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雲服務市場回暖:“三朵雲”營收将邁過千億門檻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中國雲服務市場正逐漸回暖。

日前,市場咨詢公司Canalys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雲市場發展情況。統計顯示,該季度,國内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額達到97億美元,同比增長22.4%,占全球雲支出的比例為12%。而從2023年全年來看,中國雲服務市場整體市場規模增長了16%,高于2022年的10%。

對于雲基礎設施服務的定義,《中國經營報》記者從Canalys方面獲悉,是将雲基礎設施服務定義為在專用托管的私有基礎設施上或共享公共基礎設施上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和平台即服務(PaaS),包括為了托管和營運軟體提供基礎設施服務而産生的收入,但并不包括直接的軟體即服務(SaaS)支出。

具體排名方面,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分别以38.9%、18.6%、16.3%的占比份額,穩坐國内雲廠商前三把交椅,三家總市場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其季度增長率分别為33.7%、17.4%、27%。

緊随其後的是百度雲、天翼雲和亞馬遜雲,三者市場占有率分别為7.2%、6.3%、5.8%。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天翼雲連續三個季度市場佔有率超越AWS,并繼續縮小與百度雲的差距,直指第一陣營。

Canalys預計,2024年中國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的增速将進一步加快,達到18%,随着企業客戶逐漸走出IT優化階段,其也将重新啟動對雲服務的投資,而生成式AI的興起也将進一步推動雲消費的增長。

第一陣營穩中有變

雲基礎設施市場的整體增長,雖然穩固了第一陣營的格局,但前三大巨頭之間的競争,卻愈加激烈。其中,阿裡雲雖然以33.7%的季度增長率維持第一,但從2023年全年來看,其增長率放緩至僅3%。Canalys分析稱,增長放緩的部分原因是阿裡雲主動減少利潤較低的合同。

瑞達恒研究院經理王清霖向記者表示,對頭部企業來說,進一步擴張市場佔有率一定是更艱難的。或許正是意識到這一問題,阿裡雲在2023年進行了從組織架構到定價政策的持續調整。去年第四季度,阿裡雲的調整成果有所顯現,當季度增長率33.7%,增幅最高,市場佔有率也最高。

記者從某雲廠商人士處獲悉,早年雲市場高歌猛進之時,國内頭部雲廠商傾向于通過內建項目來搶占市場佔有率,但這類項目定制化成本高,利潤也被拉低,在雲市場内卷加劇後,這種局面不可持續,有些巨頭也是以選擇了放棄。

但自2023年吳泳銘掌舵後,阿裡雲逐漸降低了項目制訂單數量,進而快速改善了其利潤率。阿裡雲2024财年第二财季(對應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經調整EBITA(扣除折舊、攤銷、息稅前的利潤)為14.0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增長44%,這也逐漸讓阿裡雲在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同時,競争趨于激烈的另一迹象始自2023年4月阿裡雲的降價。随即包括騰訊雲、移動雲、天翼雲、京東雲在内的衆多廠商随即跟進。2024年2月,阿裡雲再度啟動了号稱史上規模最大的降價活動,100多款産品、500多個産品規格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覆寫計算、存儲、資料庫等所有核心産品。

即便如此,緊随其後的華為也同樣未放松追趕的腳步。根據華為公布的财報,華為雲的營收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作了23%的同比增長,而全年華為雲業務銷售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21.9%。

此外,騰訊雲也在去年第四季度實作27%的收入增長,市場佔有率達到16%。Canalys指出,此一增長表明,騰訊雲已成功度過盈利調整階段,其增長再度穩定在兩位數水準。

營運商雲追趕阿裡雲

第一陣營雖然暫時穩固,但作為後來者的雲市場新勢力,近三年營運商雲業務的增長之快,已大有全面趕超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三巨頭之勢。

最新釋出的年度财報顯示,2023年,天翼雲實作營收972億元,同比增長67.9%,距千億元目标隻剩咫尺之遙;移動雲實作營收833億元,同比增長65.6%,并且也設定了2024年收入超千億元的目标;聯通雲收入510.3億元,同比增長41.6%。

這也意味着,從營收體量看,三大營運商的雲業務收入整體已達2315億元,對比目前阿裡雲2023年(自然年)的1053.96 億元的年營收,營運商雲的整體營收規模已是後者的兩倍。就個體而言,天翼雲2023年營收和阿裡雲也已經十分接近。目前趨勢下,業界預計,天翼雲營收規模有望最快在今年上半年趕上阿裡雲。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上雲已到降本增效階段,近兩年的新客戶更多來自非網際網路陣營的政企和央國企,而該客戶群正是營運商的優勢領域。”對于營運商雲崛起的原因,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劉麗輝向記者分析表示,政企上雲、戰略性投入、強化自研及行業擴張背景四大因素造就了營運商雲的強勢。

劉麗輝指出,近兩年網際網路背景的頭部雲服務商不斷強化利潤考核,主動收縮了一些業務,營運商雲憑借強大的業務基礎和資金實力不斷建立和擴大雲資源池,加速跑馬圈地。

此外,在強調安全可控的大背景下,營運商雲在雲底座、大資料和AI、雲桌面、雲安全等方面進行了較大投入,合營雲和自研雲均取得了快速增長。劉麗輝表示,營運商雲業務逐漸從政府、央國企客戶等延伸到網際網路、醫療、園區等更多行業,并開始着手建構行業隊伍,推出了有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

王清霖則認為,随着大多行業都進入震蕩調整階段,各類企業愈發看重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帶來的變革,期待開發新技術和新産品,以持續提升企業競争力。不過很多企業仍處于創業階段,産品也尚未形成很好的盈利空間,對雲産品需求更看重成本效益和穩定性,而營運商雲的“雲網融合”特征,恰恰能夠比較好地滿足這兩個需求。營運商雲抓住了黃金機遇,在這幾年形成高速增長。

反彈拐點或已到來

雲服務市場顯示出的回暖迹象,也讓此前縱向對比下的增速放緩趨勢,重新回歸積極預期。

據IDC此前統計,2023年上半年,中國IaaS+PaaS市場同比增長15.9%,創下近三年來同比增速新低。劉麗輝表示,在宏觀經濟增長壓力大、市場競争激烈的背景下,2023年下半年中國公有雲市場增速其實仍在放緩。但IDC預計,這一輪增速放緩已經觸底,2024年預期會略有反彈,原因在于AI大模型的落地實踐、出海等将帶來新需求。

其中,AI在2023年扮演的主導角色使得全球雲廠商都得以受益。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OpenAI的母公司微軟的市值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創造48年以來最高紀錄。不久後,微軟釋出的2023年第四季度财報顯示,微軟智能雲業務該季營收同比增長20%至258.8億美元,成為微軟三大核心業務部中增速表現最好的部門。

展望未來市場趨勢時,王清霖認為,在各類雲供應商的鬥争中,最明顯和短期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一定是“成本效益”政策,這會令大多下遊企業可以降低成本支出,有助于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在此背景下,她預計,具有技術優勢的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等,也一定會持續擴大優勢,提高自己的“長闆”,為相關市場提供更高附加值,也可以在海外市場競争中獲得優勢。

而對于營運商的增長,王清霖表示,雖然增速驚人,但由于目前雲市場不斷趨于飽和、雲供應商的競争也愈發白熱化,如營運商雲之間的同質化競争、阿裡雲已經通過價格調整來搶占成本效益市場,種種因素,使得營運商雲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高價值客戶對雲産品的需求并不僅限于‘成本效益’,而營運商雲能提供的附加服務和雲生态産品,并沒有比較高的競争力。”王清霖表示,如何在附加服務中形成優勢,是目前及未來營運商雲需要考慮和建設的重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