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田本田跌下神壇,為什麼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成了國産車的天下?

面對新能源市場,傳統巨頭有點束手束腳的感覺。

過去一年,銷量最兇猛的傳統品牌在新能源市場沒有了蹤影,相反是那些在傳統領域沒有抛頭露面可能性的其它品牌,制霸了這一細分市場,幾個頭部品牌特斯拉、比亞迪成為了市場中的佼佼者。

甚至于,誕生不足幾年的理想、小鵬、蔚來汽車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讓人詫異的是,這些車型定價還不低。

豐田本田跌下神壇,為什麼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成了國産車的天下?

讓人非常疑惑,為什麼在傳統意義上品牌力非常強悍的豐田、大衆、本田等品牌,在這個新能源市場中舉步維艱,難不成這些品牌連一台電動車都生産不出來嗎?

電池、電機加四個車轱辘的造車方式,連哪吒、零跑這樣的企業都能把電動車賣到一萬台以上,百年造車企業擁有千億資本的外國巨頭,為什麼就這麼水土不服?

一方面是嚴謹的造車方式不允許這樣快餐式造車,另一方面原因是傳統企業照顧的是全球市場,而國内的新勢力,說白了就是在順勢造車。

豐田本田跌下神壇,為什麼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成了國産車的天下?

樹立一個品牌非常難,大衆、豐田這樣的品牌經過了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的歲月洗禮,注定了他們對品牌文化的重視程度超過了财富,而中國隻是一個區域市場,它不代表全世界。

大力推行新能源,中國做的成績的确出色,但之外的其它市場同樣缺口也很大,其它市場是否也喜歡電池+電機這樣簡單粗暴的組合,真的不一定,畢竟海外市場沒有新能源号牌+免購置稅這樣的補貼。

是以從根本上來說,不願意把精力全部壓在這個市場,是傳統企業舉步維艱的根本,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舉步維艱,而是他們選擇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其它領域。

豐田本田跌下神壇,為什麼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成了國産車的天下?

比如說,豐田其實把重心放在了混合動力市場以及氫能源市場,我們看到的豐田THS架構的确擁有出色的表現力,在海外市場好評如潮,偏偏因為無法做到50km純電續航而顯得在國内束手束腳,但未必在海外市場不行。

而國内市場的風向标則是純電動車有未來,其實不少人買車就是奔着号牌去的,免購置稅還送車牌,上海大量的宏光MINI不是說明他們喜歡這台車,而是買車送号牌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兒,遇見了就不能錯過。

大量的宣傳以及重金投入的充電樁建設計劃,大量的純電動車湧入市場,而企業也将重心放在了新能源市場,純電動車領域自然出現了大量中國品牌的影子。

豐田本田跌下神壇,為什麼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成了國産車的天下?

特斯拉、長城、廣汽、上汽、理想、小鵬等等,而傳統領域的确掉頭速度慢, 因為需要照顧到全球市場,不可能為了中國市場獨自研發一款車型出來,是以現代、起亞、雪鐵龍、通用等品牌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影子少了很多。

并不是他們沒有能力造出這樣的新能源車,而是對于他們來說,實在不能了解,電池+電機+幾個輪子,到底新在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