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文:新月

2009年,聯通将蘋果引入我國市場,其推出的蘋果産品被視為“高端”的代表。無論是在品質、使用體驗還是外觀方面,蘋果産品都受到了使用者的青睐。随着喬布斯的離去,和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産品在國内市場的出貨量有了明顯提升,蘋果的營收也是逐年增加。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據最新的财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蘋果營收834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市場預期為851億美元。當季利潤為206億美元,同比增長62%,符合市場預期。蘋果這一财年的利潤已達到946 億美元,遠超2018 年創下585 億美元的紀錄。

但在最近,有關蘋果剔除34家中國供應商的文章引起了關注,蘋果庫克翻臉,34家中國供應商被抛棄。造成的後果,就是這34家中國供應商損失慘重。以歐菲光為例,今年3月,這家中國供應商收到來自蘋果公司的“分手通知”,被蘋果從供應鍊中剔除。随之而來的後果是,歐菲光上半年利潤暴跌90%以上,企業規模大幅度縮水。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那麼庫克為何如此大膽,蘋果為何會拒絕國内企業呢?庫克不止一次表示,他最不擔心的就是中國市場的銷量,而中國消費者并沒有讓庫克失望。在國産手機廠商不斷推出5G手機的當下,蘋果兩年前釋出的4G手機iphone11依然是最暢銷的手機之一,這着實讓國産手機難堪,但這恰恰是庫克的自信所在。

近年來,蘋果公司以各種手段降低成本,打着“環保”的幌子取消充電頭和有線耳機的附贈,而國内消費者也是欣然接受,歐洲國家的消費者非常不滿起訴蘋果并且獲得了相應賠償,某些地區依然還會附贈充電頭和耳機。即使受到差別對待,中國消費者依然沒有怨言,繼續堅定支援蘋果,是以蘋果才會肆無忌憚。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當然,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有這樣的驕傲和自豪,可以向供應商釋出指令,但一旦改變領域,蘋果也就不是那麼吃香了。不久前,當蘋果想在汽車制造領域尋求合作夥伴時,就遭到兩大中國企業的明确拒絕,結結實實吃了一次“閉門羹”。

面對這種合作關系,央視也突然發聲,明确表态:擺脫依賴!央視指出,國内企業應多領域布局,減少“蘋果依賴症”,不能因為被蘋果看中,就滿足于現狀,應該積極尋找更多的客戶,防止某一天被無情“抛棄”。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作為蘋果的禦用代工廠商,富士康的營收主要依賴于蘋果的訂單,那麼,如果蘋果退出中國會怎樣?是誰離不開誰?對此,郭台銘表示:後果不堪設想。此語也引發了“衆怒”,不少網友反駁到:“中國消費者并不會離不開誰,就算沒了蘋果,我們也還有華為、小米!”

其實對于市場和消費者來說,即使蘋果退出,其他國産智能手機品牌也會迅速填補空缺市場,更何況蘋果的國内市場佔有率已經在大幅下滑。根據某機構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5G手機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是華為(30.7%),排在第二的是vivo(16.1%),排在第四的是蘋果(12.5%)。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蘋果公司徹底失去國内市場,蘋果産品的銷量将大幅下滑,是以,關于“中國離不開蘋果”一說其實是錯誤的。谷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目前,谷歌在國内市場的這個“空缺”已經被百度和搜狗填補,使用者使用百度、搜狗等一樣得心應手。且蘋果的離開有利于國内企業的發展,可以提高國内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對于上下遊企業及其員工來說,由于蘋果的市場佔有率被其他國産手機品牌占據,手機配件或代工訂單不會減少,勞動力需求依然存在。至于員工失業問題,随着國内代工巨頭比亞迪的崛起,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作為全球第二大手機代工廠商,比亞迪已經承接了華為、小米、三星等智能手機廠商的諸多訂單。比起“搖擺不定”的富士康,比亞迪無疑更為堅定。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反倒是蘋果,無法擺脫對中國供應鍊的依賴。近年來,一些日企、韓企,包括美企,紛紛搬離中國,将生産線轉移到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例如,美國公司耐克就貪圖越南勞動力價格的降低,将原本位于中國的工廠搬到了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

但由于越南疫情的嚴重性,耐克工廠已停産三個月,産能損失慘重。從 6 月到 8 月,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僅增長了1%。耐克擁抱越南,卻失去了中國市場。對于蘋果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想離開中國,隻會損失更慘重,搬到印度是最好的教訓。

國人離不開蘋果?蘋果如果離開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是以,蘋果公司一旦撤離,富士康的發展将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正如商務部曾說過,全球産業供應鍊格局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個企業的退出就能改變的。聰明的外商是不會放棄中國市場的,是以我們也沒必要因為某個企業的“撤離”而過于擔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