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末忠臣周遇吉,打的闖王李自成差點撤軍,最終結局悲慨

明朝末年,大廈将傾,崇祯帝嘔心瀝血,卻也擋不住國家走向覆滅的步伐。明末的朝堂上已經腐朽不堪,整個大明王朝都沒有多少可以委以重用的官員,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将,都在準備明朝滅亡以後自己的退路。

闖王李自成從西安出發,不到三個月就打到北京城下,從陝西到山西中間的數十萬大明基本上沒有什麼抵抗,就投降了李自成。不過,李自成這一路上并非沒有遇到阻礙,他遭遇的周遇吉,就給他帶來巨大的打擊,差點讓他心生退意。可以說,李自成遭遇過的所有明軍将領當中,周遇吉可能不是最強大的,但他卻是最令李自成畏懼的。

明末忠臣周遇吉,打的闖王李自成差點撤軍,最終結局悲慨

周遇吉是從軍旅中一路厮殺上來的悍将,他從一位小卒成長為一軍之将,打仗悍不畏死,治軍有方,對待明朝更是忠心耿耿。在明朝末年,明軍對清軍敗多勝少,但周遇吉遭遇清軍時卻沒有絲毫畏懼,他曾數次重創清軍,在楊柳青一帶還取得了明軍對清軍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

崇祯十五年冬季,崇祯帝任周遇吉為山西總兵官。這本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但在當時,明朝的文武百官卻沒有人想要坐在這個位置上,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裡将是抵禦李自成大軍的前線。可是周遇吉沒有絲毫畏懼,他上任以後,立刻淘汰軍中的老弱病殘,招練新兵,整頓軍備,積極備戰。

明末忠臣周遇吉,打的闖王李自成差點撤軍,最終結局悲慨

次年,由于明軍屢戰屢敗,主力損失殆盡,李自成覺得時機已到,于是率領數十萬大軍從西安出征。周遇吉知道以自己的兵力根本無法阻擋李自成,于是他向京城求援,但京城也已經沒有兵力可調,隻能象征性的讓熊通率領兩千士卒支援周遇吉。可是,這位熊通剛一遭遇李自成的大軍就立刻投降,他還反過來勸降周遇吉。

明末忠臣周遇吉,打的闖王李自成差點撤軍,最終結局悲慨

周遇吉看到熊通以後,破口大罵,他将熊通斬殺,并将他的首級送往京城,以表決心。李自成見周遇吉不願投降,便發兵攻打代州。周遇吉在代州與李自成浴血厮殺,但終因彈盡糧絕,退守甯武關。

甯武關地勢險要,周遇吉憑借火炮,給李自成的農民軍造成重創,令農民軍聞風喪膽。可是甯武關終究是一處孤城,由于沒有支援,失敗是必然的,有人勸說周遇吉投降,但周遇吉誓死不降,繼續率領全軍和李自成血戰。

明末忠臣周遇吉,打的闖王李自成差點撤軍,最終結局悲慨

由于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李自成一度心生退意,不想再進攻甯武關,他甚至想要撤軍回到陝西。但是,由于農民軍死傷慘重,不少人對周遇吉恨之入骨,他們逼迫李自成繼續進攻,李自成隻能硬着頭皮繼續攻打甯武關。最終,李自成率軍攻入甯武關,周遇吉殊死抵抗,最終被俘。敵軍對周遇吉極其痛恨,他們将周遇吉毆打緻死,還将他的屍體肢解。周遇吉的夫人帶領家眷和敵人作戰,最終被全部燒死,英勇就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