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元末時期,朱元璋出現了,此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個王朝的開創者。在曆史上,明朝是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漢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朱元璋被稱為布衣天子,這就與他的經曆有關了。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時期,此時的元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了,岌岌可危的元朝走向了滅亡。長大之後,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當和尚,也就是在這裡,朱元璋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他在老鄉的引薦之下,朱元璋加入了起義軍。從此開始建功立業。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此時的朱元璋開始征戰天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從這裡,朱元璋建功立業,還娶到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娶到了馬皇後之後,朱元璋還沒有孩子,這時候的朱元璋與馬氏收了很多義子,這就包括鎮守雲南多年的沐英。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時候,朱元璋的這些義子都為之後明朝的建立建功立業,大部分義子都是為明朝征戰天下的。後來朱元璋與馬氏有了長子朱标,也就是明朝建立之後的太子朱标。此時的朱标與沐英一起長大。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至正二十七年,朱标被立為吳世子。洪武初年,朱标被立為皇太子,也就是朱元璋欽定的皇位接班人。在一些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中,朱标的形象都是“仁弱”、“怕事”、“優柔寡斷”的,這一點也被朱元璋所诟病。可是,正史中的朱标絕不是這樣。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為了劇情發展的需要,朱标被塑造為了一個懦弱的形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除了冊封朱标為太子之後,還有就是朱元璋分封了藩王,這就是為了讓藩王拱衛皇權,在關鍵時刻,皇權遭到威脅的話,藩王可以進京勤王。可是朱元璋萬萬想不到,正是藩王的存在,導緻了明朝滅亡。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這都是後話了。可問題是朱标僅僅37歲就病逝了。此後朱元璋将皇位的接班人交給了建文帝朱允炆,也就是說,朱元璋将皇位直接傳給了孫子,建文帝繼位之後,開始大肆削藩,這直接導緻了靖難之役的發生。削藩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建文帝剛剛繼位時,就大肆削藩,這讓當時的藩王都感到了不安。話說回來,假如朱标還活着,那麼他能夠壓制住衆多藩王嗎?朱标出生後,朱元璋是非常重視朱标的,畢竟這是朱元璋第一個兒子。同時朱元璋将全部的心血都放到了朱标身上。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朱元璋對朱标的期望就是治國有道、文武全才、禮敬群臣、仁厚寬宏、聰明機智的“聖人”皇帝。明朝時期的方孝孺給了朱标這樣的評價:“孝友仁慈、為人友愛、仁孝感嬰孩”。那麼朱标繼位後,肯定是能夠壓制衆多藩王的。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首先來說,朱标的出身上就占盡了優勢,也就是說朱标是嫡長子,古代的時候,嫡長子繼承制是必須的。從名分上來說,朱棣也不可能篡位。洪武元年朱标被立為皇太子,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朝中的大臣都已經開始支援朱标。

假如太子朱标不死,能壓制明朝衆多藩王嗎?

原因就是朱标被立為太子,也是得到衆多大臣的支援的。首先來說,朱标有一群堅定的後盾,比如說徐達、常遇春、馮勝、胡美、李伯升、廖永忠、趙庸、王溥等等。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其次手握兵權,這一點是朱棣無法相比的。

這些人也充當了朱标的老師,很多人都是教授過朱标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不僅僅是給朱标傳授知識,也是朱标堅定的後盾。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外出征戰的時候,朱标負責監國,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其次朱元璋時期,朱标就已經擁有實權了。

史書記載了“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通過這樣的記載來看,朱元璋對朱标是非常信任的,同時也認可了朱标皇位接班人的身份。一直到朱标去世,朱元璋也沒有出現過換太子的想法。這一點就讓其他皇子沒有非分之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