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化市确定2022年經濟工作目标任務

作者:中國吉林網

1月18日,記者從通化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通化市确定2022年經濟工作目标任務,将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緊扣“兩確定一率先”目标,按照“一個中心、四個跨入、五個突破”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十大行動、百項工程”,建構以“333”工業産業體系、“3+N”服務業産業體系、六大農業龍型經濟為主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推動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取得新進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通化市确定2022年經濟工作目标任務

通化市堅定不移推進産業高品質發展,圍繞“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打造2個千億、9個百億産業叢集目标,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任務清單,推動産業擴大規模、提高品質,挺起通化市發展的産業“脊梁”。加快支柱優勢産業全鍊條發展。推動醫藥産業深入實施“大品種開發、領軍企業培育、産業叢集打造”三大工程,支援修正、東寶、萬通、東方紅等企業做大做強,完善和推進中藥、化藥、生物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全産業鍊發展,建構“一體兩翼多點”産業體系。

吉林萬通藥業是通化市的“坐地戶”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集醫藥生産、産品研發、醫藥營銷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高科技制藥企業。企業在梳理14個主要系列産品時發現,中成藥占據的比重較高,于是決定每年投入1.5-2億元用于創新藥的研發,全力推動企業轉型更新。吉林萬通藥業黨委副書記王海濤表示:“在轉型更新的過程當中,企業引進仿制藥,能夠帶動和吸引更多的上下遊的企業向萬通藥業靠攏,在工藝布局上,在裝置引進上,都瞄準了國内、國際高精尖的廠家。”

通化市委、市政府為企業“百日攻堅”謀劃了新題,指明了方向,企業一定要認真研究項目落地,采取多輪驅動的措施,確定打好開局第一戰,確定實作首季“開門紅”

2022年,通化市将推動食品産業健全集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等為一體的産業鍊條,建構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全産業鍊,突出抓好人參、葡萄酒振興工程,打造有機食品産業叢集。推動冶金産業提升“縱向延長、橫向加寬”的産業鍊,建設冶金産業園,實施冶金協作配套項目,發展興鋼産業。推動優勢和新興産業加快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推動鑫鴻環保新材料、中溢科技石墨電極等項目盡快投産達效。推動旅遊産業圍繞“康養、冰雪、文化、紅色”品牌,聚焦吉林“冰雪新地标”這一定位,融入全省“三地三搖籃”紅色辨別,精心培育文化旅遊品牌,打造東北亞重要旅遊目的地。

同時,通化市将加快開發區和特色園區建設發展,統籌規劃生産、生活和生态,推動産城融合發展,形成以産興城、以城促産的格局;要推進“一區多園多鍊”,建設醫藥健康、裝備制造、食品和農特産品、現代物流等特色園區,形成特色優勢産業聚集地、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加快扶持大中小企業全面發展。在“抓大、扶小、育新”上統籌發力,以工業、商貿“雙50”計劃為抓手,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落實好支援民營經濟發展若幹措施,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支援企業壯大規模、升規上限;滾動實施一批重點技術改造和擴能提升項目,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高成長企業。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入實施“五個合作”,加快推進“六個回歸”,積極促進消費增長。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産力,通化市堅持以創新增動力、以改革添活力、以開放聚合力,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落實千名學子歸巢、萬名學子興企、柔性引才等政策,研究制定科研人員技術入股等激勵措施,千方百計引人才、留人才、用人才。

通化市科技局局長張德鑫說:“截至目前,通化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65家,比2017年增長140.7%。通化市科技局将凝心聚力、擔當作為,推動R&D年均增速10%,建設研發機構10家,實施科技項目100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

築巢引鳳栖,花開蝶自來,通化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設立民營經濟綜合服務中心,構築更加完善的企業服務體系。

通化市工信局局長聶洪志說:“針對現有的市場主體,要做好扶持企業政策的落實,開展項目達産達效攻堅、重點企業增收支撐攻堅、盤活企業補充增量攻堅、纾困企業控制減量攻堅和工業經濟入規入統攻堅,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周活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争取全年培育十戶。細化工作舉措,分解任務名額,奮戰百日攻堅,確定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務。”

此外,通化市還将推進更高水準開放,堅定不移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抓好生态文明建設、全力提高民生保障水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實習記者 馮競瑩 文/攝

微信掃一掃:分享

微信裡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