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作者:奉賢科技釋出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本公衆号(fxkjwx)是奉賢區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官方微信,提供奉賢科技政策、創新創業環境、智慧城市建設、各類科普資訊等方面推送服務。

奉賢科委官方網頁(https://www.fengxian.gov.cn/kw/),歡迎收藏浏覽。

“日月光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正在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展出,在展出的衆多首飾中,除了我們熟悉的發飾、耳飾、腕飾等品類外,還有不少是應用于服飾之上的,其中有一類飾品,在明代才開始盛行,那就是由金、玉材質制作的子母扣,也就是我們自展廳中看到的那些大小不一,精美别緻的紐扣。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紐扣的發展

紐扣的出現和使用,與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緊密相連。古人的衣服最早是沒有紐扣的,而是使用繩子或者布帶系結來固定。于是,人們将衣服上系聯衣襟的布帶稱為“紷”,布帶聯結的活結稱之為“紐”。秦漢時期,人們的衣服上出現了一種友善實用的系扣件——褡襻,被認為是紐扣的萌芽。但是這種褡襻,當時還隻運用于将士戎裝上,并未普及至日常服飾。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秦始皇兵馬俑上胸口的一字型褡襻

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織物紐扣,是由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大歌綠绫袍上。自唐代中期開始,盤扣廣泛應用于圓領袍服之上。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日本正倉院藏 唐代大歌綠绫袍

女子上衣使用金、玉或金鑲寶紐扣,這一習俗的盛行始于明代。這種金屬子母扣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漢服數千年來使用單一前襟帶結的習慣。而這些紐扣的使用,與明代女裝的款式關系密切,穿豎領大紷襟襖時,隻在領部綴兩對或一對紐扣,大襟仍用系帶;穿對襟短襖時,衣襟一般綴紐扣五對,如有豎領,領上另綴兩對。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豎領大紷襟襖

明孝靖皇後刺繡百子衣

(對襟短襖樣式)

展廳中的這組鑲寶石蝶戀花鎏金銀扣就是明代扣飾中的翹楚。它們的主人是益莊王朱厚烨的王妃萬氏,每副扣由襻、扣組合而成;雖然材質是銀質鎏金,但是扣上鑲有一寶石而成為菊花的花蕊,襻作一朵盛開的菊花,兩兩相扣後,呈雙蝶戲菊狀。襻、扣兩端的腳作蝴蝶形,蝶身背上有5 個寶石托,中間的一粒大些為藍寶石,兩側翅上各有2個寶石托,托中絕大多數為紅寶石。蝶翅兩邊有2個針眼以穿綴,蝶戀花的造型看上去栩栩如生,精美異常。

【轉載】精緻的明代紐扣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快到奉博展廳一探究竟吧!

蝶戀花鎏金銀扣

鑲寶石

明代金玉紐扣制作通常因材施藝,因形設圖。圓形的扣環常見為梅花、菊花、牡丹、蓮花等。圓環兩側的系片則取動物形象,一對兩隻,有蝴蝶、蜜蜂、鴛鴦等。這樣一副紐扣造型,或蝴蝶戀花,或雙蜂采花,或鴛鴦對蓮,充滿生活情趣,寄寓吉祥幸福。

明代馮夢龍評《挂枝兒》時曾唱到:“紐扣兒,湊就的姻緣好。你搭上我,我搭上你,兩下摟的堅牢,生成一對相依靠。”可見紐扣原來也是一種美好的情感象征呢!

快來奉博展廳,一起看看方寸大小的紐扣是如何演繹明代的極緻審美與生活情趣的吧!

來源:奉賢區博物館

編輯:王鵬

來源:上海奉賢

END

奉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