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工程之路—解答資料流圖

資料流圖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題的類型有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先看一下考試的類型:

1.确定實體(資料源)名稱

2.确定資料檔案(資料存儲)的名稱

3.确定加工的名稱

4,.找出缺少的資料流

其實,這就是在考查,資料流圖的畫法. 也就是說,根據題中系統的系列描述,能夠畫出資料流圖,那麼,這題能拿滿分就是闆上釘釘的事兒.

首先看一下一般流程圖的畫法

(1)首先畫系統的輸入輸出,即先畫頂層資料流圖。頂層流圖隻包含一個加工,用以表示被開發的系統,然後考慮該系統有哪些輸入資料、輸出資料流。頂層圖的作用在于表明被開發系統的範圍以及它和周圍環境的資料交換關系。

(2)畫系統内部,即畫下層資料流圖。不再分解的加工稱為基本加工。一般将層号從0開始編号,采用自頂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則。畫0層資料流圖時,分解頂層流圖的系統為若幹子系統,決定每個子系統間的資料接口和活動關系。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①命名。

②畫資料流而不是控制流。資料流反映系統“做什麼”,不反映“如何做”,是以箭頭上的資料流名稱隻能是名詞或名詞短語,整個圖中不反映加工的執行順序。

③一般不畫物質流。資料流反映能用計算機處理的資料,并不是實物,是以對目标系統的資料流圖一般不要畫物質流。

④每個加工至少有一個輸入資料流和一個輸出資料流,反映出此加工資料的來源與加工的結果。

⑤編号。如果一張資料流圖中的某個加工分解成另一張資料流圖時,則上層圖為父圖,直接下層圖為子圖。子圖及其所有的加工都應編号。

⑥父圖與子圖的平衡。子圖的輸入輸出資料流同父圖相應加工的輸入輸出資料流必須一緻,此即父圖與子圖的平衡。

⑦局部資料存儲。當某層資料流圖中的資料存儲不是父圖中相應加工的外部接口,而隻是本圖中某些加工之間的資料接口,則稱這些資料存儲為局部資料存儲。

⑧提高資料流圖的易懂性。注意合理分解,要把一個加工分解成幾個功能相對獨立的子加工,這樣可以減少加工之間輸入、輸出資料流的數目,增加資料流圖的可了解性。

那用一下逆向思維,我們就可以推得一些做題技巧:

1.首先你能确定一些圖中的一些命名的詞

軟體工程之路—解答資料流圖

2.根據題中給出的資料流,給找出的詞對号入座

很簡單吧,其實設定的這些題型,也是畫圖的時候我們常犯的錯誤:

1,隻有輸入而無輸出

2.隻有輸出而沒有輸入

3.輸入的資料流無法通過加工産生輸出流 對應錯誤

4,.輸入的資料流與輸出的資料流名稱相同

ps:相信大家還有更多的好方法,留言互相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