名聲非常響亮,徒弟很多,大都在香港,比如劉家良他爹劉湛。各大武館也希望拍攝這部祖師爺的電影,弘揚武學,順便做做廣告,擴大影響力。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問題是沒錢。

香港現在也就700w人,别提1949年了,本土市場小的可憐,報紙尚且苟活而已,當時電影的真正市場在東南亞,那也是為什麼上海天一公司跑到香港就變成南洋電影的根本原因。

雖然黃飛鴻在香港報紙副刊上火得吓人,但東南亞的老闆不認識,不願意投錢。香港各大武館有人有時間,但錢不夠,湊到底也就是這麼回事。

還是得上明星啊!

沒辦法,胡鵬隻能找來了當時粵劇的老倌,關德興。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從此,開始了民間國術團體,也就是武林人士的電影征程。

關德興之後一共主演了77部黃飛鴻電影,胡鵬就指導了其中59部之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相比于平劇一統天下的北方,南方地區對于地方戲曲的包容度要更強,而南洋地區包容度更強,因為南洋的華人,不管是自己出去讨生活的,還是被迫當豬仔賣過去的,南方兩廣地區的尤其多,他們被北方文化本來就不熟悉,把各自故鄉的地方文化也帶去了南洋,是以針對這些觀衆的口味,才有了日後的各種戲曲電影,比如早期的粵劇電影,後面李翰祥開創的黃梅調電影等等。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畢竟電影從一開始,制作水準還沒上來,從現有劇種裡面偷師是最簡單的方式。再說了,中國電影的起源,開山第一部作品《定軍山》,原本就是将譚鑫培演出過程拍攝了出來。後面,戲劇電影就成了中國電影裡的一個保留劇種。

初代黃飛鴻就這麼火了,而且一火就是幾十年,成為了那個時代“寫實派武打片”的代表。當然那個時代基本沒有什麼動作設計可言,反正導演手下人才濟濟,像劉湛這樣的洪門武林高手就在片場,往往都是等演員到位了以後現場套招,準備時間短而倉促。這麼做的弊端很明顯,如果是劉湛這樣的高手之間,各種懂行,套起招來行雲流水,就會好看,但一旦上了曹達華這種不怎麼懂行的人,雙方的配合就會變的像流氓打架,亂七八糟,醜陋不堪。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這也是為什麼平劇梨園武生當時比較讨喜的原因。人家有動作設計,還是疊代了幾十年的動作設計。自然更賞心悅目。

但問題是,梨園在當時,也就剩下動作設計了。

畢竟平劇唱的是徽腔,張徹這種文化人聽得懂,但民國時期,文化人可不多啊。

香港畢竟是說粵語的地方,平劇,聽的人不多。

人才卻過剩的要死,粉菊花、于占元、唐迪、馬承志之類的武生大家都來香港了,劇場不夠,觀衆更不夠,于是他們選擇了開班收徒。

粉菊花開的叫春秋戲劇學校,弟子有日後火遍香港的美女陳寶珠、蕭芳芳,上面提到的馮寶寶,以及林正英,剛拿了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的董玮等等。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于占元開的叫中國戲劇學院,弟子有洪金寶,元龍(後面改名叫成龍),元彪,元華,元秋等一衆元字輩的人。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唐迪開設的叫東方戲劇學校,比較出名的弟子有陳會毅,他包攬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國術指導獎第二三屆。

馬承志辦的叫中華戲劇學校。這是開班收徒的。沒開班的還有一個高手,來的比這些戲班大牛都早,1937年,粵劇紅伶薛覺先就看出了粵劇相較于平劇的落後之處,于是誠邀一位平劇武生來港,在粵劇中負責北派武打場面,後面,慢慢延伸到電影裡去了。這個武生叫袁小田,《功夫》國術指導袁和平的父親。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應該說收了幾年徒弟,平劇大佬們徹底認清了現實,在滿地說粵語的地方,平劇是沒有未來的,于是洪金寶、成龍這一代孩子們紛紛往電影圈裡擠。一個新時代誕生了。

嗎?

其實還早。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說到這裡,電影圈裡戲曲出身的和武林出身的都已經湊齊了,他們有身手,有不服輸的勁頭,但距離成功還差很遠。

他們缺的是什麼呢?

兩樣最重要的東西。

一個是錢。任何一個産業都是需要投資的,甚至有時候流行時尚就是投資來主導的,資本會在一個流行元素尚在萌芽的階段,注入原始積累,擴大影響面積,最終造就它的流行。

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沒有資本的幫助,靠野蠻生長,也不是不行,就是野草,是長不過施肥的莊稼的。

《功夫》雖然好看,但絕非香港動作片的典型代表

另一個,是文化。

現在的問題是,他倆誰先到位。

我們下期說。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