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我國一直都屬于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不但是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大,更重要的是随着醫療科技的發展,大家的健康都得到了一定保證,是以人口就進入了飛速增長的時期。而在古代時期,百姓們經常會因為瘟疫,營養等方面壽命很低,人口增長的相對比較緩慢,一旦出現突發天災,基本上人口都會造成斷崖式的下降,那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曆史上千年難遇的天災,這場天災的後果非常嚴重,甚至可以說是造成明朝亡國的主要原因。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在明朝的小冰河世紀,這麼一場天災持續了200多年,什麼是“小冰河”,通俗易懂的講就是非常的寒冷,不單單是中國,全世界範圍内都經曆了氣溫嚴重下降的局面,最直覺的表現是在長江流域,常年結冰,現代人都知道,長江即使再寒冷也沒有出現結冰的情況,但是在明朝嘉靖時期開始,長江不僅僅是結冰,而且冰面達到了1米厚,想要在長江上進行船隻的運作,就必須要從業人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開鑿,但即使這樣也效率非常的低,一天行使個三公裡左右,還沒有走路的人快。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如果長江結冰還能說得過去,廣東連年下雪的場景就更加令人歎為觀止了,你們沒有聽錯,當時地處南方的廣州常年冰雪天氣,氣溫非常的低,大雪下了一地,積雪積壓的很厚,氣溫低導緻了随即的災情,旱災、瘟疫等等一系列的天災接踵而至,黃河也被冰雪攔腰截斷,糧食全面的減産,積蓄的糧食根本不夠吃。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生靈塗炭,餓死凍死的人都不在少數,由于一些美洲産物的引進,迅速暴漲的人口經過這麼一場千年難遇的天災,糧食根本無法合理配置設定,最困難的時候,明朝的老百姓隻能吃雪充饑,各地的農民是在受不了紛紛揭竿而起,李自成就是在這樣的時期出現的。南方廣東地區都這麼冷了,北方就更不用說了,少數民族為了生存紛紛南下攻打明朝,希望能奪得更多的資源,明朝面臨的是天災内憂外患,崇祯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阻止明朝的滅亡了。

曆史千年一遇“天災”,明朝人口減少快一半,乾隆時期才緩過來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