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股價下滑、内憂外患,小米要被造車拖垮了?

股價下滑、内憂外患,小米要被造車拖垮了?

作者:老謝

小米又被餘大嘴吐槽了!

2月15日晚,華為餘承東的幾段内部講話視訊開始在各大平台流傳,在視訊中,餘承東說,他曾在2019年3月帶着榮耀CEO趙明和雷軍、盧偉冰一起在深圳木棉花酒店吃早餐。

當時,雷軍曾向其抱怨說,華為的勢頭太猛,小米每個季度每個月都在下跌,按照這個趨勢,小米到2020年4月恐怕要關門了。

然而,世事無常,僅僅兩個月後,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全球供應鍊瞬間被切斷。餘承東認為,華為遭到多輪制裁等于救了小米一把,四輪制裁後,小米已經徹底「鹹魚翻身」。

不知道雷軍聽到這番話後,會不會被氣到,進而在下一場釋出會上再次喊出「友商是傻X」的名言。且不論餘大嘴的說法是否可靠,我今天想說的是,小米在2022年的日子,大機率會很艱難。

01

強行高端化未果

早在2020年,小米就曾表示,要高端化。

不過,小米骨子裡的DNA似乎和高端就不适配。2020年11月,小米時任高管王嵋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用小米手機的,年輕人比較多,為什麼呢?我們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當然以後年輕人不屌絲了,是以我們要做高端機了。」

此番言輪不僅成功讓王嵋自己“下課”,也讓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備受質疑。

2021年上半年,小米重回全球智能手機第二位,加之華為依然深陷泥潭,小米再次看到了高端化的契機。

在小米12的新品釋出會上,小米喊出了對标蘋果,向蘋果學習的口号。今年2月8日,雷軍又在小米高端化戰略研讨會上表示,小米産品和體驗要全面對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國産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第一。

有信心是好事,但現在來看,強行高端化似乎正在反噬小米。

股價下滑、内憂外患,小米要被造車拖垮了?

春節期間,雷軍釋出了一條微網誌:「過去一年你過的精彩嗎?」在這條微網誌下,一半使用者在罵小米11的品質問題,另一半則在吐槽小米的股價。

作為曾經被寄予希望的重磅産品,小米11的翻車成為了米粉的痛。火龍888、燒WiFi、黑屏、相機失靈、莫名卡頓等各種問題讓小米11成為漩渦的中心,目前,新浪黑貓投訴有關小米11的内容高達11647條。

在小米11遭遇嚴重品質問題後,别說使用者,恐怕就連小米自己也不大能相信其對标蘋果的豪言壯語吧?

産品品質問題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手機銷量和股價的雙重下滑。

在全球市場,小米再次被蘋果反超,跌回第三。在國内,小米銷量也隻能屈居第五。主營業務不利,讓小米的股價再次下跌。目前,小米的股價隻有16.6港元,相比2021年1月的35.9港元,小米的股價已跌去5成多。

02

造車拖垮小米生态?

對小米而言,其收入主要來自于智能手機業務和小米生态,而最大的支出則在其造車計劃上。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小米賬上現金餘額約1080億人民币,這些錢都是在手機業務、IoT與生活消費産品業務上,賺來的血汗錢,本來,這些現金如果投入到晶片和手機業務研發上,小米的高端化之路能夠走得更加順利,不過,小米決定把錢投到「現金黑洞」——造車上。

造車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無疑會擠壓小米本可以在手機業務上的研發投入。很難說,小米11的品質問題,是否與其研發投入受限有直接聯系。

造車,顯然成為了包裹着蜜糖的毒藥。不管是賈躍亭還是許家印,都被這項業務拖垮。

股價下滑、内憂外患,小米要被造車拖垮了?

而對小米而言,或許其「至暗時刻」還并未到來。目前來看,小米的另一大收入來源——小米生态鍊業務,也開始顯現隐憂。這很可能讓小米陷入「創業未半而中道花光預算」的窘境。

目前,很多小米生态鍊上公司,都開始了「去小米化」程序,究其原因,來自小米的「剝削」太狠,導緻其毛利過低。

一直強調成本效益的小米,曾對外宣布,其硬體毛利率不高于5%,而在小米生态鍊的公司,也要遵循這樣的價值體系。

小米生态鍊下的石頭科技,從2016年到2018年,小米管道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 100%下降到43.01%;而與此同時,石頭科技的毛利率則從19.21%上升到28.79%。上市後,石頭科技加速「去小米化」,其毛利率更是從2019年的36.12%上升到2020年的61.32%。

峰米科技自2017年開始與小米合作,其2017年雷射電視的收入主要來自小米,占比高達95.43%,這使得該業務毛利率僅為19.79%;到了2018年,小米貢獻收入占比下降至80.38%,該業務整體毛利率升至26.5%。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對于小米而言,不管是造車、智能手機,亦或是小米生态鍊業務,問題不過剛剛顯現,但如果不及時調整,小米恐怕很難在2024年實作其所期待的目标。

股價下滑、内憂外患,小米要被造車拖垮了?

對小米而言,還有兩個非常不友好的消息。

第一,小米陷入裁員風波,據媒體報道稱,小米在2021年績效評分中,強制所有部門必須有10%的員工績效為C,而兩次績效為C,就會被勸退。這被認為是小米在變相裁員。針對裁員傳聞,小米方面向媒體予以否認。

第二,餘承東在其内部講話中表示,華為已經設計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行業碾壓效應的折疊屏産品,解決晶片生産問題後,華為手機業務就會王者歸來。

内憂逐漸顯露,外患也未停歇,小米的2022,顯然不好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