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民國才子吳宓抛妻棄子苦追的對象,最後嫁給大她28歲的熊希齡

說起毛彥文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說起吳宓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吳宓是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

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

吳宓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哈佛三傑"。

我們說的這個人就是吳宓窮追不舍的夢中情人毛彥文,但是在吳宓把毛彥文追到手,正準備談婚論嫁之時,吳宓又改追求其他的女人。

此舉令毛彥文一氣之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幾歲的熊希齡,這熊希齡就是民國時期的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國務總理。

在熊希齡去世之後,吳宓又開始重新追求毛彥文,但是毛彥文始終不為所動。

1949年,毛彥文去了台灣,1999年,在台北去世,享年101歲。

我們這一期為大家講述一下民國名媛毛彥文的愛情故事。

她是民國才子吳宓抛妻棄子苦追的對象,最後嫁給大她28歲的熊希齡

01▼

毛彥文,于1898年生于浙江省江山縣一個富有的鄉紳家庭。

由于父親的開明,毛彥文早早就接觸了新式教育,而父親的支援和鼓勵,令毛彥文很早就在學習方面嶄露頭角。

從國小到大學是一路開挂,1916年更是以浙江省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1922年轉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就讀。

毛彥文可以說是才貌雙全,而且善于交際,是以更是被推選為女權運動同盟會浙江支會的臨時主席。

她的交際能力由此可見一斑,作為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性,毛彥文在對待愛情方面更是有膽識有魄力的新女性。

毛彥文9歲的時候,曾和父親朋友的兒子訂過娃娃親。但是等到毛彥文杭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時候,男方家擔心女方日後變卦,催促結婚,正當男方家準備迎娶她進門的時候,她卻偷偷地逃跑了。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此前,她已經和她的表哥朱君毅私定了終身,許下了月下之盟。

話說這朱君毅也是一位高材生,早在1910就考取北京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生。

并于1916年留學美國,192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是典型的進階知識分子。

那吳宓又怎麼與毛彥文相識的呢?

說來也巧,這朱君毅和吳宓在清華讀書時期,兩人是同桌好友,兩人關系非常密切,朱君毅經常會将毛彥文寫給自己的情書給吳宓看,吳宓每每看完之後,就感慨萬千,羨慕不已。

吳宓也對這個才情四溢的姑娘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心中也對這個女生産生了情愫。

這也為吳宓日後窮追毛彥文埋下了種子。

她是民國才子吳宓抛妻棄子苦追的對象,最後嫁給大她28歲的熊希齡

02▼

1922年,朱君毅學成回國,這下子可把毛彥文高興壞了。

本來想着就能和心心念念的表哥在一起了,可是,這時候的朱君毅竟然不同意和表妹結婚了。

理由是近親結婚對後代不好,對于這個理由毛彥文是死活不能接受的。

是以她就拜托朱君毅的好友吳宓從中牽線,懇求朱回心轉意,但是朱君毅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執意不肯結婚,是以毛彥文也沒有辦法,隻能作罷,十年的感情也就付諸東流。

彼時的吳宓,對毛彥文的失落全然沒有在意。反倒是暗自竊喜,因為這又讓他燃起了心中的愛情之火,是以他就開始猛烈地追求起了毛彥文。

話說彼時的吳宓已經結婚,可謂是無巧不成書,這吳宓的老婆竟然是毛彥文的閨蜜好友。

1918年,在美留學的吳宓接到以前清華讀書時的另一個同學陳烈勳的來信,他想将自己的妹妹陳心一介紹給吳宓做老婆,在信中說自己的妹妹曾經就讀于浙江省女子師範學校。自己的妹妹心高氣傲,找對象的标準很高,但是看見過吳宓寫過的詩和文章,非常羨慕,願意嫁給吳宓。

信中說的吳宓是心花怒放,怦然心動啊,是以吳宓就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個女生。

1921年,吳宓回國,就馬不停蹄地趕往陳家,在陳家見到了未曾謀面的陳心一,兩人相見并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相對。

說來也巧,這一天,毛彥文恰巧來陳家與陳心一道别,自己要去北京讀書。

一來二去毛彥文就與吳宓相熟了,吳宓還托毛彥文詢問過陳心一的家庭情況,讓她在他與陳心一之間牽線做媒。

但是吳宓對陳心一并沒有多少好感,他的内心一直在毛彥文和陳心一之間徘徊。

03▼

1921年,吳宓與陳心一結婚,兩人相處了七年,最後還是沒能逃離分手的命運。

彼時的陳心一已經為吳宓生下了三個女兒,但終究沒能守住丈夫的心。

她知道她丈夫心裡一直心心念念的是她的閨蜜毛彥文。

對于吳宓來說,毛彥文至始至終都是他的夢中情人。

吳追毛時,每次寫信,總念念不忘說某年從朱君毅處讀到她的信而漸生愛慕和幻想。

難怪活到一百餘歲的毛彥文,耋耄之年對吳宓的評價依然是:"書呆子!"可見吳宓的情商真的不是很高,說話不中聽。

雖然毛彥文排斥跟吳宓在一起,但是吳宓一直是窮追猛打,終究還是讓毛彥文動了心。

但吳宓終究是一個沖突的人,他又想得到毛彥文,又怕結婚之後不和諧。

1931年3月,吳宓赴巴黎進行學術交流。他一反以前溫情脈脈的樣子,将電報發到美國,措辭強硬地令毛彥文放棄學業,迅速趕往歐洲,與之完婚,否則各自分手。

後來毛彥文來了巴黎。

吳宓又不想結婚了,改為訂婚。滿腔熱情而來的毛彥文大為狼狽,原來是對方費盡心機追求她,她松口了,對方又變了卦。毛彥文哭着說:"你總該為我想想,我一個30多歲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難道我們出發點即是錯誤?"

這次巴黎論婚作罷後,吳宓與毛彥文從歐洲歸來。毛彥文留在上海,一直在等待吳宓迎娶。

但終究是吳宓花心,1933年,吳宓居然又戀上了盧葆華,這真是讓毛彥文苦不堪言。

毛彥文覺得吳宓實在是太花心,這種丈夫根本就不值得嫁。

而彼時的毛彥文正在被一個叫熊希齡的老爺子猛烈追求,最後毛彥文居然在熊希齡的轟炸下,于1935年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多歲的熊希齡,兩人結婚三年之後,熊希齡去世。

她是民國才子吳宓抛妻棄子苦追的對象,最後嫁給大她28歲的熊希齡

而彼時的吳宓竟然又重新糾纏起了毛彥文,真是滑稽之極,但毛彥文終究是沒有答應吳宓的追求,此後也是獨身一人。

1949年,毛彥文去了台灣,1950年前往美國發展,在美國待了12年之後回台灣定居,直到1999年在台北去世,享年101歲。

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