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場打出“王牌軍”威名,麥克阿瑟說他是“可怕的人”

彭德懷評價他,“能打仗,會打仗,智勇雙全”。麥克阿瑟稱他是“可怕的人”

北韓戰場上,面對不可一世的美軍,他豪氣幹雲:“美國鬼子又不是三頭六臂。我們要打它個人仰馬翻,給世界人民看看……”

他,就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率部打出凜凜威風的39軍軍長吳信泉。

第一軍情作者:林榮華

抗美援朝戰争後,剛剛班師回國的吳信泉和他的39軍,就被毛澤東主席委以扼守遼東的重任。

毛澤東之是以如此安排,與吳信泉指揮的39軍在北韓戰場上的卓越表現有着極大關系:雲山之戰,打響與美軍交戰的第一槍,重創美王牌騎1師;第三次戰役,率先攻入漢城;第四次戰役橫城一戰,俘獲美軍800餘人,創造一次戰鬥中生擒美軍最多的紀錄。

北韓戰場打出“王牌軍”威名,麥克阿瑟說他是“可怕的人”

北韓戰場打出“王牌軍”威風,麥克阿瑟稱他是“可怕的人”

一戰成名,美軍王牌的“中國式葬禮”

志願軍剛剛入朝,便抓住“聯合國軍”分兵冒進、不探我軍虛實的戰機,在球場、軍隅裡、雲山等地部署兵力,準備對敵實施分割圍殲。其中,雲山是扼守北韓北部山區的入口,也是美軍的戰線中點——拿下雲山,不僅能夠把美國第8集團軍劈成兩半,還能把整個北韓西北部的“聯合國軍”攔腰截斷。

彭德懷把攻克雲山的重任,交給了跟随他參加過平江起義的老部下吳信泉——此時,38歲的擔任39軍軍長。

幾乎在同一時間,得知此前南北韓軍遭到重創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中将,也把目光投向了雲山。1950年10月31日,沃克指令戰力強大的美騎兵第1師接替南北韓第1師駐防雲山,確定萬無一失。

騎1師是美國獨立戰争時期建立的元勳師,成軍160多年從未有過敗績,有着美軍“先驅師”和“常勝師”之稱,為了彰顯曆史榮譽,即使在機械化後也從未改名。

沃克的換防行動,志願軍并不知情。準備大戰一場的志願軍前沿偵察員還誤把美軍的換防行動當成逃跑迹象——吳信泉當機立斷,決定提前發起進攻。

北韓戰場上,中美兩軍兩支王牌部隊的第一次較量,就這樣在互相不知對手身份的情況下拉開了序幕。

傍晚,進攻開始,雲山四周喊殺聲驚天動地。夜幕掩護下,志願軍直撲美軍防線——這也是美軍首次與中國軍隊交手,志願軍的進攻速度、攻擊精度,美國大兵從未見過。直到這時,美國人才意識到:中國軍隊來了!

面對中國士兵潮水般的攻擊,美國兵甚至驚恐地喊道:“上帝,這是一場中國式葬禮!”

與美軍的驚奇一樣,激戰至當夜11時,攻克雲山外圍全部高地志願軍方才得以确認:此番對手不是一戰即潰的南北韓軍,而是大名鼎鼎美軍的王牌師!

“本想吃肉,卻先啃上了骨頭。”前方的戰報,讓吳信泉既興奮又緊張。彭德懷指令:“堅決消滅美軍王牌師!”吳信泉同樣豪氣沖天:“美國鬼子又不是三頭六臂。我們要打它個人仰馬翻,給世界人民看看……”

戰至次日清晨,美騎1師第8團被39軍牢牢壓縮在雲山南面狹窄的地域。兩日激戰,該團遭受重創,其中一個營被全殲。

是役,39軍斃傷、俘虜美軍1800餘人,擊落飛機1架,繳獲飛機4架,擊毀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火炮119門……

騎1師遭此百年未有之慘敗,震驚了美國朝野。美國國會議員紛紛指責麥克阿瑟輕敵冒進,甚至要求杜魯門總統撤換麥克阿瑟!後來接任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總司令”一職的李奇微将軍戰後寫道:“雲山失敗,要是美軍老祖宗知道的話,會在墳墓裡氣得打滾!”

北韓戰場打出“王牌軍”威名,麥克阿瑟說他是“可怕的人”

連戰連捷,美軍因他而改變編制結構

第一次戰役後,志願軍北撤誘敵,為猛追而來的“聯合國軍”布下了第二個“口袋”。39軍的任務是,在清川江以西圍殲美軍第25師。

美軍的火力實在兇猛。吳信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将三個師的主力全部用以圍殲美25師第24團。39軍各部快速穿插,迂回包抄,于次日淩晨将美第24團切割成三段,殲敵過半,還整建制俘虜了美軍一個黑人連。

一個完整連隊被俘,五角大樓再次震動——決定調整編制結構,不再單獨設定黑人連、排、班等戰鬥機關,不分人種一律實行混合編制。據說,這一原則至今仍被保持。

重創美第25師後,39軍向平壤進發。吳信泉指令所屬116師克服天寒地凍的不利條件急行軍,一舉拿下了平壤,成為第一支進入平壤的志願軍部隊。

乘勝前進。偵聽到美軍要撤離漢城的情報,彭德懷指令39軍一鼓作氣,向漢城進擊。

臨津江是39軍必須跨過的第一道障礙,吳信泉一邊組織小部隊在沙尾川、高浪鋪一帶發起佯攻,一邊令大部隊隐蔽在敵陣地前沿。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親自乘坐飛機低空偵察,也沒有發現志願軍任何迹象。

又是傍晚,進攻開始。炮兵将江對岸的地堡、工事悉數摧毀,隐蔽潛伏的志願軍發起沖鋒。不過5分鐘,一度被南北韓吹噓為銅牆鐵壁的臨津江防線被志願軍突破,美韓軍隊全線撤退。慌亂之中,南北韓軍一輛卡車将沃克的吉普車撞翻,沃克當場斃命,成為美國軍隊在北韓戰場喪命的職務最的将領。

吳信泉乘勝擴大戰果,指揮116師向漢城攻去。兩日激戰後,39軍又成為率先攻入漢城的第一支志願軍部隊。

北韓戰場打出“王牌軍”威名,麥克阿瑟說他是“可怕的人”

彭德懷:信泉能打仗,會打仗。麥克阿瑟:吳是可怕的人!

志願軍連續發起三次戰役後,“聯合國軍”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為挽回敗局,麥克阿瑟發起以漢城為主要突擊方向的大規模進攻,第四次戰役随即開始。

橫城反擊,是第四次戰役的重點。39軍117師負責阻敵退路。剛築好簡易工事,從橫城正面戰場敗退下來的美韓軍隊便潮水般湧來。在空中力量支援下,“聯合國軍”開始突圍增援,117師兩面受敵。

前方,傷亡情況不時傳來——不是這個連隻剩下指導員、通信員和炊事員3個人在堅守陣地,就是那個營打得隻剩下百來号人。吳信泉下令:“就是打到最後一個人,也要堅守到底!”

117師頑強阻擊——南逃的敵人逃不掉,北援的敵人又援不了,美韓軍隊進退失據,被壓縮在一個狹長地段裡。1100餘人的美韓殘部困獸猶鬥,拼命向117師陣地發起沖擊。空中,美軍轟炸機狂轟濫炸,351團的陣地則幾乎被夷為平地。

黃昏終于降臨。吳信泉果斷指令117師發起反攻,志願軍從各個方向沖鋒,将敵斬成數段,分塊圍殲。次日淩晨,美韓殘敵全部被殲。南北韓軍第8師後續部隊眼見前部南逃全部被殲,隻好由上草院裡以南山地向琴垡裡方向逃竄,正好撞上117師後勤部機關駐地,志願軍見狀将部隊埋伏在琴垡裡惟一的制高點。南北韓軍殘部進入伏擊圈,志願軍突然開火,敵軍暈頭轉向,連像樣的反擊都組織不起來,紛紛舉手投降。

橫城一戰,39軍再創之最:所屬117師共殲敵3350餘名,俘敵2500名,其中美軍800餘人,創下一次戰鬥俘獲美軍最多的紀錄,也創造了志願軍一個師殲敵最多的戰例——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承認:吳信泉是可怕的人。

抗美援朝,39軍和38軍、42軍等一樣,打出了“王牌軍”的稱号。不過,對于美軍的超強的現代化火力配置,吳信泉也從此有了深刻印象。

1955年,吳信泉被授予中将軍銜。後來,他曾長期擔任炮兵副司令員,為中國炮兵部隊跨越式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吳信泉一生酷愛體育運動。上世紀70年代,将軍曾組織了一支“吳家軍”籃球隊。他在場外指揮,6個兒子在場上龍騰虎躍。一時威震總部機關。

1992年4月2日,一代戰将的吳信泉在京逝世,終年80歲。那一天,北京細雨霏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