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

作為智慧早餐的重要組成部分,曆經一年開發,12月16日,“早餐地圖”服務在“随申辦”APP、“随申辦”微信、支付寶小程式三端同步正式上線。上海市民可結合自身使用習慣,選擇任意一端進入“早餐地圖”服務。

友善上海市民查詢早餐網點

“早餐地圖”在上海市商務委的牽頭下,由上海市大資料中心做好平台和技術支撐。上海大資料中心相關人士表示,平台通過對全市早餐連鎖網點、流動餐車等資料的核查、采集管理,優化即時查詢方式,發揮第三方平台作用,形成可視化早餐地圖,并将定期更新的早餐網點資訊與大資料中心對接,友善上海市民查詢早餐網點。從9月底試運作至今,服務通路量已經超過12.4萬次。

上海市商務委相關人士介紹,“早餐地圖”覆寫面廣,囊括了滬上大部分早餐企業和網點。截至11月底,已有108家連鎖企業總部進入平台,有13152條固定網點、746條移動網點資訊納入管理,并建立起早餐網點資訊更新機制。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

同時,“早餐地圖”滿足了不同年齡層的早餐消費需求。

納入“早餐地圖”的有全家、羅森、逸刻、BK24、便利蜂、聯華快客等連鎖便利店,解決市民群衆路途中的早餐需求;有大富貴、蔡先生、老盛昌、老盛興、小楊生煎等中式堂食門店,解決市民群衆家門口的早餐需求;有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必勝客等西餐堂食,提姆、星巴克等咖啡連鎖,解決市民群衆商務樓和産業園内的早餐需求;糧全其美、光明等流動餐車,百佳好、龍神等早餐驿站,早點到、臻有趣等智能售/取餐櫃,也為早餐服務提供了有益補充。

明年,上海市商務委将繼續以智慧早餐為抓手,全力推進數字賦能工作。大力推廣網訂櫃(店)取、“網際網路+早餐服務”,持續推動傳統早餐企業轉型更新、優化服務,計劃明年新增500個網訂櫃(店)取點位。以完善早餐網點資訊為重點,持續推進“早餐地圖”建設,及時做好關閉網點資訊删除、建立網點資訊錄入等工作,確定“早餐地圖”能夠提供最新網點資訊。鼓勵企業綜合運用各類智能業态鋪設早餐網點,不斷推出創新模式,完善應用場景,提升全市早餐服務的數字化能級。

三年目标兩年實作

今年以來,上海早餐民心工程市區關聯、多方協作,繼續“加速跑”,《上海早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确定的三年目标已經在兩年内實作——今年全年新增早餐網點1993個,累計2505個;新增複合門店634個,累計964個;重點早餐企業布局網訂櫃(店)取1186個,累計1545個;設定智能取餐櫃900個,投放早餐自助售賣機及無人早餐車206台。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

上海中心城區和郊區城鎮化區域已基本實作每隔1000米左右設有早餐網點、居民步行15分鐘左右可達早餐供應點的目标。

此外,經過近一年的持續建設,上海共形成五大智慧早餐模式:一是網訂櫃(店)取模式,以便利店、超市、新零售等生活服務業态為基礎,配套設定智能取餐櫃,提升早餐功能。二是智能早餐機模式,在商務樓宇、産業園區投放智能早餐機,由營運企業負責配送補貨,過往人員掃碼購買。三是無人早餐車模式,在張江、陸家嘴、臨港等園區投放無人早餐車,友善園區内從業人員下單、取餐。四是智能取餐櫃模式,在商務樓宇、青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科技園區、大學城、商業廣場等地投放智能取餐櫃。五是AI社群食堂模式,數字化賦能“社群食堂+早餐服務”,提升早餐服務安全性、便捷性。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

上海還形成四大智慧早餐場景:一是便利店+智能取餐櫃場景,通過“美團”、“餓了麼”等管道,提前下單至指定門店。客戶可通過手機掃碼等方式,在取餐櫃取餐,節約等待時間。二是園區+無人早餐車場景,在封閉、半封閉園區,以附近早餐門店為母店,投放無人早餐車。三是社群食堂+智能機器人場景,采用廚房無人化、全數字化營運,可模拟烹饪中餐數千種菜品、自制面條、早餐四大金剛等餐品,提供早餐的同時也可提供白領、老年餐。四是早餐自助售賣機場景,投放早餐自助售賣機,降低企業門店開設成本,有效補充薄弱點位早餐供給。

1.3萬個早餐網點“一網打盡”,哪裡去吃早飯上海人“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