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寂靜的太陽

作者:金東建

我已經忘記了我年輕時寫這篇文章的内容,也許太久了。直到戰友石反複提起,才隐約感覺到有這樣一次。雖然文章忘了,但原心一直紮根在我的胸膛裡,散落的樹葉,茂密的頭發。

那是在遼源,一個不太大的城市。陽光照射到城市裡總是那麼溫暖,溫暖的矮松種在龍頭山,溫暖着洶湧的遼江,溫暖着離家千裡之外的我們每一個人。回想起來,遼源記憶猶新,是一個襄陽村,夾在山裡,房子正在倒塌,老舊不堪,街道出奇的狹窄。狹窄到奇怪的地方,有一條向上蜿蜒的山路。當我能夠走出軍營時,我和我的戰友們一起走上崎岖的山路。這座山是一座死山,有人造松,像灌木一樣短。偶爾有一兩棵楊樹,站在那裡,是高聳的山峰。常倚在楊樹的樹幹上,坐在岩石上,聽着各種鳥兒的叫聲。陽光灑下來,慵懶的身心,閉上眼睛,享受着北方城市陽光的美麗。

士兵是炮兵,屬于野戰班,訓練相當緊張,整天與炮兵同在。當汗水被太陽曬幹時,衣服附着在身體上,附着在每個神經上。和平時期雖然不是戰争,但總是各種假想的敵人,如美國,日本和南韓。每一堂文化課,都要懂得美日韓的排号、武器配置、參數,在心中播下戰争的種子,留着未來生根發芽。我讀過一本關于炮兵的小說《第三隻眼》,其中有一句諺語,"不留頭發地引用,也要跳躍"。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的青春被浪費在軍營裡,和平年代更需要士兵。就像那個夏天,八月,下雨。傍晚八點多鐘,突然接到指令,沿遼江開水庫破堤,抗洪救災。組裝完成三分鐘後,那裡,水離路堤邊緣不到半英尺,雨還在下,路堤下是一條鐵路。是以整個晚上都裝滿了沙袋,背沙袋,碼沙袋,真的忘記了忘記時間的疲憊。隻是不像新聞宣傳,什麼不管人身安全,心裡都是馬虎的,想着萬一這股堤壩破了怎麼逃。到了早上六點,雨已經停了,水庫的水位也停止了上升,當他躺在高處休息的那一刻,全人都軟了下來。

我隻記得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話:每個士兵都是太陽的一粒粒子,在浩瀚的時空中寂靜無聲,當正義團結的時刻,一定能夠閃耀出光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