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高宗趙構一生玩弄權術,活了81歲,為何在56歲時堅決要求退位?

九五之尊是很多人畢生所求,甚至不少人為此父子相殺兄弟搏命。一旦站在權力之巅,帝王也會遲遲不願退位。康熙就做了六十餘年的帝王,由于新帝繼位遙遙無期,衍生出九子奪嫡之亂。

事有例外,宋高宗趙構活到八十餘歲高齡,卻在不足六十之時就要退位,這是何故呢?

趙構此人本是聲名不顯的皇子,靖康之亂使得大宋兩代帝王被金俘虜以後,形勢所逼,衆臣子便将趙構扶上了皇位。趙建構立南宋政權,新朝廷還面臨金的威脅,但是由于偏居一隅,又對金屈辱求和,南宋也就得以安甯片刻。

趙構五十六歲時堅決要求退位,按理說雖然他年事已高,但是也還能再掌控幾年朝廷,他這般行事讓人大惑不解。

宋高宗趙構一生玩弄權術,活了81歲,為何在56歲時堅決要求退位?

趙構退位之時,曾以倦勤為由,希望自己多加修養。趙構此言不虛,帝王乃是極為勞心勞力的職業,除了明朝的體制讓帝王能較為悠閑外,其他朝代的想有所作為的帝王幾乎都是宵衣旰食。清朝帝王就是勤政的典型,宋朝帝王雖然不至于如此操勞,但也不逞多讓。

趙構既要建設新朝廷,又要對抗虎視眈眈的金軍,工作強度同樣不低。

如此看來,趙構的倦勤也情有可原。

當然也有人揣測,趙構的退位也是因為金的步步緊逼,他本人又缺乏對抗金的決心,不得不一次次議和。趙構退位的前一年,金世宗繼位,面對新的金朝統領,趙構再次準備議和

。一次次退讓,不僅讓出土地,還給予敵手大額錢财,趙構也怕自己成為亡國之君,背負千古罵名,因而提前退位。

很多帝王不願退位,一是覺得繼任者能力不足,二是擔心人走茶涼。

趙構則全然沒有這些擔憂,首先趙構的繼任者乃是趙昚。趙昚被認為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他整治吏治,抗擊金朝,重視農業,在如此困境中創造了乾淳之治。如此有為的帝王,足以讓趙構放心。除此之外,趙構退位後并沒有生活凄慘。趙昚對他極為敬重,趙構仍然能夠幹預政事。趙構在去靈隐寺遊玩時,遇一行者言談舉止不凡,一問之下,才知此人原是郡守,被貶到此地。趙構回去後便讓趙昚将他官複原職,經過檢視,此人原來确實貪贓枉法,而且已經被寬大處理了。趙構卻并不管這些,堅持讓他官複原職,趙昚無奈,隻得照辦。由此可見,趙構退位後的話語權還是極有保障的。

宋高宗趙構一生玩弄權術,活了81歲,為何在56歲時堅決要求退位?

趙構堅持退位,還與他的個性有關。趙構興趣愛好廣泛,對于書畫詩詞都有涉獵,并且還極有建樹。他學過黃庭堅書法,中年時又學米芾,他曾将大量臨摹的作品贈送給朝中大臣。

退位之後,趙構的空閑時間更多,可以更自在地進行創作。

對于一個熱愛藝術的帝王,是以退位也是極有可能的。

宋高宗趙構一生玩弄權術,活了81歲,為何在56歲時堅決要求退位?

趙構作為南宋的建立者,在經濟方面貢獻較大,但在軍事方面作為較小。他能及時退位,讓趙昚能重振朝綱,也算是一件好事。不知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