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在古代,決定一場戰争走向的因素有很多,而糧草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沒有之一。畢竟每個人都要吃飯,日夜操練的戰士們更是食量驚人,古人更是總結出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行軍打仗經驗。然而在咱們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上,有一個人卻打破了人們對戰争的這一固有印象。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他少年得志,弱冠之年就已經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巨大軍事成就,将盤踞在帝國西北方的草原民族打得幾近亡國滅種。有一次皇帝大手一揮,賞賜給了他手下軍隊好幾十車酒肉。然而他卻毫不領情,不經沒有将酒肉分給士兵,而且他還故意将這些酒肉放到發臭發爛,最終扔掉。他就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冠軍侯霍去病。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的軍事天賦、軍事成就頗高,17歲的時候跟着舅舅衛青出征,戰績相當好看。他一個人帶着軍中八百精銳鐵騎,孤軍深入直搗黃龍,所到之處匈奴大軍無不被殺得丢盔棄甲。經此一戰,霍去病成名,漢武帝開始将其納入重點培養名單,并在日後多次給予了他建功立業的機會。

19歲的時候,漢武帝安排給了他一直萬人騎兵部隊,名他出征西域。他先是在六天内疾行上千公裡,在臯蘭山重創匈奴,直接當場擊斃了九千多人。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之後霍去病繼續向西北出擊,連克匈奴五大部落,斬首三萬人的同時,還俘獲了大量匈奴的王公大臣,将匈奴部落的好幾個王、王後及數百個重臣全部給拉到了漢武帝面前磕頭。這場戰鬥讓漢朝徹底控制了現如今的甘、疆的大部分地區,也孕育了後來的絲綢之路。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軍事天才,史書上卻記載他不體恤自己的部下。《史記》裡頭曾專門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赍數十乘,既還,重車馀棄粱肉,而士有饑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皇帝安排霍去病出征,順手賞了十車酒肉給衆軍士。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帶着這些肉出征,但他自己一個人又吃不了這麼多,是以有很多剩餘;萬萬沒想到等到大勝而歸的時候,霍去病直接将這些肉一股腦給扔了。要知道軍旅困苦,他的将士們此時此刻還有人餓着肚子,可他甯願将這些肉放臭了丢掉都不給士兵吃,着實有些過分。

此外,太史公還寫道霍去病十分重視享樂,他就算打仗也要随時帶着自己的貼身廚師,在軍隊裡面開小竈,從不肯半點虧待了自己,縱使行軍打仗,在大漠馳騁,也要穿上名貴的絲綢,享樂之風絲毫不衰。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很多人根據太史公的這局描述,斷定霍去病是個沒有同理心的人,完全不知道怎麼善待士兵。雖然他戰功赫赫,但這些事件卻成為了他短暫又耀眼生命中的污點。

那麼霍去病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太史公關于這件事也隻描述了當時發生的客觀事件,沒有給出前因後果,我們後人隻能根據有限的描述盡可能的推測霍去病的行為邏輯背後的深意。

霍去病出身衛家,是劉徹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外甥,屬于皇親國戚。他從小天資卓絕,被漢武帝收為門生,日常生活方面自然是錦衣玉食,這樣的少年将軍出征,肯定不願意虧待了自己。作為一名錦衣玉食的少爺,在乎物質享受是個事兒嗎?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霍去病在挑選士兵的時候,專門選那種兄弟裡排老二不可能繼承家業的、在老家犯了事兒想要以戰功來洗刷恥辱的、有一技之長想要出人頭地的。總而言之,他所挑選的士兵都是行動力賊強,心裡極其渴望建功立業的人。跟着霍去病打仗,他們才不關心眼前這一頓飯飽不飽,霍将軍今天開小竈又吃了什麼。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作為同時代最能打的将軍,隻要跟着他出征就幾乎必定能夠立下曠世奇功。他手下又是一批随時摩拳擦掌等着多砍幾個匈奴腦袋的野心家,他們最害怕的就是今天運氣不好,沒跟着俘虜兩個匈奴王爺。

更重要的一點,霍去病這其實是為了自污保命。要知道當時衛家出了個皇後,衛青跟霍去病又軍功赫赫,如果再善待士兵在軍中聚攏大量軍心,怎麼可能不引起漢武帝的忌憚?是以他必須裝作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方才能夠讓皇帝對自己的家族放下心來。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才知他有多高明!

在霍去病去世後的26年,漢武帝有過一次大肆屠戮功臣,而霍家後人卻都安然無恙,這個時候大家方知其高明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