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作者:小森說轶事

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出自我國屈原以後的又一偉大詩人,晉宋時期傑出的詩詞散文大作家陶淵明的手筆。一千六百多年來,這篇不足四百字的《桃花源記》,不知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可在現實生活中,怎麼也尋他不到。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桃花源究竟是純屬虛構,是東方的烏托邦,還是有它真正的原型呢?它的原型又在哪裡呢?

陶淵明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潛。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節先生,原籍江州浔陽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十千米。他生于一個沒落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長沙宮,贈大司馬。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母,孟氏是陶侃的外孫女。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陶淵明自幼聰明好學。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公元四百年,陶潛因為上京(指去南京)遞奏折遇風雨天氣,在桑洛州的規林避風,規林就是桑洛州的周瑜九柳八卦陣的别稱。陶潛當時避風地點為今天安徽省宿松縣彙口鎮規林村,寫了兩首詩,表明了其歸隐的志向。後來人們因為陶在此有歸隐山林之意,是以又稱此地為歸隐。這裡也是其桃花源的原型。陶淵明在舟上觀望,當年周瑜練兵點将處,如今桃花依舊,可是九柳隻剩下五柳,眼見百年殘柳,陶漸起悲涼之意,想起世道和自己的身世,就像這五棵百年柳樹一樣飄搖,遂号稱五柳先生。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公元四百零四年,劉毅和橫玄在倉洛州交戰,戰火紛飛,劉毅大勝,桑洛州卻在血火的洗禮依然屹立于江上,殘陽如血幾人歸,岸邊老樹發新柳。硝煙缭繞随風去,大江默默向東流。

公元四百零五年,陶潛出任彭澤令,也就是古彭澤,包括今天江西省彭澤縣部分和今天江西省湖口縣。史書記載,這年,宮亭湖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宮亭湖水南傾焦陽縣,古焦陽在今天的江西省都昌大部分地區和鄱陽湖附近地區,包括武林在内,海昏等諸多城邑沉沒在當時形成的鄱陽湖中。流民擁擠到彭澤,據《都昌縣地名志》記載由于都陽湖盆發生多次陷落,于是焦陽縣、海昏縣、焦陽城,昌邑城和白沙、武陵、武陽、黃金采等軍事、經濟、交通重鎮均先後沉入湖中。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古彭澤所在位置

陶淵明把流民安置在他當年避風的那個桑落洲上,建歸林莊,種植桑樹。這些陶淵明都在其《拟古》這首詩中有簡略記載—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又因為這些移民都是焦陽縣武林人,是以後人把當初那個安置點叫做武林州。

唐,杜佑曰,桑洛州在江州都昌縣漢之彭澤縣也。陶潛的祖籍也是焦陽,這次安置移民為後來他寫出《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創造了心理和現實背景。隻是古人喜歡假字,重音不重形,陶淵明亦是如此,武林人被他寫成了武陵人。以緻才有驚人的誤讀,武陵人實乃武林人。

陶淵明桃花源在哪裡?是純屬虛構,還是别有洞天

可以想象,當年地震後的武林人及陶淵明從老家焦陽縣沿江而下,在水上行至鄱陽湖口的桑洛州,眼睛應該是為之一亮。這水上之綠洲桑洛州不正可以作為安置之所嗎?流民在桑洛州安置後好景不長,最終戰争又在桑洛州爆發,桑洛州成了軍事的決鬥場。

公元四百一十年,又是劉毅,隻不過對手換成了五鬥米教教主盧洵了,這次劉毅大敗。桑洛州到處血光,也就是這年劉毅兵至桑洛州遇上戰争,更為嚴重的是這随後的幾年,焦陽縣大部分地區完全沉入鄱陽湖中。

這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文尾埋下的伏筆,後遂無問津者。後來,陶淵明根據這一經曆,借古喻今,寫出了《桃花源記》。其實桃花源就在桑洛州上。另外,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亦來于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