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OK媽說:

大家今年都能順利回家了嗎?杭州疫情突然又起,好幾個小夥伴都回不去了。

好友Esther說兒子聽到不回老家的消息後,整個人蔫了。其實兒子每年都非常非常期盼回老家,因為農村太有意思了,這回臨出行突然又不能去了,“打擊”太大。

原來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大農村,才是孩子們眼中的遊玩大樂園。聽Esthe聊帶娃下鄉的經曆,我也感觸很深,是以今天分享給大家。

在帶孩子去哪玩這件事上,或許咱們真的可以改變改變思路了。

文:Esther

帶孩子回老公的北方老家之前,我是有些許不安的,擔心他們會呆不慣。

因為我自己第一次去老公老家時是很受“沖擊”的,作為南方人有點不适應。幹燥的黃土地和同樣幹燥的空氣,各家都是大平房帶院子,玉米地、土炕……仿佛來到路遙《平凡的世界》書裡的世界。

對大人來說這短短幾天走親可以當作是感受一下南北方文化差異,可對于小孩來說最實際的就是“玩什麼?”。那樣的黃土高坡裡,他們能玩什麼呢?我不知道,是以我犯怵啊。

不過,到的第一天我就發現,自己真的白操心了。

1. 農村居然是一個大型“蒙台梭利教室”

孩子們到了公婆家,立馬就對門外曬着的一大片玉米發生了興趣。

“我要挖玉米~”兒子大叫。我們行李都沒來得及放下,他們就興奮地沖過去玩起來,像老鼠掉進了米缸。

雖然這些玉米曬幹後是作為牲畜飼料的,但他們沉醉其中。

有了玉米“打開局面”,娃們開始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興趣。他們從院子角落找到了大人用的各種工具,鏟子、粑子、桶、翻鬥車……原本都是幹農活的真家夥,但在他們手裡都成了可玩的“大玩具”,玩得那叫一個帶勁。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農村設施落後,不幹淨、不便利,這好像隻是大人們的成見,孩子們在這裡會有一種創造快樂的強大能力,一切皆可玩。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就連3歲的弟弟,都能把玉米玩出100種玩法。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都會幫着大人翻曬玉米,這有個專業的說法,叫攏玉米。

在我家這兩兄弟的眼裡,這個活根本不用學,隻要看一眼就會了。他們兩腳拖着地走,左一滑右一滑,玉米就翻了個面,活幹了,他們也覺得玩到了,這簡直就是“把工作變成玩耍”的範本。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兒子看到曬玉米的區域最外圈是人為擺放整齊的玉米棒子,他意識到那是晾曬區的邊界,于是就造着已經擺好的樣子,自個兒把剩下的一些區域也給擺好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蒙台梭利女士說過,孩子們的工作就是玩。是以蒙台梭利的教室裡擺滿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和教具,讓孩子借助材料來發揮出自己的天性和創造性。而來了農村才知道,原來農村就是一個“大型蒙氏教室”啊。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2. 無意中治愈了孩子的“自然缺失”症

鄰居大伯邀請孩子們坐電動三輪車去摘菜。他們呼拉一下湧向了車子,連跑帶滾地上了車,在鄉間小路上迎風前進,我仿佛聽到了他們的内心os:敞篷拖拉機太刺激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到了菜地裡,溫室大棚的入口是個不比孩子高多少的小洞,他們魚貫而入,蹑手蹑腳,小聲嘀咕着,假裝是一場進入神秘森林的冒險。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溫室内到處是成熟的瓜果,孩子們用小手手一一親自體驗。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剛摘下的小黃瓜,水嫩新鮮,一口清甜,這是在城市裡嘗不到的滋味。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兒子很喜歡吃面包,我家有本繪本叫《忙忙碌碌鎮》,兒子把裡面做面包的部分看了無數次,從麥子到面粉,再做成面包,讓我們講了一遍又一遍。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截取自繪本《忙忙碌碌鎮》)

終于,在大農村裡,他看到了做面包現實中的“磨面坊”咯。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在兒子眼裡,磨面坊就是個有魔法的地方。當他知道磨面坊裡有超長的通道,為的是讓風在管道中吹散麥子外殼,激動得哇哇大叫!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被分離出來的麥殼)

雖然這樣玩下來,衣服髒到沒法看,但是,髒的隻是衣服,豐富的卻是心靈。衣服可以洗幹淨,大不了再買新的,童年逝去了不再回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美國作家理查德·勒夫(Richard Louv)在其暢銷書《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提出“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大部分孩子不認得身邊的植物,不知道食物從哪裡來,不知如何為鳥兒正确命名。“自然缺乏症”會導緻孩子們感覺遲鈍,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欣賞能力減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産生抑郁、悲觀的情緒變化。

而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間,孩子們與花草樹木、石頭溪流一道嬉戲,參與農事,觀察作物,自然不再缺失,創造力、體能、自信心的增長都是顯而易見的。

3. 對于孩子而言,農村的物質才是真豐富

農村的生活孩子們融入起來也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而且喜歡到不行。

北方人民度過漫漫冬季全靠土炕,是以在居住的布局中,牆的這側是燒飯的爐竈,牆的另一側連接配接着土炕,也就是床榻。爐竈的火力輸送到炕底,讓炕保持溫暖。

孩子們對這麼粗放的爐竈很是喜歡 ,能放那麼大的鍋子,可比家裡的瓦斯竈台帶感多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土竈)

村裡吃席時,上百人的流水席都靠這幾口鍋,柴火旺盛極了,食材剛剛從地裡采摘而來,很是新鮮。

豪邁的烹調方式誕生最原始的美味,孩子們可以專心緻志看半天。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都以為城市文明帶來了物質的豐富,但是對孩子來說,農村才是物質最豐富的地方。

農村是特别能讓孩子接觸到小動物、小生命的地方。

鄰居大伯在路上遇到一隻受傷的鴿子,就抓回來養着。當他從大衣裡掏出鴿子時孩子們眼睛都放光了。縱然城裡見識過各種精美玩具,但是活鴿子和它們一比,真太驚豔了,羽毛、眼珠、爪子,太精緻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老姑家是養牛的,牛媽媽剛生了頭小牛,小牛眼睛賊大,怯生生的還挺溫柔,兒子們毫不客氣地坐了上去。牛吃草了!牛拉粑粑了!牛叫了!一切都那麼新鮮。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孩子們接觸的動物除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地下爬的。我家弟弟最喜歡的就是去田裡捉蝸牛。後來回到城裡,跟爺爺奶奶視訊時,總要問候被捉回的蝸牛過得怎麼樣,成為爺孫間的有趣小話題。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全體陣亡”的蝸牛們)

村裡有清代遺留下來的民居,無人修繕,無人過問。

我們帶着孩子去看,孩子看得很仔細,偶爾會問:“為什麼這些房子這麼破?沒有人住嗎?”“這些花紋好漂亮啊。”

聽建築物講述時間流逝的故事,也是很獨特的體驗。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外牆上的鐵環是拴牲畜用的)

4. 下一次的帶娃出行計劃,是"夏天的農村"

這次回老公的老家是冬天,而事實上,不同的季節裡農村的玩法也是很不一樣,不同地方的農村也很不一樣。

正如我的朋友在暑假帶孩子zz去了南方農村的外婆家玩過,得到的體驗太豐富了。

外婆家門口有一條小溪,讓城裡泡泳池的孩子們羨慕不已。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除了遊泳自然,更野的玩法是摸魚抓蝦,每天都收成滿滿。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村裡每家都有田地,可以自給自足,凡是日常吃的蔬菜瓜果,都有所種植。孩子能直覺看見食物是如何從田野到餐桌。

親自喂雞,終于知道雞吃什麼。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化身小偵探,機智地找到一顆雞蛋,下次吃雞蛋再也不挑蛋白吃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闆栗是個“刺兒頭”,平時沒見過闆栗本尊,原來長這樣!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成功從地底下挖出大蕃薯,這開懷的笑容跟童年最配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曬金燦燦的稻谷,一邊曬一邊默念“粒粒皆辛苦”。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小小農夫曬黃豆。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磨黃豆做豆腐。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嗨喲嗨喲給莊稼澆水。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上樹摘茶籽,茶籽可以榨油。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推上男孩心愛的手推車,每一天都元氣滿滿。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這些玩的過程中,也無時不刻地調動着孩子自己的自動思考和探索。比如,竹筒也能當引水管,會去想到水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引的。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溪水冰鎮大西瓜。大夏天裡一邊吃着冰涼涼的西瓜,一邊思考這天然大冰箱的原理是什麼呢?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德國自然與森林幼稚園聯合會主席團主席、自然遊戲教學法創始人烏特·舒爾茨奧斯特曼說:“在森林裡,他們就是玩大樹的秋千,而不是人造的秋千,他們就是上竄下跳爬樹,而不是爬積木,他們和大自然一起成長。”

當孩子融入大自然,他們的感覺是很豐富的。孩子沒有那麼多的成見,對流淌進他們生命的無數感官刺激,他們敞開心扉,生命自然就豐盛起來。

這是zz小朋友3年級的作文,足以見出這些體驗對他的影響。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不能返鄉過年,兒子emo了!原來那才是娃最愛的樂園

是以我已經想好,到了暑假,我還要帶娃們再去農村。

農村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故鄉,那裡是我們最容易觸及自然的地方,有機會多回村看看,真的不失為最經濟也最有意義的玩法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