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結對成員:

[張旗 031502243](http://www.cnblogs.com/neveslalala/)

[周琪文 031502642](http://www.cnblogs.com/qiwenzhou/)

需求分析 (NABCD模型)

N (Need)

本軟體意圖建立在大學中,學生管理的部門,社團和學生群體之間的資訊交流平台,主要是解決在大學新生入學後,在部門和社團納新活動的推廣、宣傳和管理。比起傳統的方式,例如“發宣傳單”,“掃樓”,“廣場納新”等,更加節約時間和人工。

普通學生在使用了軟體之後,能夠避免盲目加入社團部門和不知道加入什麼社團部門的處境。社團或部門的成員使用軟體之後,能更便捷地管理現有成員,安排活動,并在納新面對新生時,取得新生的基本資訊,去掉這其中的成本。

A (Approach)

建立一個基于學生資訊的平台,在平台之上,新生可以浏覽、了解各個部門與社團,而且可以向其提出自己的問題,完成送出面試、活動安排等動作,而社團管理人員能初步了解新生個人資訊。

使用Android來編寫程式,通過和教務系統的相連,導入新生的資訊,新生可直接使用身份證号等方式登入。在軟體中,設定部門或社團的首頁來實作對自身的介紹等功能。

B(Benefit)

做到這些,使用者至于要一台智能安卓手機。後期可推廣到iOS平台。

C(Competition)

在福大範圍内沒有類似的軟體和平台,雖然有着像超級課程表中超級社團的子產品,但推廣程度低,功能也不夠針對。

D(Delivery)

我們會和老師溝通,就像福大教務通一樣,作為學校推廣的軟體之一,畢竟是面向整個福州大學的同學的軟體。功能完善之後,就像新生推廣(比如說18級大一學生)。由于時間關系和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的産品可能還知識個雛形,我們以後會繼續對它進行改善,期待新的完美産品面世。

原型系統

app名稱:選我

頁面:44個頁面

模型内容:

模型登陸後,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别是:首頁、部門、日程安排、個人設定。每一個部分都有信箱功能,可以實作接收與發送部門與聯系人的消息,例如收到部門面試與開會等消息,如需請假也可以回複與請假相關事宜。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首頁:

1. 通過輪播圖展示社團和部門的風采;

2. 通知每一位學生一些重要的事件,比如說社聯納新事件地點等;

3. 從首頁直接進入我的部門,可以實作對部門的管理與參與部門的讨論。

![](http://images2017.cnblogs.com/blog/885599/201709/885599-20170922145024743-1820923429.png)
           
  1. 所有的部門都有一個首頁,首頁按照文章的方式展現自己部門的特色,同時想要詢問關于部門資訊的學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有助于學生們全面了解社團,而不是稀裡糊塗加入了自己不熟悉的社團。同時每一個部門的首頁都可以一鍵申請,實作線上申請部門的功能。
  2. 我的部門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我管理的社團,一部分是我參與的社團。
    • 我管理的社團(此模型為院·實踐外聯部(副部長)為例),可以實作功能如下:
      • 進入首頁:進入部門文章首頁,浏覽與編輯已經釋出的文章。
      • 釋出日程:可以釋出日程給所有部員,例如:面試時間地點、開會時間地點等等。同時在 日程安排 上自動生成日程,如有部員沖突,則會提示有多少部員沖突,實作防止日程沖突功能。
      • 申請資訊:可以浏覽同學們從網上報名的資訊,可以通過申請與拒絕申請,實作線上部門與學生互選功能。
      • 人員管理:可以對已經加入部門的成員進行管理(删除、标星功能)。
      • 發帖(模型中未展示):在首頁上發帖,更全面的展示自己的部門。
      • 評論回複(模型中未展示):可以浏覽學生們在首頁的文章上的評論,并進行回複。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 我加入的社團(此模型為院·文化部為例),可實作功能如下:
      • 浏覽部門首頁文章并可以評論。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部門:

此部分可以展示所有的部門與社團(校學生會、社聯、院學生會(使用者的學院)、社團),可以通過搜尋功能查找想要了解的部門,每一個部門通過首頁的形式呈現,每一個首頁有很多文章,使用者可以進行評論功能,具體同“我的部門”中“文化部”形式相同。可以一鍵申請加入。

在模型中隻展示了院學生會中的文化部與實踐外聯部,其餘在實作上類似。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日程安排:

以月曆的形式展現日程,清晰明了。紅色代表當天,白色代表無安排,綠色代表有安排,月曆隻會顯示使用者已經加入的部門的日程。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個人設定:

個人設定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修改頭像,因為存在文章這樣互動的功能,是以使用者喜愛的頭像也是必不可少的,點選頭像位置即可設定頭像。

2. 個人中心。個人中心可以實作以下功能:

- 修改頭像功能,同上。

- 修改非固定資訊(固定資訊:姓名,性别,學院,專業,年級,年制)。

- 登出。

![](http://images2017.cnblogs.com/blog/885599/201709/885599-20170922183754665-614683145.png)
           
  1. 空間清理。互動式網站浏覽文章不免會産生緩存檔案,是以特設空間清理功能。
  2. 關于我們。描述了一些作者資訊。
  3. 意見回報。使用者可以通過這個部分提出一些建議,友善app的改進。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以下為app模型展示:

點我檢視模型展示

開發工具

墨刀。建議新手使用,簡單易懂。

PSP表格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預估耗時(分鐘) 實際耗時(分鐘)
Planning 計劃 570 750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9.5*60 12.5*60
Development 開發 440 60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2*60 2.5*6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1*60
· Design Review · 設計複審 (和同僚稽核設計文檔) 2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範 (為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适的規範)
· Design · 具體設計 3*60 5*6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Code Review · 代碼複審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送出修改) 70
Reporting 報告 130 150
· Test Report · 測試報告 1.5*60 10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1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後總結, 并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30
合計

結對過程

分為四個階段

- 一起讨論。讨論出需求分析,并且有了最初的想法與模型。

- 一起開發。墨刀有團隊作業的功能,于是我們通過語音聊天,在各自宿舍,共同完成了app模型的設計。

- 模型修改。初步模型建立完成之後,還做了很多的添加和修改,完善了模型。

- 一起寫部落格。需求分析、psp表格為周琪文編寫,其餘内容為張旗編寫。

結隊項目——第一次作業

心得體會

張旗

哎呀,做界面真有意思,我就喜歡做這些!可以把很多的設計想法放進app中,就像photoshop一樣有意思!

周琪文

本次作業并不是第一次和别人組隊合作,但是依然有很多收獲。在原型的設計中,兩個人有沖突和讨論,但在總體上,兩個人還是互相幫助的居多。組隊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多一種思想和看問題的角度,比起一個人,這樣的過程對一個軟體的完善更有益處。在沖突時找到異同點,積極溝通,并對優劣進行取舍,相信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之中也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