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歌丨黃昭龍:樹在問候天上的兄弟

詩歌丨黃昭龍:樹在問候天上的兄弟

樹在問候天上的兄弟(組詩)

一棵樹在問候天上的兄弟

在我家門口有一棵樹

它原來有一個兄弟

就在它旁邊

不幸被台風刮倒了

我很好奇

這棵樹

一直站在這裡

到底是在等誰

直到有一天

我看着它站在那裡

對着藍藍的天空

招了招手

我便知道

它是在

向天上的兄弟問好呢

星星

以前星星很多

現在城市裡

星星都背着包袱走了

我問媽媽

星星為什麼走了

媽媽告訴我

星星被廢氣給熏走了

蘿蔔

我家的冰箱裡

有一根小蘿蔔

它太小了

以至于都忘了

直到整理冰箱

才發現這個蘿蔔

都長出了葉子

準備開花了

這蘿蔔深深地

打動了我

它就是在學習

路上的我

晚上

在晚上

大霧來了

在商場那邊

傳來了金黃的光

把黑夜

劈開了一道縫

金光旁

黑漆漆的暗夜

給自己混亂了

混成了迷人的紫色

我家樓下的大街

白光閃耀

感覺我都被閃的

睜不開眼

看來除了晚霞好看

城市的夜晚

更讓人捉摸不定

長城帶着大地一路漂亮起來

過節了

人們在長城上安了燈

夜晚來臨

似乎呈現在眼前的

不是建築

而是一條渾身散發着

金光的巨龍

這沉睡了

兩千多年的巨龍

今天容光煥發

馬上就要醒來了

它帶着大地

一路漂亮起來了

芝麻

我的媽媽

梳頭時掉頭發

經常吃黑芝麻

那黑芝麻

為什麼自己不長頭發

我看到荔枝

身上全是頭發

便跟媽媽說

媽媽,吃荔枝

長頭發

枯萎

我很奇怪

為什麼

萬物都會枯萎凋零

那就奇怪了

玩心不會

大霧

海南的冬天

幾乎都是霧

為什麼都是霧

這些霧有些開心

有些悲傷

有些美味

有些清淡

我隻想

把這些開心

和美味

做成年夜飯

我常想

我要是在玻璃缸裡

放些水

等個一兩天

就會有生命

再等一兩天

就會有生物

到最後

就是一個和平的世界

雞籠

在老家的

雞籠裡

關着我的心

我在城市裡

我的心

在老家的雞籠裡

我希望這首詩

可以讓我

圓個還鄉夢

螢火蟲

在老家的樹林裡

我在那裡逛

隻見一群小孩的夢

在樹林裡玩耍

走近一看

原來是一群

閃着綠光的螢火蟲

老家

在老家的魚塘裡

在老家的菜地裡

在老家的豬圈裡

我的心就像一隻燕子

在老家飛來飛去

又一飛

飛回了我的夢裡

從此别出來

八音盒

八音盒,真奇妙

擰一下

就唱歌

八音盒,真是懶

你不轉

它不唱

原來歌唱家

不在你的手裡

就在你的心上

猕猴桃

猕猴桃,全身毛

穿着個毛衣

逛大街

猕猴桃,不像桃

桃子有核

它沒核

裡面有個扁黃瓜

膠布可以粘住分裂的友誼嗎

膠布可以

粘上

摔碎一地的玻璃

那可以

粘住

分裂的友誼嗎

膠布

當友誼分裂時

就需要

有好的膠布

去粘緊它

風是一個畫家

總在畫畫

畫出了戈壁

畫出了沙漠

風在勤勞地畫畫

畫出了金色的海灘

畫出了我七彩的童年

旁邊還有

幾棵椰子樹

風在不知疲倦地畫畫

畫出了

我這童真的心

定在六歲以前

的大海幼稚園

秋天 大閘蟹爬進我的口水裡

金黃的秋天

帶着豐收來了

農民的錢包

随着秋天的到來

慢慢鼓起來

變得像個小胖子

那高高的稻禾下

農民在乘涼

大樹黃了頭發

看來是秋天

在樹上躲貓貓

秋天褪去了

太陽的炎熱

金黃的風

讓我們涼爽

大閘蟹

爬進我的口水裡

讓全世界

心滿意足

黃昭龍,蒙古族,2011年出生,10歲。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華語詩學會會員,海口市秀峰實驗學校國小五年級學生。有300餘首篇詩歌、散文詩、散文、寓言發表在《星星》《綠風》《揚子江》《散文詩》《海外文摘》《青年文學家》《海華都市報》等文學報刊及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等百餘家知名平台。獲東麗杯孫犁散文獎、鳳凰新華杯全國首屆中國小生征文一等獎、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小生童詩大賽二等獎被授予“未來之星”、學習強國海南學習平台征文二等獎、《漫畫周刊》年度佳作一等獎、安小童之家征文比賽二等獎、東方兒童文學守望金秋大賽二等獎、《紅豆》雜志小作家杯華語大獎賽優秀獎、世界報第一屆詩詞大賽青少年組征文一等獎、紮龍詩會優秀獎、文昌清瀾國際詩歌大獎賽優秀獎、中國詩歌藝術少年獎、第二屆“平鄉好人杯”華文新詩大獎賽3等獎\特别獎、海南中國小生征文現場決賽優秀獎、第二屆夏青杯全國詩文大賽入圍獎、第二屆白露杯全國青年文學大獎賽散文組三等獎、外文局童聲中國詩文大獎賽優秀獎、第六屆中華情全國詩歌征文金獎、第二屆福建新華籃帝獅杯全國征文三等獎、第二屆方太杯詩歌獎現代詩新苗優秀獎,《黃昭龍詩歌50首》參評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初選入圍。

附:

鄉情在幻夢中飛翔

——賞讀黃昭龍《為什麼玩心不會枯萎(組詩6首)》

文/黃歧贊

網絡時代,資訊交流高度發達,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資訊如潮水洶湧而來,呼嘯而去,沙灘上一片狼藉,留下了金子,而更多的則是垃圾。看社會上,許多人沉迷遊戲或短視訊,吃快餐,懶思考,心智自然就會漸漸變得愚鈍,能靜下心來讀書、寫字的人少之又少。詩人黃昭龍小小年紀卻已在文學創作上嶄露頭角,禦風而飛,實屬難能可貴。今天,讀到他的一組新作《為什麼玩心不會枯萎》,眼前一亮,嶄新的視角,俏皮的語言,簡練的表達,馥郁的詩意,濃濃的鄉情,把我一再陶醉,如浴春風,似飲甘泉。

《為什麼玩心不會枯萎》标題就很新穎,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好标題源自好立意,有了好的立意,詩歌就成功了一大半。這首詩相當精短,隻有六行,兩節,細看其實隻有兩句話,而且是大白話,即使是文盲也能了解。這讓我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他就推崇這種簡約明了的藝術追求,每一句詩都力求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絕無隐晦艱澀,老叟婦孺都能讀懂。第一句,小龍龍心生疑問:萬物為何枯萎凋零?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人人都能做到的思考上,這首詩就失敗了,充其量是一首毫無藝術價值的口水詩。詩歌貴在創新,想别人未想之想,言别人未言之言,就像高僧入禅,進入一個至高至深的境界,大徹大悟,始得佛寶。第二句小龍龍話鋒一轉,跳到了另一個視角上,這就叫做詩的跳躍性。為什麼玩心不會枯萎凋零啊?這句精彩,奇思妙想,别出心裁,立馬爆發了巨大的能量。人隻要保持一顆童心,就永遠都不會老去,不會枯萎凋零。

《大霧》寫的是自然現象,一個極其平常的事物,因為寄托了不平凡的思想,是以閃耀出明媚的光輝。在小詩人眼裡,大霧也像人生一樣充滿了酸甜苦辣,而他願意從中将生活最美好的東西提取出來,做成年夜飯,奉獻給最親最愛的家人。小小年紀就有了為家人分擔生活壓力的願望,實在難得。整首詩自然灑脫,不事雕琢,語輕意濃,令人回味無窮。

《水》,同樣輕描淡寫地将一種大愛表現得不着痕迹,看似淡如水,其實濃似酒。隻要心中有愛,不需要太多的滋養,生命就會出現,就會繁衍生息,就會蓬勃發展,世界就會美如畫,和平的歌聲就會響徹大地。

《雞籠》是一首别樣色彩的鄉愁詩。詩的表達狀态通常有兩種,一種辭藻華麗,思想淺薄,卻故作高深,雲裡霧裡,不着邊際;另一種則詞語平實,内涵深邃,詩意盎然,色彩缤紛。前者因為造作虛假,看似在天上,實則深陷泥潭;後者腳踏實地,親近泥土,花開豔麗,香飄萬裡。

《螢火蟲》切入的視角也很獨特,用的是情景遷移的手法,表現了兒童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言于此而意在彼,聲東擊西,虛虛實實,似夢還真。第一節寫的是兒童的夢,夢誰也無法看得真切,虛實結合,擴充了詩的張力。第二節用螢火蟲來暗示兒童的夢就像螢火蟲般隐隐約約,似夢還真,意境幽深,意蘊深遠。螢火蟲在暗夜裡明明滅滅,飛來晃去的綠光在如水的月色中不斷變幻,展現了夢幻般的意境,與前面描寫的兒童的夢緊緊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老家》也是一首鄉愁詩,兒童的視角總是與大人不一樣,别樣的體驗與感受成全了這首詩。老家的實景,對應我不可捉摸的心,一實一虛,相映成趣。第一節列舉了我在老家的活動軌迹,這些地方應該是我最喜歡的,呆的時間最長的,寄托的感情也最深。這是實寫,是詩向上飛升的基礎。第二節用了燕子作比,把我的感情這種虛的事物串聯在一起,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在老家快樂惬意的生活,把我對老家的深厚感情展現無遺,最後用燕子飛回我的夢裡,我希望它從此不再出來,表現了永遠與老家在一起的美好願望。詩歌至此得到了詩意的飛躍。

難得童趣洗渾濁,稚手行文氣傲然

——談黃昭龍的詩

文/張省吾

因緣際會,我得以拜讀黃昭龍的組詩《一棵樹在問候天上的兄弟》,後反複觀誦,或可用清人沈複之《童趣》中:“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囊括此組詩之味。

豐富的手法,靈動的筆法,詩性的哲思,

飽含現實主義,使詩歌留下無窮的韻味和感悟

《星星》中,“以前星星很多/現在城市裡/星星都背着包袱走了/星星為什麼走了/媽媽告訴我/星星被廢氣給熏走了”。寥寥幾句,如此幹淨澄澈。動靜結合裡以拟人化為主幹,“星星背着包袱走了”“星星被廢氣熏走了”。象為意生,詩人把對環境的憂慮化于無形之中,加之詩人純真的眼光和細膩的心靈,賦予了“星星”以血肉思想,讓環境污染成為觸目可及的現實。詩人置身其中,仿佛聽到了星星走過的步伐:沉重,因它經曆渾濁歲月、且任重道遠;孤獨,因它久久茕茕孑立、又覆車繼軌。這“星星”,隻是星星嗎?不隻是。它還是光明、幹淨和希望的代表。可如今,“危樓高百尺”,難摘星辰;“夔府孤城落日斜”,難依北鬥;“天接雲濤連曉霧”,難轉星河。忽的,他又清醒了,正确事物發展,必然會有光明的前途,但如何克服前進道路上的曲折,他在思考,我們也要思考。

還有《晚上》,“在晚上/大霧來了/在商場那邊/傳來了金黃的光/把黑夜/劈開了一道縫/金光旁/黑漆漆的暗夜/給自己混亂了/混成了迷人的紫色/我家樓下的大街/白光閃耀/感覺我都被閃的/睜不開眼”。寓情于景貫穿行文始終,夾雜誇張和拟人手法。其實在現代化的大都市中,似詩中所描述的這般狀況數不勝數。在這裡,随便的一條街道上盡可見車水馬龍、毂交蹄劘,更不用說街道兩旁阛阓不辍、霓燈眩目。如今的生活節奏太快了,一些老的事物和物件兒已經成了落後的代名詞。整詩以夜晚為主線,以雜七雜八的燈光為主架,用細膩靈動的手筆勾勒出夜晚的整體面貌,光線繩繩且交錯,氣氛渾濁,全然沒有幹淨光明的樣子。雖然“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歲月比不上如今的光景,但卻也彌足珍貴。因而詩人歎道:“看來除了晚霞好看/城市的夜晚/更讓人捉摸不定”。他雖然年紀尚輕,但刻在骨子裡的傳承——人情味兒,溢滿在詩語裡。

詩人或許無法用犀利的言辭指出環境污染和社會的冰冷,但是他在發問,他想得到的這個答案,也是需要整個社會群體要思考和解決的。為什麼如今“鄉土文學”的熱度很高,我認為這不僅僅在于一幫作家群體置身于大城市當中簡單的思鄉,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的思考。作家陳夫說過這麼一段話:“餘秋雨在《鄉關何處》中寫道:‘思鄉往往可以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之前我并未覺得一個遊子能思鄉思到如此真切,但近日來由于鄉愁過濃,不禁又想起這句話來。隻是我的鄉思沒有落腳在河灣、小樹或蒼苔,而是無數個鄉村日暮的燈火。”這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背後,代代先民度過的那一個又一個朔風獵獵,雪花如席的日子,随之發生着的一個又一個溫暖地相伴的故事,如何不教人懷念?

一首小詩,一曲童真,一份愛意,

稚嫩且浪漫,詩人在詩意人生裡徜徉

《我家門口的一棵樹》中,“我很好奇/這棵樹/一直站在這裡/到底是在等/直到有一天/我看着它站在那裡/對着藍藍的天空/招了招手/我便知道/它是在/向天上的兄弟問好呢”。看,字裡行間充滿了童真,我不由想起宋人楊萬裡的“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還有《蘿蔔》,“直到整理冰箱/才發現這個蘿蔔/都長出了葉子/準備開花了/這蘿蔔深深地/打動了我/它就是在學習/路上的我”。詩人是我接觸過為數不多的可稱之為羅曼蒂克的人,我雖未與本人有過直接交往,然通過其詩歌便已了解一二,猶如“一片綠葉,我已知青山”。這兩首是整組詩中最輕松的,最能引人共鳴的詩歌,且老少皆宜。我何以以“羅曼蒂克”冠以詩人,隻因其詩之所朗,情之所切,調之所美。詩人在一處又一處的場景中“細察其紋理”,在他的認知,為這個混沌急躁的世界添了些許溫情,或可成為人們在身心虛無,缥缈于雲霄時可寄托的一個精神慰藉。

再看《芝麻》,“我的媽媽/梳頭時掉頭發/經常吃黑芝麻/那黑芝麻/為什麼自己不長頭發/我看到荔枝/身上全是頭發/便跟媽媽說/媽媽,吃荔枝/長頭發”。百善孝為先,在我們這個國家,關于孝道的典故和曆史至今被傳承被學習。“二十四孝”彪炳史冊,而“媽媽,吃荔枝/長頭發”也催人淚下。稚嫩的語氣,充滿愛意的話語,這份獨屬于母子間的浪漫,與“意恐遲遲歸,臨行密密縫”大有同曲之效。我們這片熱土之是以生生不息,是有孝道這樣的文明力量融進了一代又一代,刻在人們骨子裡的緣故,多少典籍付塵劫,隻要優秀文化傳統得以傳承,這片熱土就一直會向前發展。

詩言志,歌詠情。在詩人的眼裡,“樹”“星星”“蘿蔔”“晚上”“芝麻”都能成為被詩意化的對象。這些都是生靈,都是會說話的,都是有感情的,都是代表着某一種精神或者情感的,集合起來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寫盡了社會百态和人間煙火。

艾青走了,深沉而真切的文風,

愛國主義這個精神主題,留在了黃昭龍的詩歌裡

黃昭龍充沛而細膩的情感裡,飽含着愛國主義。《長城》中,愛國是“這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巨龍/今天容光煥發/馬上就要醒來了/它帶領中國/一路漂亮起卻來了”。可以想象,佳節良辰,人間祥和,詩人靜靜伫立在燈火輝煌的長城上,面對這座象征着偉大中國人民精神的豐碑,縱目是驕傲和自豪感。它經曆了古中國的千年興衰,如今依舊挺立,成為新中國騰飛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就像是艾青先生的“我将給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輝/趁這夜已快完了;請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就要來了”的情感一般。

同為詩人,年齡相差近一個世紀,那顆一脈相承的愛國心卻是一緻。黃昭龍似是承了艾青先生的風格,更确切地說,他是如艾青先生一般的人,一個純粹的文人,飽含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有情,方成文,他們是相同的。掩卷回味,如黃昭龍這般的少年,能有如此的格局和文筆,如此的胸懷和思想,我歎服也欣慰。在他身上,社會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梁任公有言:“少年強則國強。”《長城》這首詩,再三玩味,後勁很大。高層次的人生,都很有信念感。黃昭龍,這位詩人,他看到一棵樹、幾顆星星和仍在生長着的蘿蔔,碰到晚上的嘈雜,想到媽媽褪落的頭發,還有置身于雄偉的長城,凡此種種,都會惹起他的思考,然後詩意驟起,遂付諸筆端,這股才氣點綴了他不惹一塵埃的生活,翻騰起洶湧的波濤,描畫出更廣博的夢。

關乎這組詩,關乎黃昭龍。我認為,一個能兼具童真趣味和浩氣傲氣的人,一個能留心生活、随手行文、行文情切的人,一個向往詩意、也生活在詩意當中的人,不正是一個精神富足的人?稚子作詩,詩情切切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