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歡迎大家走進【潮流史詩】的頻道,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内容吧。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诏書,清朝從此結束。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溥儀亡國,清朝在曆史上存在了296年,未躲過300年魔咒。

大清為何而亡,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清朝地圖

原因很多,野史君今天從乾隆皇帝的發妻富察皇後的葬禮來淺談,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因《延禧攻略》大火,死于百年前的富察皇後也火了一把,成了世人眼中的白月光。在《延禧攻略》中,由秦岚所扮演的富察皇後是乾隆皇帝的發妻,她不争不搶,溫柔善良,端莊秀美,深受乾隆皇帝的寵愛,但最後因兩個兒子接連夭折而大受打擊,從角樓跳下而亡。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後

與《延禧攻略》一樣,曆史上的富察皇後同樣受到乾隆皇帝的寵愛,在她離世之後,她成了乾隆皇帝一生最愛,一生難以忘懷的白月光,一生緬懷的對象。

即使,乾隆已經白發蒼蒼,但他依舊忘不掉15歲就嫁給自己的富察皇後。

86歲那一年,乾隆已經退位成了太上皇,富察皇後也已經離世長達48年,他帶着新即位的嘉慶皇帝一起去祭奠富察皇後,寫下又一首悼念富察皇後的詩:吉地臨旋跸,種松茂入雲。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我們不知道,乾隆對富察皇後的愛,到底有多深,但我們可以從富察皇後的葬禮,看出164年後,大清為何而亡。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後崩。”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後的葬禮

誰能想得到,富察皇後的死亡,會給乾隆和大清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富察皇後的死,并非沒有任何預兆。

在她死前的三個月,她的小兒子夭折了,未滿周歲。那個時候的富察皇後,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小兒子的再次夭折,深深打擊到她。

本就是高齡生子,兒子的夭折,讓她的身體越發不好,在随乾隆東巡之時,崩于德州舟次。

她的死,深深影響到了乾隆,更是引發了一系列風波,有人因她而死,有人因她被罷官,有人因她而受罰。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富察皇後畫像

富察皇後死于德州,未在京城,為了讓富察皇後死時所乘坐的青雀舫曾保留了她最後的體溫,乾隆竟然下令讓這艘大船完完整整運回京城。巨大的船,狹窄的洞門,大船如何進京?那時的乾隆,已經瘋狂了,他下令将城門樓拆掉,隻為保留大船。

幸好,古人是聰慧的。最後,在禮部尚書的辦法之下,富察皇後死時所乘坐的大船順順利利進了京城,未拆掉城門樓。

富察皇後遺體進京,隻是一個開始,随着葬禮的開始,風波四起。

一開始,乾隆不顧先例,越過禮部和内閣,直接降旨定谥号為“孝賢”。

後來,為了富察皇後的葬禮,乾隆又斥巨資、大興土木,給予富察皇後死後最高的待遇。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後和乾隆皇帝

葬禮開始,乾隆給了辦喪禮處白銀三十萬,後來,他又下令挪蓋觀德殿,動員工匠8242個,各作壯夫9593名,耗費白銀9600餘兩。再後來,乾隆又将停放棺木的靜安莊擴建,耗費白銀91300餘兩。

更别說,後來葬禮風波而使得乾隆大怒,被乾隆殺了和降職的那些官員。

可能因為是少年夫妻,乾隆對富察皇後的死很不甘,也很不願,始終無法從富察皇後離世的事實中走出來。

他暴躁,他憤怒,他嗜血,他殺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

我想,因為富察皇後葬禮而引發的這些風波或許就是大清為何滅亡的原因之一。

皇權至上,中央集權,統治者專制獨權,沒有人去制約,沒有人敢制約。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從秦始皇到清朝,中央集權制度演變了千年,并在清朝達到了頂峰,這使得王朝成了一個家族的王朝,一個人的王朝。在乾隆為了統治大興文字獄之時,西方已經開始議會制,國家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文字獄讓文人不敢說話,無人敢抨擊,無人敢反駁,明明是民不聊生,但隻能稱贊國泰民安。

在富察皇後葬禮的問題上,乾隆做錯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

他不應該為了一個離世的人,想把城門樓拆除;他不應該為了一個離世的人,斥巨資大興土木;他不應該為了一個離世的人,肆意殺戮。

看到他犯了錯,大臣為何不谏言,内閣為何不阻止?莫非大臣們和内閣都覺得乾隆無錯?

從《延禧攻略》富察皇後的葬禮,就能知道大清為何隻有296年曆史

乾隆皇帝畫像

不,事實是,他們不敢,看到震怒的乾隆,他們不敢以命去阻止。或者,就算他們以命去阻止,乾隆會聽嗎?

他們有權阻止乾隆嗎?

沒有,當時君主專制已經達到了頂峰,内閣等同于虛設,他們無權阻止皇帝的任何行為。

那個時候的大清,已經成了愛新覺羅家的大清,而非3億百姓的大清。

這樣的大清,怎麼可能會萬萬歲?萬萬世?

滅亡,是它的歸宿和結局。

版權聲明:碼字不易轉發請标注來源,發現抄襲全網維權。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及時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