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作者:戰隼

今天推薦的書籍是《設計你的工作和人生》 作者比爾·博内特和戴夫·伊萬斯。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2022年第6本書

以前推薦過他們寫的第一本書《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

書中提供的方法實用性很強,值得一讀。從書中整理了幾個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進行使用的工具和建議。

關注工作中的可行因素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它是一個簡單的工具,用來關注和記錄讓你投入工作、受到激勵,以及能讓你進入“心流”狀态的事。

作為一種日常練習,堅持幾個月,以便你可以更加可靠、準确地了解在你的職業生涯中,哪些事可行,哪些事不行。

美好工作日志的基本原則與美好時光日志相同,你在工作時觀察并記錄你的想法、情感和行為,然後記錄你在職場和工作中所注意到的事項。我們列出了幾類與“美好工作”相關的“關注”事項,它們是:

  • 我學到了什麼?
  • 我發起了什麼?
  • 我幫助了誰?

寫下你對工作的觀察,這個過程會讓這些觀察更加明确而具體。通過問“我關注到了什麼”這樣的問題,你可以看看是否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這會打破你對“今天過得如何?”這個問題的老套回答(還好

吧,我想),讓你更好地感覺到底發生了什麼。像美好時光日志和美好工作日志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意識到生活中哪些事行得通,哪些事行不通。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練習将助力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進。當你習慣于将标準降低,留意生活中可行的因素,逐漸做一些微小但有益于改善情況的調整時,這一切就會給你的工作體驗帶來重大改變。

設計你的工作表格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1. 我學到了什麼?回想你的每一天、每一周,問問自己:我學到了什麼?想一些小事、想一些新鮮事。不一定非得是什麼大事。可能是一個新的流程或程式,或是一種制作幻燈片的新方法,或是有關會計部格拉迪斯的新鮮事。也要注意我們所講的“反學習”,你并沒有增加新的知識,但是你發現某個你認為正确的知識實際上是錯的。

2. 我發起了什麼?為了讓自己在工作中有設計師的感覺,大多數時候,你需要創造或發起某些事。當你主動采取一種行動,謀求一種改變,或是應用一種新的做事方式時,你就滿足了心理學家所說的“天生需”。這些需求是人類獨有的。當你的天生需求得到滿足時,就會覺得你對自己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控制權。最棒的是,這種需求并不需要老闆的準許就可以滿足。主動做一些小事,做一些你可以自己完成的事,你就會獲得作為創造者的精神回報。

3. 我幫助了誰?科學清楚地證明了幫助他人的價值。我們之前提到的哈佛大學格蘭特研究發現,為他人服務與長壽和幸福有很強的相關性。

是以,每天或者至少每周一次,留意你為同僚所做的事情。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哪怕是很小的事也可以做。

“第七日反思”練習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這是一個簡單的四步練習,你可以每周做一次。我們建議你把這個練習作為一項日常練習,把練習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1. 靜心

• 找一個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上5~10分鐘的安靜處所,可以是桌子旁,也可以是任何可以寫字的台面。(最好可以手寫,如果你喜歡,打字也可以。)

• 閉上眼睛,深呼吸片刻。做3~4次深呼吸,讓自己慢下來,慶幸自己還活着,擁有屬于自己的安靜時刻。

2. 回味

• 現在,閉上眼睛,讓過去7天的記憶在你的腦海中流淌。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一周中尋找2~4個你被吸引或是心生感激的時刻。

• 注意:不要被問題、沖突、被遺忘的待辦事項等“吸引”。大腦容易被這些東西吸引,當它們出現的時候(它們會出現的),告訴自己,改天再說,然後讓它們過去。不要與之抗争或是試圖解決它,兩者都會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你要做的隻是承認它,然後讓

它過去,回到自己的反思中即可。是的,你需要一些時間練習才能掌握訣竅。

• 當你回顧過去的一周時,要特别留意這2~4個時刻,簡要地為每個突出的時刻記下一兩筆,這樣你就不會失去它們。例如“可愛的售貨員”“已完成的文章”“心平氣和的老闆”等。

3. 反思

• 當你拿到清單之後,再從頭看一遍。

• 再次充分回味每個時刻,充分感受它們。

• 如果有某次經曆特别吸引你,就在日志上多寫幾筆。無須長篇大論或是多麼戲劇性的内容,隻需一個關鍵點來記錄那次經曆即可。

4. 強化和保留

• 最後,強化你的反思,可以對自己說“我為這些事情感到高興”之類的話。記住這些,這就是美好的一周,也讓“當下足夠好”的心态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就是這樣!真的隻需要5~10分鐘。

獎勵步驟——洞察

• 在你發現的那些時刻中,如果有些時刻提供了你想要記錄的洞察或學習經驗,也請寫下來。

• 洞察并不總是會出現,但是當它們真的出現時,會讓人感到驚喜,當它們出現時請務必抓住它們。

獎勵步驟——故事思維

• 讓生活發揮最大價值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講故事來分享生活。

• 如果你家中的其他人也在做此練習,你們就可以分享自己的

反思。

•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被問道:“嘿,最近過得怎麼樣?”至少每周一次,甚至會更頻繁。你可以在回答時講一個你進行“第七日反思”時的故事。

這個練習的作用是幫助你優化你的生活體驗,使之對你有利。

不管怎樣,我們的注意力是有所選擇的。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消極或是困難的事情上,這會對我們的記憶和心态産生消極的影響。

這個練習與假裝或幻想無關,一切都是為了将現實以最大化的程度呈現。你一周中最美好的時刻是真實的,我們隻是確定你能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獲。

最小可行問題工具包

讓我們練習一下,看看我們的問題——某個我們工作或生活中的真正問題,看看我們能否消除戲劇性情節,把問題縮小至最小。

讓我們試着找出最小可行的問題吧!

1.選擇一個你想解決的問題。可以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我們談到的“回報問題”,或是戈特曼提出的那種“永久性問題”。但是請確定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一個已經困擾了你一段時間的問題。

2. 盡可能清楚地把問題寫下來。把問題寫下來有助于你了解你陳述問題的方式中隐含的“架構”。

3.檢查有關這個問題的陳述是否存在偏見、嵌入式的解決方案、戲劇性或情感性因素。這點頗具挑戰性,因為我們經常看不到自己的偏見。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絕對的誠實、一點兒健康地“接受”,還可能需要朋友的幫助。

4. 如果你很難客觀地陳述問題,請朋友幫忙。讀一讀你對問題的陳述,請他們幫你發現偏見、嵌入式的解決方案、戲劇性或情感性因素。讓他們試着幫你找出幾個最小可行的問題。

5. 一旦你大緻想好如何将你的問題重構成一個最小可行問題,就用“我們怎麼能……”或是“我怎麼能……”這種句式來陳述更加客觀、不帶偏見的問題重構。

6. 一旦你有了幾個最小可行的問題,就可以進行頭腦風暴(也許再和朋友一起),想出至少三種可能解決你問題的原型。請記住:

我們要降低标準,接受許多問題無法完全解決這個事實,并為重新解決最小可行問題尋找一些好主意。

最佳可行方案練習

1. 選擇一個你想解決的問題,或者你正在努力解決,并希望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的問題。

2. 根據你目前的了解進行頭腦風暴,提出至少5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檢查你在頭腦風暴後得出的結論,将其分為最佳理論方案和最佳可行方案兩類。

4. 現在排除最佳理論方案,專注于最佳可行方案,緻力于努力實踐,選擇一個方案,然後執行。

5. 問問自己“感覺如何?”,時刻提醒自己,做出這個決定後,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了。做出這個決定後(確定将決定的品質與結果的品質區分開來),其他問題你都可以從容應對了。

繼續行動,找出你的最小可行問題,執行你的最佳可行方案。

一旦你習慣了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會發現自己有更多時間來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糾結那些不值得關注的問題了。

重新設計工作

1. 選擇一種恰當的設計政策,寫一個250字的簡短故事,描述你是怎樣對目前工作重新進行設計的。

重新定義并重新投入

重新塑造

重新定位

重新創造

2. 和3個朋友分享你的故事。說明你正在為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設計原型,而這隻是其中之一。然後給他們講你的故事。講就是了,不用“清清嗓子”,不用說“呃,我寫得不太好,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喜歡……”隻管自信地講吧!

3. 記下朋友們的反應并比較這些反應。

4. 用下面的量表評估這個故事。

5. 接下來,簡要地反思一下你對該計劃的認識。

6. 如果經過反思,你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就啟動保持好奇、與人交談、不斷嘗試、故事思維這個過程,開始追求你想要的工作或職業吧!

在這裡寫下你的故事:

_______

工作觀反思

做好人生設計,思考如何活出精彩的一生

對你的工作觀進行簡短的思考。我們并不是希望你寫一篇期末論文,我們也不會給你評分,但我們希望你真的能把它寫下來,而不隻是在腦子裡想想。大概需要30分鐘,寫250字左右就好,不到一頁列印稿的篇幅。

工作觀應該解決什麼是工作,以及工作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等關鍵問題。它不僅是一張你想從工作中及工作之外得到什麼的清單,而且是你對工作觀點的總體陳述,是你對好工作的定義。工作觀應該可以解決以下問題:

• 為什麼工作?

• 工作為了什麼?

• 工作意味着什麼?

• 工作與個人、他人以及社會有什麼關聯?

• 好工作或者所謂有價值的工作是什麼?

• 工作和金錢有什麼關系?

• 一個人的經曆、成長、成就感和工作有什麼關系?

人生觀反思

和工作觀一樣,請對你的人生觀寫一段簡短的反思,不超過30分鐘,250字左右。以下是反思人生觀時經常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開始。關鍵是要寫下那些為你了解生活提供基礎的價值觀和觀點。你的人生觀提供了你對所謂終極問題的定義。這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 我們為什麼在這裡?

• 生活的意義或目的是什麼?

• 個人和他人之間有什麼關系?

• 家庭、國家和周圍世界的融合點在哪裡?

•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 是否存在更進階的力量?比如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事物?

如果存在,這将對我的生活産生什麼影響?

• 歡樂、悲傷、正義、不公、愛、和平和沖突在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仔細思考你的生活觀和工作觀,并回答以下問題:

1. 你的工作觀和生活觀在哪些方面相輔相成?

2. 你的工作觀和生活觀在哪些方面互相沖突?

3. 你的工作觀和生活觀會互相驅動嗎?是如何驅動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