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作者:請叫我魔王

程咬金在公元665年去世,而武則天在整整25年後、也就是公元690年稱帝,是以,女皇身份的武則天,自然沒法殺程咬金。

不過,程咬金活着的時候,武則天已經在政壇上比較活躍了。特别是公元660年開始,唐高宗李治頭風病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了視力;為了不耽誤政事,他讓武後協助自己。畢竟說到可靠,有誰比得過自己的老婆?

機遇青睐有準備的人,說的就是武則天。她聰明機智,飽讀文史,對相關事務的處理,極其吻合李治本人的想法,可謂一名合格的助手。自此之後,直到李治去世,武則天全面參與政事:“自此内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帝無異,當時稱為"二聖”。”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而言,武則天跟程咬金在政壇上至少有5年的重合期,為啥她沒有動過殺程咬金的心思?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首先,武則天不是殺人狂,而是政治家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女性掌權,颠倒陰陽,會導緻家破國亡,這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思維。确實,這種事例在曆史上屢見不鮮,西漢末年王政君掌權,為王莽篡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西晉賈南風亂政,引發了八王之亂,直接導緻了五胡亂華;清代的慈禧更是不用多講.....

但實際上,這句話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是偷換概念。女性掌權就會國破家亡?事實上,曆史上層出不窮的暴君昏君、亡國之主,絕大多數都是男性。

相反,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稱得上一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合格政治家。她在在位期間,政治上大力完善、推行科舉制,打擊傳統門閥,扶植新興政治人才;同時延續了初唐整頓吏治、嚴懲A錢的政策,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貪贓枉法必懲、清廉正直的賢才則屢屢破格提拔;雖然嚴刑峻法,但對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卻十分寬容。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在經濟上,武則天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釋出《兆人本業記》,以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産經驗和技術;此外,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她在位期間,唐朝人口的穩步增長,充分展現了這一期間的政績。

武則天最為人诟病之處,是她在位時推行了“酷吏政治”,任用來俊臣、周興等酷吏,大興刑獄,清除異己,特别是對李氏宗室的屠殺手段尤為狠辣,相對于當初貞觀年間的清明政治而言是一種極大的倒退。

但這種方式,本質上是以嚴刑峻法的形式鏟除政敵,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畢竟武則天是女性掌權,面臨的反對與阻力可想而知。

而在程咬金在世時,武則天并未完全掌握大權,真正有決定權的還是唐高宗李治;同時,無論對于李治,還是對武則天而言,程将軍都不是政敵,并沒有任何威脅。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其二,識時務者為俊傑,老道的程咬金可謂“人畜無害”

都說李世民不屠殺功臣,實際上這是有原因的。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到了李世民去世前,開國的功臣們已經死的七七八八了。作為慈祥老父親,李世民給兒子李治安排好了文武班子:

文是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以及褚遂良,“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

武是與李靖并稱的李世勣。為了驗證這位名将的忠誠度,李氏父子還聯手唱了一出雙簧:

李世民把李世勣貶到地方,聰明的李世勣毫無二話、立即動身,這一表現正合李氏父子心意;李治登基後立即将其征為宰相,李世勣不僅逃過一死,還從此成了新君的心腹。

另一位還活着的開國名将,也許就是程咬金了。而與演義中莽莽撞撞的形象不同,正史中的程咬金,在貞觀年間像大多數功臣一樣隐退幕後,從不出風頭,幾乎銷聲匿迹。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而到了李治在位初期,程咬金曾在公元656年被任命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讨伐西突厥。開戰後,在唐軍占盡優勢的情況下,副總管王文度一句“我有聖旨在身,不許縱軍深入”,程咬金立即言聽計從,嚴格管束躍躍欲試、立功心切的衆将士。後來到達怛笃城,程咬金更是聽從王文度的建議,殺掉降兵、大肆屠城而去。

唐軍回師後,正副總管程咬金、王文度同時被免官,罪名是:“文度坐矯诏當死;知節亦坐逗遛追賊不及”。

不過咱們别着急。這事後不久,程咬金就被任命為岐州刺史;不過他以自己年老為由(68歲)請求退休,從此享受着養老生活,直到公元665年去世。而王文度,在幾年後也擔任了熊津都督,并且壯烈的因公殉職。

發現了嗎,當初二人被免官,純粹是一出戲,即新君李治給老将程咬金的一出下馬威。久經官場的老程何其雞賊,立體心領神會,過起了優哉遊哉的養老日子。畢竟對于他這種年紀的老江湖而言,相對于性命,權力又算得了什麼。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而李世民留給李治的三位輔政大臣,迥異的下場也讓人唏噓:

長孫無忌、褚遂良盡忠職守,全權掌握軍政大事,李治雖看似言聽計從,但皇權向來不容許他人染指,其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最終,改立皇後一事成了雙方分道揚镳的導火索。

對于李治要廢除唐太宗標明的兒媳婦王皇後,長孫無忌、褚遂良堅決反對,即使李治親自前往長孫無忌家說好話也沒用;

另一位元老李世勣則明哲保身,聲稱有病不參與讨論,其後卻在私下鼓勵李治:“這是陛下家事,你想怎樣就怎樣”。

公元655年,李治強行改立武則天為後,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也正式撕破臉。不久後,兩位顧命大臣被貶;3年後,褚遂良死于愛州;又過了一年,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在黔州被逼自殺,許多關隴集團元老都被株連。

武則天殺人如麻,為啥不除掉程咬金?既沒可行性,又沒必要性

改立皇後一事,實際上是唐高宗李治擺脫父親影響、全權掌控朝廷的一次權力争奪戰。站在自己對立面的,即使是當初扶自己當上太子的親舅舅也難逃一死,支援自己的名将李世勣則飛黃騰達。而在家養老,從不表明态度的程咬金,自然不會被這一危機波及,最終得以安享晚年。

打字不易,點個關注不迷路,實在不行點個贊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