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科技追夢人”丨張琦:“追夢匠人”步履不停

作者:科技武林門

編者按

  為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省科協今年繼續推出新時代“科技追夢人”系列報道,遴選一批長期紮根一線、積極獻身科學的優秀科技工作者,用群衆喜歡聽、聽得進的語言,對他們的生動事迹進行采寫,并聯合省級專業媒體,通過廣播、視訊、網絡等多種形式,開展全媒體傳播,在全社會營造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良好氛圍,再現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實踐。

  “科技追夢人”宣傳活動将常态化、經常化,歡迎全省各級科協、各學會(協會、研究會、促進會)、各高校科協、企業科協推薦選送本機關優秀科技工作者,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新聞報道、自述文章或圖檔、視訊。本公衆号将擇優刊發。。

人物介紹

  張琦,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試驗技術中心主任,曾獲“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台州市‘青年先鋒’稱号”“台州市首批優秀青年人才”“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等榮譽稱号。

新時代“科技追夢人”丨張琦:“追夢匠人”步履不停

  日前,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裡,張琦博士陷入沉思,擺在他眼前的,是一張複雜的機器狗動力傳動系統設計圖。這是前不久,他與團隊成員一起設計的,即将投入樣機試制。

  2021年是張琦進入雙環傳動的第七年,在此期間,他在産品研發、團隊建設,及科研服務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極大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和行業影響力。

  他先後榮獲“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台州市‘青年先鋒’稱号”“台州市首批優秀青年人才”“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等榮譽稱号,其團隊也先後被評為“浙江省重點技術創新團隊”“台州市重點技術創新團隊”等。

潛心研發

勇攀技術高峰

  張琦是江蘇響水人。2013年,他從南韓留學歸來後,放棄高校任職機會,作為台州市“500精英計劃”緊缺人才被引入玉環。次年進入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這是全球生産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齒輪散件專業制造企業之一。此後,張琦一心紮根玉環海島基層,深入實踐,潛心打磨技術。

  2018年3月,他負責研發的一批齒輪樣件在傳遞後,收到客戶回報,稱裝機效果不佳,變速器振動噪聲異常明顯。而此時,距離其産品上市的時間不到2個月。張琦第一時間帶隊從玉環趕赴廣西柳州,實地勘察研究,重新分析所有變速器的相關資料。

  “那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天泡在實驗室,不斷地試驗、修正仿真模型,幾天幾夜沒睡過整覺,困了就在實驗室眯會兒,硬抗過去的。”回憶當時的情況,張琦記憶猶新。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一周後,張琦等人就拿出了一套解決方案,後經客戶整車試驗驗證,變速器整體噪聲大幅減小,大大縮短了産品的開發周期。至此,張琦懸着的心才慢慢放了下來。

  憑着一股不放棄的韌勁,七年來,張琦攻克了齒輪傳動減振降噪、高強度低噪聲齒輪材料開發、高精密行星齒輪傳動等技術難題。

  工作之餘,張琦喜歡看書學習,但他看書的方式卻異于常人。他将最近要看的書單列出,整理成電子表格,根據作者、内容簡介等資訊進行排序,選出最需要看的書。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高效地吸收知識,有效率地做事。我在某本書中遇到的問題,希望盡快在下一本書裡找到答案。”他說。

新時代“科技追夢人”丨張琦:“追夢匠人”步履不停

精益求精

打造優秀團隊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去年年初,張琦接受公司任命,負責組織成立研發團隊。一支15人的團隊很快被組建起來,作為隊長的張琦對大家嚴格要求,毫不含糊。“嚴格到一份報告裡,一個标點都不能出錯。”他說。

  “有一次,為了解決一款變速箱的高噪聲問題,我們三個月内做了100多組實驗,反複對比驗證。大家都覺得沒問題了,但張琦老師說不行。正因為他精益求精的嚴格要求,讓我們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工程經驗和試驗資料。”團隊成員呂建華告訴記者。

  最終,變速器成品在原始噪音名額上降低了5-8分貝。看似不起眼的數字,卻是該款産品在專業領域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每周六下午,張琦還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雷打不動地帶領大家開學習研讨會,分享機械傳動專業相關的前沿技術和學術期刊論文,并在實踐中掌握技能。

  截至目前,團隊已完成差速器小總成設計開發、各款汽車用變速器減振降噪研究、發動機用消隙齒輪設計開發等多個項目開發,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談起未來,張琦滿懷憧憬。“接下來,團隊将努力把高精密減速器相關研究推向國内領先、世界一流的水準,并把研究院建設成國家技術中心和世界級分總成研究院。科研沒有終點,我們願成為那個永遠在路上的‘追夢匠人’。”

來源:台州市科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