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十歲對話三千年!他們,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作者:安陽融媒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傳承研究創新團隊獲評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三代青年人,39年甘坐“冷闆凳”,以現代科技力量解鎖甲骨文的文明密碼,讓沉睡千年的冷門“絕學”煥發新生,他們是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傳承研究創新團隊。4月29日,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評選揭曉,該團隊成功入選。

三十歲對話三千年!他們,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甲骨文作為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曆史長河中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材質特殊的甲骨逐漸風化,儲存、展示、利用均頗為不易。如何更好保護甲骨文物?如何利用現代技術破譯甲骨上的未解之謎?這些問題,萦繞在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傳承研究創新團隊一代代青年人心頭。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資訊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是團隊第二代成員的代表。“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已經步入嶄新的曆史階段,如何推進甲骨數字化保護與研究,推動甲骨學殷商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任務。”劉永革說。

三十歲對話三千年!他們,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時間回溯到1985年。安陽師範學院組建青年先鋒隊,立志堅守甲骨“絕學”。當時,包括甲骨學家胡厚宣在内的一批專家學者來校任教,培養了學院甲骨文研究團隊第一代青年骨幹力量,創辦了甲骨學專業期刊《殷都學刊》,這是國内最早一批關于古文字研究的專業期刊。

2000年,面對将甲骨文輸入電腦的難題,34歲的劉永革與20餘名中青年計算機專家組建技術攻堅團隊,開展甲骨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研究。随着研究深入,劉永革他們發現,古老的甲骨文因深奧難懂和研究資料較少,與現代技術“不相容”,隻有實作甲骨文研究資訊資源互通、群力群策,才能更好地推進甲骨文的活化利用。

一個彙集甲骨文資訊的“殷契文淵”項目悄然啟動。153本著錄、239733張甲骨圖像、33838種甲骨論著……面對海量的資料,技術團隊迎難而上。2019年,劉永革團隊用8年時間精心打造的全球首個免費甲骨文資料庫“殷契文淵”驚豔亮相。平台集納的甲骨文字庫包含單字5086個、字形6234個,甲骨文研究文獻3萬多篇,是世界上現有資料最齊全、最規範、最權威的甲骨文資料平台。

三十歲對話三千年!他們,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接力棒傳到第三代手中。以青年教師張展為代表的第三代團隊奮戰在實驗室,研發出“甲骨文自動綴合系統”。通過大資料,将支離破碎的甲骨片在成千上萬塊甲骨碎片中,按照邊緣、紋理和殘辭比對的目标進行搜尋并自動比對,團隊目前已經拼接出66組新綴甲骨。

如今,在該團隊的主導下,安陽師範學院已建立了由甲骨文大資料平台、甲骨文識别與字形分析、甲骨文語言技術、甲骨文與殷墟科技考古等四個研究方向支撐的學科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甲骨文資訊處理學科,成為國内甲骨學研究重鎮。

三十歲對話三千年!他們,用科技力量“喚醒”甲骨

更多優秀青年加入團隊,為甲骨文活化利用注入新的活力。微信小程式了不起的甲骨文一經推出,圈粉無數;舞蹈《玄鳥靈尋》榮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甲骨文廣播體操目前已在省内外1000餘所中國小推廣……越來越多非專業青年愛上甲骨文,自覺成為甲骨文化的傳播者。

“安陽師範學院要舉辦‘第六屆全國甲骨文整理與研究暨首屆數字甲骨論壇’,我們正全力準備相關事宜,讓古老甲骨煥發出更多光芒。”劉永革說。(河南日報記者 李林 周曉荷 楊之甜)

(來源:河南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