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作者:書單
微信公衆号“書單”獨家原創稿件(微信号:bookselection)

上個周末,書單君抽空去看了傳說中會改變人類觀看電影方式的新技術——《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

從影院出來後,我很不了解那些說李安變了的人——不适應?太激進?一個冒險?過于執迷技術?

拜托,敢于冒險才是真正的李安啊。

是的,安叔平時說話真摯、待人溫柔,簡直是謙謙君子的典範。每次他出現在明星雲集的地方時,就好像是一位誤入紅地毯的古代書生,畫風一下子清爽起來。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可一旦遇上了電影,李安就會變成了一個冒險者:他可以為電影賭上自己的人生,他敢于沖破東西方的文化障礙,他也從不畏懼任何題材的挑戰......

面對這麼強烈的違和感,我想每個人都會像書單君一樣好奇——在謙遜、内斂的外表下,李安的心裡究竟藏着什麼東西呢?

直到最近讀完他的傳記《十年一覺電影夢》,我才覺得自己真正了解了李安這個人,以及深藏在他作品裡的秘密。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這本傳記是台灣著名媒體人張靓蓓一步步追着李安做訪談而完成的,不僅記錄了他導演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更是回顧了他從童年到中年的成長歲月。

一開始張靓蓓還和我們一樣,覺得寫這個好好先生沒什麼困難。但真正聊起來,她才覺得“自己選上的是一座這麼難爬的山!”

采訪時間跨度四年,二十卷錄音,近三十萬字......就這樣,張靓蓓一字一句地把另一個陌生的李安引到紙面上來。

影評太多,看得眼花缭亂——今天,我們不妨來看看傳記中卸下光環、标簽後的李安......

孝子和孽子

摸着腸胃,我曾說:“除非我這裡有感覺,否則我不拍這部電影。”(*本文引語皆出自李安傳記《十年一覺電影夢》,下同)

這就是安叔選片的标準,感性、自我,一點也不像他本人看起來那般理性。不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第一次執導長片,就将鏡頭對準了中式父子關系。

——“父親”這個題材不僅擊中了李安的“腸胃”,并且長時間是他的人生噩夢。

很多人應該沒想到,在日後被譽為“電影界優等生”的李安,前半輩子居然是個loser。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少年李安)

李安出生于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式家庭,作為家族長子,他的命運生來就和整個家族的期望綁在一起。但從童年到中年,他就沒讓他家人省過心。

小時候的李安體弱多病,性格木讷,書也讀不好,算不上特别優質的小孩。

而在念高中後,他就讀于父親擔任校長的台南一中,身上背着重重的“校長公子”名頭又念不好書,這讓天性本來就羞澀的他深感愧疚,天天想着如何躲開父親。

李父一心望子成龍,給這個呆呆的兒子請了整個台南最頂尖個的名師來給他補課,但讓他失望的是——李安居然在聯考時落榜了,而且還連續落榜兩年。

第一年,他差了六分;第二年,他差了一分,數學更是隻考了個可憐的0.67分。

二度落榜對李父是個嚴重的打擊,更在少年李安心中積攢下了一種強烈的失敗感。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初的情景在他心中還曆曆在目:

放榜時,我正好獨自在家,家人都上班去了,我就一個人跑了出去。 二度落榜在我們家有如世界末日,我根本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那天我是去海邊散心,岸邊有樹林,風景很好。其實出海口很危險,常淹死人,我也不曉得。 回家後,沒人敢惹我,李崗(李安的弟弟)則奉母命盯着我,怕我出事。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少年李安與父親合影)

雖然之後李安考上了藝專,又去了美國讀戲劇、電影,但這似乎離父親的期望越來越遠。在書中,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當年的窘境。

有一次,父親看着當時巡演回家、曬得黝黑的李安,忍不住在飯桌上斥責他:“什麼鬼樣子!”

在父親眼中,李安走的藝術道路,和給人逗樂的民間巡演戲班子沒什麼差別。

我當時就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走回房裡,把自己鎖在門内。這是我第一次膽敢有此犯上的舉動,已經很革命了。當時父子倆都很不開心。

正是這份鎖在門裡的“反抗”,後來被李安搬上了大銀幕,而且是連續三次,拍成了讓他成名的“父親三部曲”: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1991年,李安拍了處女作《推手》,主角是一位叫老朱的太極高手,他遠赴美國兒子家養老,卻常常與洋媳婦鬧沖突,搞得兒子被夾中間很難做人,十分尴尬。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1993年,李安又創作了一部類似背景的作品《喜宴》,主角還是一位中國老父親,他去美國參加兒子的婚禮,沒想到,這隻是兒子為了掩蓋同志身份而策劃的一場假戲。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1994年,李安回到台北拍《飲食男女》,又一次邀請了演員郎雄來扮演父親,這一次兒子換成了女兒,但講的還是中國家庭的故事。

在傳記中回顧這“父親三部曲”時,李安直言道:

中國父親是壓力、責任感及自尊、榮譽的來源,是過去封建父系社會的一個文化代表…… 一方面,我以自我實作與之抗逆,另一方面我又因未能傳承而深覺愧疚。

他還是那個會在父親生日時行跪禮的孝子,即使出門在外,也會在電話裡給父母親磕頭祝壽。

但通過電影,李安卻一點點地放下對父親的恐懼和愧疚,并對壓在自己身上的整個東方傳統父權文化進行了反思和消解。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喜宴》中

李安借角色之口喊出的那句台詞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成為導演後,李安雖然赢得了許多國際榮譽,但他其實最在意的還是父親的評價。

在拍完《理性與感性》後,父親還叮囑他:“小安,等你拍到五十歲,應該可以得奧斯卡,到時候就退休去教書吧。”

所幸的是,父親最後還是讀懂了電影裡的李安在向他表達什麼。

2001年,李安執導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綠巨人》,結果卻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撲街。

在這部電影中,綠巨人浩克不再是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而是一整場戲都在和邪惡的科學家父親以及童年陰影作鬥争。把一部爆米花電影改編成古希臘式的弑父悲劇,這樣的情節設定十分大膽,當時幾乎沒人知道這個古怪的東方人想表達什麼。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綠巨人》劇照

不過,在一陣惡評和嘲笑中,李安卻意外得到了他父親的首肯:“我看《綠巨人》,終于明白你在拍什麼了,找卷錄像帶送我吧。”

相同的情況發生在拍《斷背山》的時候,當時李安心生疲倦,一度還想退休,是父親又一次站出來鼓勵他拍下去。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李安和父親)

在電影中,擁有超能力的綠巨人還在為掙脫父權而苦苦掙紮;但在銀幕之外,李安和父親終于達成了和解。

舞台和死胡同

有人說過:隻有安叔說自己熱愛電影,我才相信是真話。

的确,電影就是李安的第二次新生。

在接觸戲劇之前,李安還隻是一個不确定人生方向的落榜生,在剛進藝專的前幾個月,他還在考慮要不要退學重考。

出于偶然,李安得到了一個學生劇的角色,他在裡面扮演一個“詩人”。他不情願地站上了舞台,但卻“第一次感覺到命運的力量”。

在傳記中,他用一種略浮誇的口吻回顧了自己當初的興奮感:

舞台,改變了我的一生。 在此,我的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混沌飛揚的心,也覓得了皈依。一上舞台我就強烈地感受到,這輩子就是舞台。 遵循正常,我的一生可能庸庸碌碌;但學戲劇,走的可能是條很不平常的路。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李安在大學期間出演戲劇)

但這條一生的路,差點把他領進了死胡同。

1985年初春,李安離開了校園,準備離開美國回台發展。

當他正要把打包好的八個紙箱運往港口時,母校傳來消息——他的畢業作品拿下了紐約大學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座大獎。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剛畢業時的李安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筆)

這份來自母校的褒獎讓李安決定留在美國堅守,但這一守,就是六年。

一開始,李安還能興奮地找各種編劇合作,熬劇本,找投資,一度還在兩個禮拜跑了三十多家公司。

感興趣的很多,但每次都是搞半天又沒消息了。剛開始還能談談理想,三四年後,眼看着兒子都不小了,李安幾乎瀕臨谷底。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李安和大兒子李淳)

除了事業困境,他還要看家人的臉色。

他太太看他整天做着導演夢,總忍不住問他:“你到底在幹嗎?無聊的話找個事做,不一定要賺錢。”

李安的确也去了,給人看器材,當保安,但自己其實比小偷還害怕;還去片場當場務,幫劇組擋住圍觀的路人,結果一個非裔女人上來就罵:“敢擋?我找人揍你!”李安見狀,隻能連連跑開,鬧了個大笑話。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李安和太太)

太太那邊還算好交代,最難辦的是上一代人的不了解——男子漢大丈夫不出去賺錢,整天窩在家裡幹嘛?

面對後者,李安唯一能做的就是燒菜,堵住他們的嘴。

有一天,丈母娘忍不住很正經地提議:“李安,你這麼會燒菜,我來投資給你開館子好不好?” 我說:“開餐館跟家裡燒飯不一樣。” 飯後,我躲進房裡給台灣《中國時報》寫影評與報道......

就算離開了台灣、離開了父親,年近中年的李安還是要一次次地把自己鎖進房間。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有一陣子,他認命了,覺得也許上天就是派自己來傳宗接代的,這輩子差不多是完了:

當時老覺得自己像是平劇中潦倒時困在小客棧裡被迫賣馬的秦瓊,有志不得伸,“店東主帶過了黃骠馬,不由得秦叔寶兩淚如麻,提起了此馬來頭大......” 就這樣一路熬着苦等時機,當機會快來時,我已經瀕臨谷底,快要不行了。

這一年,李安36歲,窩居六年,沒做過一份正式工作,銀行存折裡隻剩下四十三塊美金。

也正是在這時,命運女神突然又回到李安身邊了——雖然有點晚,但總算是來了——台灣傳來消息,他的劇本《推手》得了“新聞局”的金獎,還有公司願意投資開拍。

突如其來的成功像是一場夢,等到了一年多後《推手》拿了金馬獎時,他還沒從失業六年的憋屈中走出來。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1991年金馬獎,李安首次與侯孝賢、楊德昌、關錦鵬等大咖同堂。

《十年一覺電影夢》裡就記錄了當時一件特别有意思的小事:

有一天徐楓請吃飯,陳凱歌、王家衛、張國榮等人都在座,那些菜真好吃,我一想到遠在美國的太太不能同享,心裡面很難過,就跟身旁的王家衛說了說。 真是憋得太久了,氣剛順過來,還不太習慣。

沒想到,已經是外表光鮮的電影人了,心裡還計算着這樣的小九九,除了生性可愛外,大概是咽不下那口憋了多年的氣吧。

但在《推手》之後,李安的“氣”就越來越順了:金馬獎、金獅獎、奧斯卡......直至今天的累積數十億美元票房的國際名導。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後來,李安算了一筆賬,說是一個新人的劇本從初稿到開拍要纏鬥五年,這個時間長度還隻是單純指那些千萬分之一順利拍成的劇本。

也許他從一開始就清楚這個幾乎不可能的機率,但他還是願意耗下去。因為——

我真的隻會當導演,做其他事都不靈光。

電影,幾乎奪走了李安的一切,但因為他的堅守,最終都如數奉還了。

電影·夢·生命

如果故事以名聲、大獎、票房作為結尾,那隻是成功學中的李安。除了人生經曆外,《十年一覺電影夢》也花了大量篇幅聚焦于他的電影作品。

在孝子李安、失敗者李安之後,導演李安終于在書中登場了。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從1990年的處女座《推手》,到2000年拿下奧斯卡小金人的《卧虎藏龍》,作者張靓蓓花了七個章節讓李安來講述自己的頭七部電影作品。每刷完他的一部作品時,我就會去書中找相應的章節來看。

戲裡戲外,才組成了一個更立體的李安。

在現實中,李安是君子;但一回到拍片現場,他就是總統,是皇帝,可以自由地思考劇情走向,和不同的演員過手,嘗試前所未有的挑戰。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片場能激起一個不同的李安,比如說暴怒。

在拍攝《飲食男女》時,演員吳倩蓮就遭遇過一次“踢門風波”。

那是一場飯桌戲,李安要求拍的時候有七八道菜同時在冒煙,而要達到這種效果,每次都要花上四十五分鐘左右。這本來是電影的最後一場戲,沒想到本來演得好好的吳倩蓮卻不停地卡殼。

這樣反反複複直到第六次,李安終于爆發了——“我大吼一聲,沖出去踢門,就為這個。”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飲食男女》劇照

在“父親三部曲”後,他本來可以繼續華語片的路子,畢竟他的《喜宴》還是1993年全世界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片子,票房成就在華語片領域中幾乎無人能及。

但他覺得自己應該求變,去嘗試拍西片,這等于他要重新開始,進入一個自己未涉足的領域。

《理性與感性》就是他拍的第一部西片,李安面對的不僅有融入問題,更要和片中飾演女主的埃瑪·湯普森交手——她是英國資深老牌演員,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在片場時比李安這個東方來的陌生人還強勢。

如何奪過電影的控制權?

李安先是對與故事有關的英國文學、藝術、曆史下功夫,不被英國本土出身的埃瑪·湯普森吓住;同時,他也以理服人,敢于去說服演員,用行動去赢取對方的尊重。

片中就有一場戲,講的是埃瑪要去面對妹妹的死亡,但她總是用力過猛,演得很煽情。李安告訴她:“你去演‘恐懼’,害怕失去那個靈魂。”

結果,畫面效果比一般的煽情戲更有味道。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還有一場戲,是講埃瑪知道自己誤會了情人愛德華,其實對方一直深愛着自己。

該怎麼拍?一般的導演就拍一張大臉對着鏡頭大哭,這樣太老套,李安就對埃瑪·湯普森說:

“你要演出難為情的感覺。因為你一直很克制,乍聽消息,你失去控制, 無法面對愛德華,你覺得很羞赧,演那個就好。

基于這個原則,我不希望看到你的正面,你不要讓我看到半個側面以上的臉。你的感情要往前沖,但面子要往回扯,就演這個。”

埃瑪·湯普森表演生涯中最好的一次表現。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也正是在李安的調教下,當年已經36歲“高齡”的埃瑪·湯普森,才憑借片中19歲少女的角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李安和《理性與感性》中兩位女主合影

拍片期間總是問題不斷,但隻有去挑戰它們,李安才感覺生命的快感。他在自傳裡透露,自己每次殺青後都要經過大約兩個禮拜的憂郁期:

主要是拍片太好玩了,人活在想象的世界裡,工作時帶來的興奮感、冒險性,包括克服困難的過程等,你不需理會現實生活的種種,拍完片後則要開始應付一些積壓在生活裡的世事人情,兩者之間落差太大,是以需要調整。

除了這種不斷克服困難的快感,電影還給了他另外一種重要的東西:位置。

在台上,他是光環滿身的大導演,但在内心深處,他還是那個會把自己鎖在房間裡的少年。

而隻有在電影裡,這個少年才會走出來。

他片子裡的角色,幾乎全是被現實困住、卻有着強烈自我的人,這和窩囊了半輩子的李安是多麼相似。

前面提到的“父親三部曲”,講的是被孝道困住、卻又想争取獨立的兒女。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而之後的《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兩部早期作品,雖然看似和他個人關系不大,卻映射出了他對個人身份的焦躁。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與魔鬼共騎》劇照

就如同《與魔鬼共騎》中那兩個站錯隊的士兵,李安也是個丢失了身份認同感的人。無論身處哪裡,他都會被當成這個世界的局外人:

在台灣我是外省人,在美國是外國人,回大陸做台胞,其中有身不由己,也有自我的選擇,命中注定,我這輩子就是做外人。

而在2000年後,李安的創作主題又轉了一個大彎。

這一年,他即将踏入五十歲,已經累計了一定的資源和名氣,可以去嘗試更賺錢的商業片,或者繼續文藝西語片的道路。但他卻跑到當時電影工業十分落後的大陸,想拍一部真正一流、國際性的華語片。

那時,華語片在外界看來就是小打小鬧的快餐片,東方西方兩邊的投資方都不看好。

于是,李安和另外兩位制片人隻能自己湊錢,找保險公司擔保、向銀行貸款,把風險全都背在自己身上。盡管這樣,經費還是十分有限,許多從業人員的薪資直到殺青後才能付清。

這部片,就是後來成為首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片——《卧虎藏龍》。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卧虎藏龍》的出現,幾乎将整個華語電影的段數拉上了一個檔次——為什麼李安會如此激進?

因為,當時他内心迎來了一種對死亡的恐懼感。

一方面,他起步太晚了,等到累積了足夠的資源、能拍自己想拍的題材時,他已經到了在創作上會走下坡路的年紀;另一方面,他剛擺脫父權和身份的困擾,發現了内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前半輩子被壓抑的感覺,一下子迸發出來了。

在自傳中,他這樣形容當時的自己:

我是一個心智與身體都較晚熟的人,個性比較溫和、壓抑,因為晚熟,是以我很多的童心玩性、青少年的叛逆、成年對浪漫的追求,以及我的提前老化,其實是一起來的。

這份恐懼感讓他無法安逸地躺在功勞簿上,而是逼着自己挑戰從未試過的題材,于是就有他導演生涯中那些最分裂、也是最精彩的作品:

《卧虎藏龍》中,李慕白壓抑情欲,玉嬌龍則生性叛逆;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斷背山》中,恩尼斯害怕社會壓力,傑克則為愛奮不顧身;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色,戒》中的王佳芝表面矜持,内心卻狂野無比。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這些電影既是一個個獨立的故事,又是中年李安和少年李安之間的對話。

就像人們在夢中才敢釋放内心欲望一樣,李安也在電影裡做着同樣的事情——這些才是他堅守電影大半生後、從電影那裡得到的饋贈。

1996年,李安在一家日本小酒館模仿前輩楊德昌,在牆上寫下了五個字——“電影·夢·生命”——這是描述他這一生最準确的詞語。

對他而言,電影是夢,是生命,是另一種形态的真實......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我可以處理電影,但我無法掌握現實。面對現實人生,我經常束手無策,隻有用夢境去解脫我的挫敗感。 ...... 有時,我真想留在電影世界裡不出來了。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李安,也是撕掉了所有标簽、名氣、光環後的李安。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曾經說過:“人們很少做他們相信是對的事,他們做比較友善的事,然後後悔。”

李安就一直在做自己相信是對的、又不友善的事情,這也是他會在新片中會選擇冒險性新技術的原因。

也許這個技術最終不會成功,但沒人會去質疑李安的誠意——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那麼多有關李安的宣傳照片中,唯獨隻有下面這張才能讓我真正感動:

11月8号,李安自己偷偷跑入了上海的一家電影院,和觀衆們一起看他的新片。據說,之後還到了放映室和從業人員交流。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給你說說藏在李安作品裡的秘密

已經62歲的李安就站在那裡,投入地觀看着自己創造出來的電影夢。

這一夢,已經将近四十載了,當初懵懂的少年如今也已兩鬓發白。不過,他那顆赤誠之心,還将繼續燃燒。

本文為“書單”獨家原創稿件,“書單”是專職幫你篩選好書,過濾爛書的公衆号: 20個領域的20本經典入門書 7本一晚上就能讀完的經典書 過了30歲,我推薦你讀讀這7本書 ……51份精選書單,關注微信公衆号“書單”(微信搜尋:bookselection),即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