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作者:卷宗Wallpaper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坐落于北京首都機場輔路與五環交界處的草場地向來是國内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群落之一。相較于商業完備的798,這裡的入駐機構處在一座座院子裡——紅一号院、灰磚房子、104号院、155号院,還有一些松弛地散落在各個街巷。一面是藝術的高牆,畫廊、藝術家工作室、藝術空間,安靜、克制、秩序;另一面是村裡的日常,沒有門面的私房菜,窄巷子裡密密麻麻的格子商鋪,一戶戶人家的房東與租客,還有白日匆匆離村通勤的年輕人。這便是雙面草場地。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上圖:草場地街區外景

中圖:Yuan Museum内景

下圖:空白空間在雪中

草場地的藝術生态更四散,看似低調穩健的業态下,一系列變化如蟄伏海底的波濤,早已在海平面滾起漣漪:去年3月,前波畫廊宣布關閉草場地空間,這是繼麥勒、德薩、藝琅國際、艾米李等畫廊離席後又一個決定出走的空間;9月,泰康空間宣布“走完階段曆程”,全力推進泰康美術館的建設;與此同時,本地原創設計品牌與設計師接連相中這塊“北京僅剩的烏托邦”,身兼藝術家、設計師、策展人的宋濤與好友張啟、曹峰、魏明輝一起租下104号院,打造普及東方美學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Yuan Museum,先生活、半木、多少、素元等多個深耕多年的原創設計品牌,與多位獨立設計師亦紛至沓來。去年,“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範區”的啟動,似乎在宣告:短短兩年,草場地的鄰裡已在默默改變。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上圖:牆上的設計師辨別

下圖: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生活地圖

手握最新的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生活地圖,國内原創設計力量躍然紙上。先生活的創立者溫浩從藝術、文化和設計三個闆塊出發,分别在紅一号院與灰磚房子開設三個獨立空間;品牌U+早在2019年春季便落腳紅一号院,這座全新啟幕的生活美學館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傾力打造;半木、多少選址一旁的紅二号院,分别開設美學空間;素元在地圖盡頭的319号院設計了一座“元工坊”;距離不遠的104号院,宋濤、張啟、曹峰、魏明輝四人各占一隅,其中,“回到二十世紀”還延展至一旁的115号院,對望在此地經營已久的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此外,宋濤還與設計師王嶺、藝術家吳昊宇一同搬進100号院,在那裡,他們試圖挑戰藝術與設計的邊野,聞聲而來的還有設計師、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創辦人周宸宸,他的工作室位于紅一号院。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Yuan Museum 内景

這并非是進駐草場地的全部品牌,但它正釋放明顯的信号:草場地,獨立設計師在此聚首。

“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适的空間,也想聚集在一起,但很難找到合适的。”宋濤感慨,“設計師最喜歡兩類空間:一個是廠房,一個是畫廊類型。”不過,上述空間幾乎都傾向于租給畫廊和藝術機構,甚至在建設之初已向其傾斜。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Yuan Museum 内景:Yuan Museum為設計師品牌做了大量的藝術品融合式陳列空間,包括先生活的兩個空間,多少和U+的空間。

宋濤對草場地毫不陌生。1995年,自法國留學歸來的他開設了TAO Gallery,使之在中國當代藝術一級市場還未萌芽的時刻便結識了一波藝術家。宋濤曾與艾未未一同目睹了九零年代的草場地:那是一片完整的空地,周圍無任何高樓,也無半點商業設施,唯一的特點是挨着一條火車道。後來的事人盡皆知:1999年,艾未未花了約莫100天,蓋了最初的草場地院子。5年後,當代藝術贊助人毛然來到這裡,與村裡簽下20年的土地使用協定,成為發展草場地的第一人。對此,毛然曾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當時并未意識到它會發展如此快,此舉夾雜着一些“盲目性”。盡管如此,剛從倫敦留學歸來的孫甯抱着建立“中國ICA”(Th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的态度,于2005年開辟了還未向畫廊轉身的站台中國;同年11月,已有過畫廊經驗的“老外”馬芝安也将目标聚焦這片藝術窪地,600多平方米的空間依然由艾未未打造。此後,麥勒(2006年)、前波(2007年)、三影堂(2007年)、C空間(2008年)、荔空間(2008年)等畫廊相聚于此,草場地最初的藝術陣容就此掀開。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那一階段的宋濤,将目光鎖定“一片空白”的本地原創設計。2002年,他于租金高昂的中糧廣場開設籌備兩年之久的“自造社”。所謂“自造”,即自造延綿東方美學和精神的家具設計。除自由産品外,他還代理諸如中國台灣的春在、高點等品牌,并依托早年的畫廊經驗,将藝術與設計結合一體。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Yuan Museum 内景

Yuan Museum是宋濤長達10年的夙願。2020年5月,他自毛然處得知草場地有空間,立刻拍闆。2000平方米的104号院,四人各占一方。宋濤的空間幾乎保留原樣,一層是展廳,用以展覽,二層是辦公室與公共接待空間。熱衷收藏東西方經典中古家具的曹峰在一層開辟了“回到二十世紀”的展廳,二樓則是設計圖書館。曾在央視國際頻道任職的張啟,在一次外派工作中接觸了手工織毯,強烈的好奇心推動着他創立了藝術地毯品牌并與120位藝術家取得合作。平面設計出身的魏明輝鑽研爵士樂與器物,其工作室中有大量的黑膠相片收藏,按風格、廠牌、年代依次歸檔。“我之前對這裡印象就很好。現在隻要聽說周圍有空間,我就會和朋友說。”獨立設計師正史無前例地在北京找到了它們的烏托邦,他們正試圖“征服”草場地。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2021年末雪中的空白空間

前幾日,北京落了一夜雪,空白空間的院子裡蒙上一層純淨的雪衣。藝術家王強的個展“熟悉的夜”剛剛結束,展廳露出最原始的模樣——如白雪、如這座建築的外立面,空無一物的白牆圍合成最經典的“白盒子”。空白空間面積約1500平方米,最高層高達7米,兩個同等大小的展廳此刻不加矯飾,卻能無限塑造。去年5月15日,兩場展覽同時開幕,藝術家簡策個展“樂園”居右,三面展牆包裹着柏林老牌百貨KaDeWe(卡迪威)門廊圖案的牆紙,整個展廳燈光閃爍,每張作品在白光和紫光的映射下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覺張力。另一邊——同樣與畫廊相識多年的藝術家李燎“玩”大了,他将展廳分割為一個個家中房間,以此還原創立于深圳的“李氏家宅”。參展藝術家都是“90後”,由他親自邀約。這些年輕人根據風水策展人元漉提供的關鍵詞進行命題創作,所展作品穿插在如迷宮一般的展覽現場。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上圖:空白空間前台;下圖從左至右: 高露迪個展“gū dú”,空白空間,2013年5月18日至7月30日;楊健個展“簡單機械”,空白空間,2012年9月1日至11月11日;劉辛夷個展“探員L”,空白空間,2012年6月23日至7月30日;李燎個展“藝術是真空”,空白空間,2013年9月7日至11月17日(圖檔由藝術家和空白空間提供)

開幕日當晚,嘉賓們被引至空間二樓用餐。這裡原是第三個展廳,還未畢業的高露迪、剛回國的劉辛夷等都曾在這裡踏上職業藝術家的第一步。如今,伴随畫廊與藝術家的共進,三樓已改作會議室和開幕晚宴的舉辦地。那夜,李燎化身大廚,為在席嘉賓烹饪一整席家宴。這是“李氏家宅鴻運展”的保留項目——在深圳,他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展面向熟人,觀者可攜朋友一同前往,買一張“門票”,便能參觀,還能體驗藝術家的私房菜。餐桌前,與之合作多年的畫廊依然對李燎充滿好奇。這道豆腐是怎麼做得那麼入味?這邊風水到底有哪些講究?還有——這幾位藝術家,你是怎麼找到的?面對接連的提問,天蠍座的李燎做飯賣力到滲出薄汗,他用手背頂了頂,一臉微笑,卻不是所有問題都答。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我們在展覽上願意給藝術家盡可能多的自由。”空白空間總監張迪說,“李氏家宅的這場展覽,全由李燎作為發起人來選擇藝術家。

2009年,結束與798的5年租約,空白空間搬至一公裡之外的草場地。當時,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部分畫廊心生退意,空白空間卻下定決心要挖掘和推廣新生代藝術家。“這在當時,讓大家當時覺得是個瘋狂和冒險的決定。”張迪回憶。當時的草場地——瑞士人“老麥”已在104号院呆了三年,頭一年就為李松松、夏小萬等藝術家舉辦個展;曾經因“Inside Out:華人新藝術”群展深受觸動的茅為清,也在朋友的鼓勵下于2007年在此開設前波畫廊的分支;香格納、泰康空間、荔空間、三影堂等畫廊與機構亦在其中。張迪回憶,在草場地的前幾年,除了機構之間的走動,她與村裡沒有太多生活連接配接。各家畫廊各自為政,實驗的、先鋒的、松散的、有呼吸的,草場地一度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空白空間的VIP Room,藝術延伸入實用

2014年,亞洲藝術中心被迫閉門讓798“清理二房東”事件浮于水面,草場地則是另一番暗湧:從22院街搬至此的艾米裡畫廊在入駐一年後将原來400平方米的空間擴大一倍。專注探索當代水墨的墨齋将最初的一層空間拔高至三層。據不完全統計,藝術氛圍最為鼎盛的時期,共有數十家藝術機構相會草場地。然而,各種綜合原因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畫廊接連離開這片它們寄予希望的土地,有的轉至798,有的暫别中國,有的還在找合适的下一站,還有的湧入順義,在博樂德藝術中心找到新據點——那裡,或是北京下一個當代藝術的國際群落。

“設計與藝術是不可分的,是共生共長的。藝術跟設計的融合也是‘設計之春’努力的方向。”這是宋濤的雄心,是他曆經20年不變的情懷。畫廊的退潮和獨立設計師的強勢入場,草場地正處微妙的新舊之交。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卷宗Wallpaper*簡稱W*

W*: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草場地的情形嗎?怎麼選中現在的空間的?

宋濤:很早了。當時是我帶着艾未未來看場地的。過去十年我一直在798,也常跑草場地。疫情期間,毛然聯系我,說有空間出來了,給我做最合适。我對麥勒畫廊(空間)很熟悉,這是多變的空間,展覽内容不同,視覺體驗也會很不一樣。是以我很快決定留下。

張迪:我是2006年來到空白空間的,當時畫廊還在798,畫廊周圍還能看到穿制服的勞工。2008年畫廊在798的房租合約到期,我們便開始尋找新的空間。這個院子不是藝術圈的朋友介紹,是我們自己看到的。當時就覺得,這個院子很漂亮,房子的格局做畫廊很合适。我們房東就是隔壁的工廠,南韓人,做食品生意。工廠老闆的大兒子在美國讀過視覺藝術,對藝術行業有理想。工廠很大,他便讓父親把工廠辟了一半的地方,在中間豎一道圍牆,請南韓建築師設計和建造了這個“C”型的空間。空白空間是這個院子的第一個租戶。

W*:在你眼中,草場地的氛圍發生哪些改變?

宋濤:我來了草場地以後,好多人都來了。設計師最喜歡的兩類空間,一個廠房,一個畫廊,挑高夠高,面積夠大。草場地的租金相對還是便宜很多,大家願意紮堆在一起。

紮堆的事,我們想了十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不是我們各自想法不一樣,是實體空間沒有。當代藝術在北京活躍起來的時候,草場地的好空間都在畫廊那兒。當然,當時獨立設計師品牌也沒起來,也就這幾年開始(有了面貌)。這次也是因為疫情,有些人回不來,或者房租交不了,房子才空了下來。這下,大家凝聚一起了。

張迪:如果說藝術的入駐讓798有過翻天覆地的變化,那草場地的變化真的沒有那麼大。這裡有很多原住民,白天年輕人們去上班,留下的人也就是在這裡上班的。一到晚上,這裡會變得極其熱鬧——跑步的、健身的、遛彎的,塞滿了人。住在村裡的人都回來了。

這裡的空間門不開在街面上,沒有櫥窗和招牌。一開始的那幾年,我們都在村中畫廊之間走動。有個有趣的小事,幾年前劉辛夷要做一件在泰康空間展出的作品,需要拍攝兩個模特。一個是我,另一個是也住在村中的藝術家周思維。拍攝前要化個妝,那時才發現畫廊周圍有那麼多攝影工作室,幫我們完成了化妝。這個作品拍攝可謂是村中一場資源大調動。

W*:這些年畫廊的退潮是否讓你擔心過空間的穩定性?

宋濤:有些不可抗力因素是我們沒法提前預判的。但我聽說,十年内應該不另作規劃吧。

張迪:2013年黑橋被拆,費家村被拆,周邊的藝術家工作室、空間不斷地被規劃了,這種不安全感一直都在。我們開幕那一年就說要拆,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傳聞。有些政策上的事,我們不能左右,也感覺挺無力。去年畫廊在順義開設了第二個空間,一來是藝術家和展覽空間的需求所向,二來也為了抵禦未來突如其來的可能性。

W*:最後,用一句話描繪草場地,你會怎麼說?

宋濤:北京最後的烏托邦吧。

張迪:像個不規則多面體,每個人體驗到的都是不同的面。

攝影:Bailly

撰文:Sapphire

編輯:Xinxin

部分圖檔來自Yuan Museum / 空白空間

在草場地,畫廊空間向獨立設計轉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