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關于宦官專權的問題,其實主要集中展現在東漢、晚唐和明朝這三個朝代。

受各種影視劇的影響,在很多人印象中,宦官那就是一群邪惡、變态的大壞蛋,總而言之,因為皇帝昏庸無能、貪圖享樂,是以導緻他身邊那些侍奉的太監,開始掌握國家大權,然後他們就各種為非作歹、禍亂朝政,甚至皇帝都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中。

但其實呢,宦官專權是一種精心策劃出來的政治制度,而且往往設計而這種制度的皇帝,絕不是那些昏庸無能、貪圖享樂的皇帝,而是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因為,如果雄才大略的皇帝,沒有設計出這種政治制度,普通的皇帝根本沒有能力玩這種宦官政治。最簡單而言,一個皇帝想建構宦官政治,通常會被大家打得鼻青臉腫。

因為,放着衆多忠君愛國的元老重臣你不用,偏偏重用太監,你是腦袋讓驢踢了?你這是想讓國家百姓遭殃麼?在大家的聯合反對下,一個皇帝如果沒有鐵腕般的能力和魄力,他哪裡還能推動得下去?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隻不過,因為太監們通常沒有話語權,是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太監們才會變得成是一群沒有文化的、邪惡和變态的大壞蛋,隻能靠把那些昏庸的皇帝服侍舒服了上位。但其實,那些能走到台面上的太監,通常都有着很高的文化知識,道德水準也未必就低于普遍的士大夫。

比如東漢末年,皇帝讓宦官負責工程,直接整出了一項震驚世界偉大發明。主持這項偉大發明的宦官蔡倫,放在世界曆史上,常常可以讓漢武唐宗黯然失色。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再比如,晚唐五代時的張承業,我那思想道德境界之高,軍政才能之高,無愧于任何一個曆史上的名臣。還有明朝初年,宦官鄭和負責運輸,結果他做出的偉大成就,放在世界曆史上,也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從這層意義上說,宦官和那些所謂的文臣武将并沒有什麼差別,隻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會把工作幹得比其它人更出色。

至于東漢、晚唐和明朝這三個時期,之是以要用宦官政治,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維持帝國内部權力的平衡。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在東漢時期,豪門大族開始崛起,這些豪門子弟壟斷了帝國的各種軍政資源,并且他們還以婚姻、血緣、門生為紐帶結成利益聯盟。這樣皇帝在面對他們的時候,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因為放眼望去,帝國從上到下都是這些豪門子弟的人。

在這種背景下,東漢帝國的統治者就開始啟用宦官政治,總而言之,那些廣大的寒門子弟,隻要你願意揮刀自宮,就可以擷取學習和當官的機會,從此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乎,宦官開始成為一股政治力量,與那些豪門貴族階層互相制約。

至于唐朝,是因為從唐玄宗開始,軍人勢力開始冒頭,為了制約和打擊軍人勢力,從唐玄宗開始,大唐皇帝就開始各種重用宦官。于是唐玄宗之後的大唐帝國,就是宦官、朝臣兩條系統并存互相制約,以至于宦官系統和朝臣系統,越往後期越是水火不容。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等到明朝時期,因為官僚制度越來越成熟,尤其是内閣制度的完善,使得整個大明帝國的官員們,都逐漸成為一個圍繞在内閣首輔為中心的官僚集團,他們直接抱成一團和皇帝争奪利益。在這種背景下,皇帝為了制約和打擊他們,又才重新啟用宦官制度,讓他們作為内廷與内閣代表的外朝互相制約。

當然,正因為宦官政治是精心設計的制度,是以東漢大太監出了一個又一個;唐玄宗開始後的大唐帝國,大太監也是出了一個又一個;明成祖之後的大明帝國,大太監更是出了一個又一個。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皇帝一個個都像腦袋被驢踢了似的,對這些太監各種信任。

為什麼曆史上,清朝沒有宦官專政?它有什麼制度限制了宦官專政?

其實,隻要我們能夠了解這一點,就能明白,宦官政治的出現,通常絕不是某個皇帝昏庸的産物,而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基本國策。等到了清朝,之是以沒有出現宦官政治,主要是因為清朝前期的強勢統治者,并沒有試圖借助這種力量來維持帝國權力格局的平衡。

因為,清朝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就是滿漢蒙三大勢力集團互相制約,尤其是滿蒙八旗與漢族官僚集團之間存在着天然的隔閡,雙方這之間的隔閡就足夠構成天然的互相牽制,這樣清朝統治者,自然不用特意費盡心思來發展宦官勢力維持權力的平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