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zd至頂網伺服器頻道 04月01日 新聞消息(文/于澤):美國時間3月31日,也就是中原標準時間4月1日淩晨,英特爾對外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技術、下一階段的重點投入及行業合作計劃,包括新一代的sdi處理器至強e5-2600 v4産品家族、全新的3d nand固态硬碟和涵蓋與coreos、mirantis、vmware、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等衆多廠商、機構達成的新的合作方向。

總的來說,英特爾朝着其稱之為cloud for all的計劃又邁進了一步。cloud for all的願景是簡化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解決方案的部署,加快使用者的雲應用和實踐程序。為此,英特爾早在去年宣布該計劃的同時,就公布了未來将重點發力的三大領域:繼續投入進一步完善sdi(軟體定義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持續優化雲計算基礎設施以滿足不同工作負載的需求、協調行業發展步伐,共同加快雲部署的程序。簡單了解,分别對應硬體、軟體、合作夥伴。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對号入座,至強e5-2600 v4的釋出,對sdi的意義并不亞于當年的至強e5-2600 v3;全新3d nand固态硬碟的推出則讓英特爾的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更加完整。至于那一大堆的新合作,細細看來十分值得玩味,英特爾真的是一直在努力做行業的引領者,為此,它所做的是與所有合作夥伴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哪怕像coreos那麼剛剛萌芽還十分小衆的技術。究竟此次更新有哪些詳細内容,且聽下文慢慢分解。

e5 v4讓sdi更近一步

全新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e5-2600 v4 産品家族基于 14 納米制程技術建構,采用broadwell核心架構。相比前一代産品(e5-2600 v3)而言,主要提升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性能,其擁有多出 20% 以上的核心(最高22核心)與高速緩存(最高55mb三級緩存),虛拟化應用的性能提升最高達44%之多。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其二是控制、編排能力,作為主力sdi處理器,這一點尤為關鍵,而此次革新帶來的變化應該說是巨大的,其創新性的引入了英特爾resource director technology(rdt,資源調配技術)。英特爾官方稱該技術可提升使用者對關鍵共享資源如處理器高速緩存和主記憶體的可視型和控制力,進而最終能實作更智能的編排、提高資源使用率和服務等級。

說簡單點,就是讓處理器變得更可控。舉個例子,原來應用程式發來請求需要調用資源,無論是優先級高低可能隻能在任務隊列裡排着,并不能對它特殊照顧,但有了rdt功能後,就可以通過設定保障優先級高的任務有足夠的資源來處理。

其三,安全性方面。通過改進惡意軟體保護和密鑰生成,e5-2600 v4的加密速度提升了70%之多,這對于使用者資料保護無疑能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

整體評價e5-2600 v4,應該是超出筆者預期的。一方面在功耗、效率限制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還能如此大幅度地提升性能,這本身就十分不易;第二,每一代産品,英特爾總能搞出點突破性的功能,e7 v3上的tsx (transactional synchronization extensions,交易同步擴充指令集),此次e5-2600 v4上的rdt均屬此列。 

兩款ssd都是突破 

說完e5 v4,講講此次釋出的兩款全新3d nand ssd(固态硬碟),它們分别是dc p3320和dc d3700。前者是行業内目前密度最高的使用3d nand技術的ssd之一,後者是英特爾首批使用nvme(非易失性存儲)标準協定的雙端口(雙端口設計可提供關鍵業務的備援和故障切換功能)pcie ssd。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根據英特爾的測試成績顯示,p3320較sata标準接口的ssd有3倍以上的性能提升,而d3700相較雙端口sas解決方案可實作6倍的性能提升。兩款産品均為英特爾首次推出,不敢說領先行業,但至少并不落後友商。 

此次釋出會産品層面的内容就是這麼多,不過據英特爾透露,今年相繼還會有很多産品釋出。盡管關于摩爾定律已經失效的讨論已經有很多,甚至包括英特爾自己也釋出消息稱接下來将不再按照摩爾定律的周期來更新、更新,但可以肯定的是英特爾産品的換代周期并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相比之前更加快了。

這其中有英特爾不斷地投入、創新,但另一方面筆者認為應用種類的日益增多,各種技術的層出不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當下還是憑借e3、e5、e7,再加上淩動、至強d這樣的組合雖然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往長遠看,也并不是沒有問題,有句話叫做“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應該說英特爾深谙其中之道,或者說有危機感,于是我們看到了其在fpga方面的布局,相信很快就會有至強+fpga這樣的産品出來,我們看到了其更快的産品更新周期。

朋友圈越來越大 

其實每次聊英特爾都會聊到生态系統,要說英特爾勝在生态系統一點都不為過。是以從一開始,英特爾就在玩生态,到現在近乎極緻。先看看此次釋出會宣布達成的合作。 

——英特爾正與coreos和mirantis合作,幫助使用者通過單個開源平台同時管理基于容器和虛拟機的應用。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單一平台,管理傳統應用和雲原生應用。 

——英特爾和vmware宣布成立雲解決方案卓越中心 (cloud solutions centers of excellence)。未來,這些中心将與美國國家标準技術局緊密合作,定制、優化、驗證相關解決方案。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 和英特爾宣布了面向原生雲應用的全球最大的雲應用測試叢集,該叢集将包括超過1,000個基于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伺服器節點。 

——英特爾正在擴大其cloud builder計劃,繼續完善sdi解決方案,加速生态系統優化工作。此外,全新的storage builder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目前,英特爾的雲、存儲和網絡“builder”計劃已擁有超過300家成員公司。 

四個大的合作幾乎可以分四大類,一是對前瞻技術的投入、支援;二是實踐領域,應該說面向最終客戶的多一些;三是面向開發者;四我們平常可能了解的多一點,計算、存儲、網絡、管理平台這些。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看得出英特爾的朋友圈雖大,但是路線都很清晰,傳統oem合作夥伴、作業系統、虛拟化這些就不多說了,過去他們一直是英特爾重要的合作夥伴,現在他們都是英特爾sdi願景重要的參與者,未來也必将是十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裡重點想說的是兩類,一是層出不窮的各種開源新技術,二是應用。 

回看英特爾這些年在各種開源技術上的投入,應該說十分了得,openstack、spark、hadoop、container……隻有你想不到,幾乎沒有英特爾不參與的。這些技術看起來離英特爾或許比較遠,但事實上他們的關系就像英特爾和vmware之間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其中,英特爾自己也投資了不少公司,比如openstack領域的mirantis、99cloud、海雲捷迅(其中後兩家是中國的創業公司),大資料領域的cloudera等。 

聚焦應用,同樣如此,英特爾與sap、用友、oracle……之間都是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而且合作夥伴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是以用那句話來形容英特爾再合适不過了“盡管英特爾是一家硬體公司,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 

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 

該如何了解cloud for all?直譯“為了所有的雲”?似乎怎麼感覺都不太對。談一點個人的了解,未來it必然是雲化的,無論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而英特爾在其中是扮演底層的角色。是以了解英特爾提出的cloud for all可以簡單了解為英特爾幫你邁向雲。

按這個角度了解,或許all for cloud更合适。看看英特爾做的事,都是圍繞雲,底層sdi、往上雲管理平台openstack、vmware,再往上各種大資料、容器等。自己能搞定的,潛心研究,自己搞不定的或者不擅長的,拉更多的合作夥伴進來一起做。

無論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Cloud才是關鍵!

最後,不管是cloud for all還是all for cloud,總之cloud是關鍵!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4-01

本文作者:李祥敬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