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輔助生殖賽道迎風口:北京率先納入醫保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道

2月21日,北京市多部門釋出通知,在全國率先将16項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納入醫保。新政策将于3月26日起執行。

受此消息影響,2月21日,錦欣生殖、康芝藥業、貝康醫療等多家具有輔助生殖業務或與輔助生殖概念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大漲或漲停,反映出行業和資本市場對該政策的看好。

2月24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林戈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心情用‘激動’一詞還不足以概括,将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是‘民心所向’。”

林戈說:“這個政策是千呼萬喚,對于有需求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患者或人群來說是一件大好事。輔助生殖技術在國内發展有30多年了,社會接受度在不斷提高。全國能夠提供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也越來越多,每年全國有接近100萬個輔助生殖周期實施。輔助生殖涉及不同的技術類型,更多的是試管嬰兒技術,這也是成本比較高的一項。将16項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對于廣大的不孕不育患者或人群是很好的消息,相信北京新政策将給全國其他省份帶來示範作用。”

北京開全國先河

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人社局聯合釋出《關于規範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範調整,并明确基本醫療保險報帳政策。

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将宮腔内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帳範圍。16項服務中,價格最低的是促排卵治療綜合評估,價格是180元/次;價格最高的是胚胎單基因病診斷,價格是5050元/每個胚胎。

目前,北京市具有輔助生殖資質的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共15家。其中,14家為公立醫療機構,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産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僅1家為民營醫療機構,為北京家圓醫院。

據國家衛健委介紹,不孕不育是由多種因素導緻的生育障礙狀态,育齡女性無避孕正常性生活至少12個月而未懷孕稱為不孕症,在男性則稱為不育症。大陸不孕不育發病率為7%~10%。

不孕不育發病率因國家、民族和地區不同存在差别,其治療手段多樣,通過生活方式改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可以使多數患者獲得成功妊娠,僅有不到20%的患者需要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

據了解,輔助生殖技術可分為人工授精(AI)、卵子/配子移植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俗稱“試管嬰兒”)。

近幾年,大陸經準許的輔助生殖醫療機構數量不斷增加。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司2021年5月27日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經準許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共536家,全國經準許設定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共27家。其中北京市有18家輔助生殖醫療機構和2家設定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

此次北京在全國率先将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出乎行業人士的預料。因為近一兩年多個部門均曾表示,暫不支援将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

2021年8月,國家衛健委在答複政協委員提案時指出,目前受大陸經濟發展水準和醫保籌資能力限制,大陸基本醫療保險隻能立足于“保基本”,不具備将支付範圍擴大到治療不孕不育費用的條件。

此外,記者注意到,也有不少普通網友通過人民網上司留言闆等平台向相關部門呼籲,将輔助生殖服務項目納入醫保。

2020年4月,廣州市醫保局回應網友相關建言時表示,“各種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礙的診療項目”屬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省級醫保目錄全省統一執行,市級部門無調整權限。

今年1月10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上司留言闆向相關部委上司建議,将輔助生殖醫療項目納入全民醫保範圍。其稱,“有些不孕人士求助普通婦科不孕不育門診中西醫治療1~2年沒有效果,才會求助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因為目前人工輔助生殖醫療項目動辄萬元以上,而且不納入醫保範圍,讓很多想生育的家庭望而卻步。目前育齡婦女基數有限,晚婚晚育的多,将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範圍必将極大縮短育齡婦女備孕時間,讓想生育的育齡婦女提早生,多生二胎、三胎,提高新生兒出生率。”

此次北京市将輔助生殖服務項目納入醫保也出乎林戈的預料。

“受目前技術水準限制,很多家庭做試管嬰兒不是一次就能夠成功,有很多家庭是第一次沒有做成功,經濟條件難以承受,沒錢了,有的還需要再打工一年才能夠湊齊下一次的錢。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有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太重,就離婚了。對于需要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人群,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和信号。”林戈說。

林戈認為,北京市關于輔助生殖的新政策未來有可能對全國其他省市帶來示範作用。“國家醫保局2020年12月30日曾釋出《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國家醫療保障局令第2号)。該檔案第十二條規定,以醫療美容、輔助生殖、生活照護、種植牙等非基本醫療服務為主要執業範圍的不予受理醫保定點申請。隻有經濟發展,财政充裕,才有能力讓醫保覆寫更多的疾病種類。此次北京在全國率先将16項輔助生殖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對其他省份會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尤其是對一些經濟發展水準較高的省份。”

技術應用成熟

據了解,輔助生殖行業上遊是相關藥物、器械、檢測試劑和裝置供應商,下遊是各輔助生殖醫療服務機構以及患者。

林戈介紹,“目前,對輔助生殖市場發展的限制性影響因素也有一些,比如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所用到的主要的耗材、培養液、實驗室裝置國産化程度還比較低。萬一出現國際不利因素,也有可能對輔助生殖市場和行業帶來較大影響。比如,在去年和前年疫情嚴重的時候,很多中心從國外進口培養液遇到一些困難。”

“總體來講,輔助生殖技術是比較成熟的。經過多年規範發展,現在,每個省份可以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是比較充足的。雖然不同中心的技術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可以通過進修、學習、教育訓練、協作等加以提升。總體上,大陸輔助生殖技術的可及性已經比較高了。”林戈表示。

據高禾投資《輔助生殖行業研究報告》,目前,大陸輔助生殖滲透率較低,2014~2018年中國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從140億元增長到252億元。預計2023年中國輔助生殖市場規模達到406億元。

目前,國内的輔助生殖醫療機構由公立醫院占據主導地位,行業内現有持牌輔助生殖服務機構中公立醫院占90%。非公立的輔助生殖醫療機構主要包括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錦欣生殖醫療集團和愛維艾夫醫療集團等。

按照取卵周期計算市占率,2018年輔助生殖醫院前10名的總市場佔有率為26%,前20名為36%,競争格局高度分散。其中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占據5.8%的市場佔有率,排市場第一。

據錦欣生殖财報,2021年上半年,錦欣生殖IVF治療周期數為13164個,而2020年上半年為9643個。

據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披露的資料,2021年醫院接診總量為32.85萬人次,比2020年增長40.92%。初診3.25萬人次,比2020年增長10.44%。2021年全年移植周期數為42307個,比2020年增長3%。截至目前,盧光琇教授團隊已經幫助不孕不育夫婦孕育出超過19萬個健康寶寶。醫院試管嬰兒平均妊娠率等資料多年來在國内乃至全球領先。

另外,該院2021年通過網際網路接診9.30萬人次,比2020年增長40.87%。

為了彌補醫保無法覆寫同時減輕患者醫療負擔的問題,部分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陸續推出了針對不孕不育的新型保險産品。

據紅網報道,2021年5月28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與中國人保、醫維渡科技聯手,推出“助孕試管保險”系列套餐。

林戈向記者介紹,這是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推出的第一個針對不孕不育的保險品種。從2021年6月開始,很多患者關注這個産品,尤其是一些做了多次胚胎移植失敗的。從去年6月到現在申請參保的有376對夫婦,實際參保符合條件的有200多對夫婦。其他醫院也有推出不同的險種。商保與輔助生殖的結合對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和經濟壓力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