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标準草案公布 改變的不僅是速度

全球移動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展會——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月2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在令人眼花缭亂的新産品襯托中,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支援下“萬物互聯”的藍圖正愈加清晰地呈現。

5G标準草案公布 改變的不僅是速度

改變的不僅是速度

說到5G,很多人會問“除了快,到底還有什麼?”事實上,通信行業本身至今還未給5G一個規範定義,隻是根據以往移動通信技術大約10年更新一代的周期認為,5G将在2021年前後實作商用。

今年,國際電信聯盟按計劃開始征集5G方案,并公布了包含13個5G名額的草案,5G标準化程序前進了一大步。這些名額包括:每個5G基站至少能提供20Gbps的下行和10Gbps的上行寬帶傳輸能力;必須確定時速500公裡的交通工具上的使用者資料連接配接不中斷;連接配接5G使用者的最大延遲不能超過4毫秒,甚至是保持1毫秒的超低延遲通信;單個5G網絡在每平方公裡的區域範圍内,至少能夠承載100萬台裝置。

這些名額意味着什麼?可以想象這樣的未來場景:一位外科醫生搭乘通過5G網絡操控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前往火車站,在時速500公裡的高鐵列車上,他用6.4秒下載下傳了一部2G大小的高清電影到手機中欣賞。途中他接到醫院通知,要遙控千裡之外的機器人進行手術,通過5G網絡,手術完成得幹淨漂亮,機器人連“一眨眼”的延遲都沒有……無人駕駛汽車、高鐵列車上網、遠端醫療,這位醫生通過5G網絡實作了“聯通一切、控制一切”。

充滿利潤的新興市場空間被稱為“藍海”。由華為、中興、大唐電信等8家中國企業發起成立的TD産業聯盟秘書長楊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5G時代的“藍海行業”将是經濟中的各垂直行業,而非移動通信行業本身,5G網絡将成為大幅提升各垂直行業生産效率和智能制造水準的基礎設施,也為普通群眾帶來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國家利益博弈

目前,世界各通信行業巨頭都在5G技術研發上力争“先發制人”。以中國企業為例,中興已投入2億元人民币進行5G研發,全球有2000多名員工專門負責5G研究。中興首席科學家向際鷹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向記者介紹說,中興在2016年已完成5G原型機第一階段測試,世界領先;2018年國際标準推出之後,中興将以最短的時間推出預商用産品。

5G網絡無疑是實作“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然而,著名市場咨詢公司弗裡斯特首席分析師比勒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5G标準尚未達成一緻,各種相關裝置數量還有限,商業企劃案還缺乏明确投資回報率,5G網絡在全球範圍内的部署依然面臨巨大挑戰。

楊骅強調,在标準制定上有了話語權,必然會帶動産業發展,“未來5G領域的标準之争除了取決于技術和市場的選擇,更是國家利益的博弈。”

以3G标準競争為例,美國和歐洲倡導的3G标準實際上都屬于FDD技術,但為了各自的産業利益,雙方分别提出了不同标準,與中國提出的TD-SCDMA三足鼎立。國際電聯曾明确規定1998年6月30日是各國送出3G标準的最後截止時間,但美國政府在2007年向國際電聯施壓,讓其在“最終期限”過去近10年後,接納美國的WIMAX為第四個标準。

如今在5G标準制定及部署上,世界各國正加快行動。比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底離任前推出《進階無線研究計劃》,在未來7年出資4億美元讓美國“保持上司者地位并赢得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之争”;歐盟委員會去年9月宣布投資1.2億歐元,供公立機構購買最新移動通信裝置,歐盟各成員國在2025年前完成5G系統全面部署;英國政府也在去年11月确認,到2020年前後投資至少10億英鎊,完善全國高速光纖及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2015年就頻帶提出了全新且靈活的服務規則。FCC委員羅森沃賽爾曾公開表示:“當我們把眼光放長遠,就會發現有些地方美國必須獨自前往,在世界無線電會議上未被列入頻譜研究清單的28GHz頻帶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這個頻帶可配置設定至全球的移動應用,美國不能停下腳步。”

“中國時刻”能否到來

根據國際電聯公布的5G時間表,5G技術方案征集和标準制定将在2020年前完成,各國相對完整的技術标準提案要在2018年6月30日前送出。

在移動通信進化史上,中國企業經曆了“2G跟蹤、3G突破、4G同步”的階段。楊骅說,4G标準呈現歐洲主導的FDD-LTE标準與中國主導的TD-LTE互相競争格局。在未來5G标準競争中,這兩種标準有可能統一,更有可能仍然保持兩到三個标準競争的格局。

楊骅強調,單從技術角度講,衆多業内人士認為中國主導的TD-LTE标準代表了技術發展主流,适應了移動互聯非對稱性、互易性等要求。

目前來看,5G應用三大場景包括3D/超高清視訊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大規模物聯網業務及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延遲時間、高可靠連接配接的業務。2016年,中國華為公司的極化碼方案被采納為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中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雖然資料信道采用了美國高通公司的方案,後續還有兩個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競争,但業内人士認為,極化碼被采納為華為在5G時代的後續發言權打下基礎,意義非凡。

歐美企業壟斷标準的時代行将結束,中國通信技術的國際地位正在提升,中國企業已成為國際同行不可忽視的角色。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前,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說,世界移動通信行業正在經曆轉變,亞洲企業正利用制定5G标準的國際流程挑戰現有世界秩序和西方優勢。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當天,英國薩裡大學5G研究中心研究員斯圖爾特·雷維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今天和中國有着密切的合作關系,尤其在科研、開發、測試平台和标準化工作方面合作非常活躍,我們認為中國同行是我們科研工作的重要合作夥伴。”

弗裡斯特市場咨詢公司的比勒爾則表示,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将在5G發展和部署中扮演“主要角色”。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9

本文作者:佚名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