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00年前的石塊,出土地伊拉克,上面的圖像,足以稱為猶太人恥辱

現在每當我們提到伊拉克的時候,往往一臉的感歎,一個被戰争揉捏的弱國,一個連給自己國家百姓安定生活都做不到的國家。但是當我們翻開曆史的記載,伊拉克這片地區的老百姓,很長一段時間裡,并不是像現在一樣,被人任意的“揉捏”,而不能自理、自強。

他們曾經在地中海雄霸一方,今天我們所稱呼的“中東”,在2600年前,幾乎絕大部分都是歸屬于它,它的名字叫亞述人。此時此刻的亞述人,是可以肆意“欺負”它國的存在。

小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塊石塊,正是亞述人最輝煌時期的産物。别看現在這塊石塊“土裡土氣”的,沒有任何的色彩。從石塊縫隙中殘留的些許顔料可見,這個石塊曾經應該是“五顔六色”,足夠的光彩奪目。

2600年前的石塊,出土地伊拉克,上面的圖像,足以稱為猶太人恥辱

用途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石塊并非什麼擺件,而是一個巨幅壁畫的一部分,壁畫的用途,則是記錄一位亞述君主的豐功偉績,君主的名字叫做西拿基裡王,他的這個“偉績”,跟一個在全世界都能被稱為“網紅”的民族“猶太人”息息相關。

石塊約有2.5米高,内容上用浮雕的雕刻手法,鮮活的記載了亞述人征讨猶太人的戰争。在浮雕之中,身披铠甲的亞述戰士,拿着短劍長槍,對着猶太人防守的城市進行猛攻。

猛攻之中亞述戰士是視死如歸,非要拿下城池不可。猶太人則誓死捍衛自己的城市,那怕是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也要将面前的亞述戰士壓住,攻守雙方可謂都是竭盡了全力。

而戰争的結果是殘忍的,雙方角力之下,亞述人拿下城市的決心,比猶太人守住的能力要高一籌。亞述戰士利用登城武器,靠近了城牆,并擊殺了城牆上防守的猶太人,宣誓自己是戰争的最終勝利者。

2600年前的石塊,出土地伊拉克,上面的圖像,足以稱為猶太人恥辱

在勝利者高呼的背後,失敗的猶太人迎來了自己的厄運,為了防止猶太人再組織起來力量,反抗亞述人,使亞述人失去對城市的控制,亞述人很是果斷的下了“驅趕令”,驅逐那些不願意聽從亞述統治的猶太人,自此猶太人邁上了漫長的“流浪之路”。

至于為什麼亞述人會對猶太人下手,從亞述王西拿基裡王的口述記載可知“真相”如下。

猶大王國的國王希西家不肯臣服于我,我便來征服他。因我的威力與軍隊的強大,我奪取了他四十六座嚴密防衛的城池,并洗劫了無數零散的小城。從這些地方,我帶走了二十萬零一百五十六人,有老又少,有男有女,還有不計其數的馬、騾子、驢、駱駝和牛羊。

2600年前的石塊,出土地伊拉克,上面的圖像,足以稱為猶太人恥辱

猶太人自己的王,因為不臣服亞述王,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猶太人因為自己的王,參與和亞述王的争霸戰争落敗,落了個被流浪的下場。

這場戰場對于猶太人的曆史來說,可謂是極其難堪、狼狽的一段,足以稱為猶太人恥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