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作者:虛聲觀天下

要問本年度最慘的國家,大機率就是烏克蘭。

如今俄羅斯大軍抵達基輔,随時可能拿下烏克蘭首都。

美國一直拱火扇風,給資源讓烏克蘭面對俄羅斯的雷霆之怒,并不會直接出手相助。

很多烏克蘭人背井離鄉逃難,甚至骨肉分裂。就這樣一個國家還會被羨慕?不錯,就是被土耳其羨慕了。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01 入歐

當今地球村,土耳其和烏克蘭都不是那種很強大的角色。但兩位老鐵的地緣都非常重要,都是地跨東西方的角色。烏克蘭之是以出現如今的禍患,皆因想親西方而遠離俄。

但是在國際舞台上,土耳其政客實在是比烏克蘭精明太多。

遙想當年蘇聯解體那會兒,烏克蘭堪稱世界第三核大國,愣是被忽悠得自廢武功;結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尤其是澤連斯基,經常被外界調侃為喜劇演員。

相比之下,土耳其政客就精明多了,尤其是埃爾多安,把一手普通的牌打得風生水起,時不時去怼聯合國五常。

那麼精明的埃爾多安上司的土耳其,怎麼會羨慕絕境中的烏克蘭呢?原因是歐盟。

歐盟本來并不希望俄烏開戰,奈何阻止不了美俄兩個大佬的騷操作。但是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後,歐盟國家愛心泛濫,給烏克蘭加入歐盟開啟特殊通道,讓烏克蘭成為候選國。

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檔案。

按照現在的局面,烏克蘭很可能以較快的速度加入歐盟。衆所周知,歐盟很富有,烏克蘭很貧窮。如果烏克蘭加入歐盟,相當于貧民進入富人俱樂部,好處顯而易見。

這事兒為什麼惹起土耳其不爽呢?

因為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卻不是歐盟成員,想加入歐盟幾十年了,但始終不得入門。

埃爾多安在新聞釋出會上喊話,希望歐盟應在土耳其申請加入歐盟一事上,對烏克蘭 “一視同仁”。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埃爾多安還酸溜溜地認為歐盟國家“不夠真誠”,并發出一句靈魂質問:“如果有人也攻擊(我們),你們會把土耳其列入議程嗎?”

從埃爾多安的表現來看,土耳其很羨慕歐盟給烏克蘭的待遇。

02 土耳其的夢

談到土耳其的夢想,吃瓜界的老鐵都知道有兩個,奧斯曼大夢和泛突厥大夢。

巅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超級大國,地中海差點就成了其内海。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奧斯曼帝國主要是被俄國、法國、英國折騰散架的。是以現在埃爾多安逮住一切機會怼俄羅斯和法國(英國太遠,直接沖突較少)。

按土耳其的實力,所謂奧斯曼之夢就類似于春秋大夢,幾乎是不可能實作的。

泛突厥夢比奧斯曼夢大得多,其範圍包括所有突厥人活動過的區域。

俄羅斯人曾經有過泛斯拉夫主義,那個圈子相當于華約國家領土之和。

土耳其和俄羅斯是世仇,争鋒相對搞出一個泛突厥主義。

突厥人活動過的區域,從東亞到中亞與南亞,到中東,到巴爾幹半島,一直延伸到北非,非常廣闊。

這些地方加起來,相當于巅峰奧斯曼帝國加上伊朗高原、南亞、西伯利亞以及中國的新疆和内蒙古,可以說極為廣闊。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當然思維稍微正常些的朋友都知道,土耳其的這兩個夢想基本上沒戲。如果說奧斯曼夢相當于春秋大夢,那麼泛突厥夢最多是黃粱一夢。

其實土耳其還有第三個夢想,歐盟夢。

比起不切實際的春秋大夢與黃粱一夢,歐盟夢是實實在在的财富夢。

按照土耳其的情況,加入北約隻是充當打手角色,加入歐盟才是真正意義上融入歐洲的富人朋友圈。

是以土耳其對加入歐盟非常上心。

1987年,土耳其申請加入歐盟;

但直到1999年才獲得候選國資格;

又到2005年才啟動入盟談判,但談判過程阻礙重重。

時間到了2016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就合作解決叙利亞難民危機達成協定,土耳其同意幫助控制難民湧入歐洲,歐盟則承諾重新開機土耳其入盟談判、給予土耳其公民免簽待遇等。

但是很快(2016年7月),埃爾多安遭遇軍事政變(未遂)後,采取大規模肅清行動及修憲公投,與歐盟多國産生糾紛。

簡而言之,土耳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加入歐盟富人朋友圈。

眼看經常被嘲笑為喜劇演員的澤連斯基有可能輕松加入歐盟,自認為功力深厚的埃爾多安心裡肯定不平衡。

其實埃爾多安也沒必要羨慕澤連斯基,首先烏克蘭未必能如願,其次很多時候真的是時勢造英雄,選擇大于努力。

03 歐盟為啥不要土耳其

1987年,土耳其申請加入歐盟時,被告知有些領域的硬名額達不到要求。

後來土耳其也努力整改,但搞來搞去,似乎永遠達不到要求,玄機在哪裡?

老鐵們對照一下時間點:1987年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前夕。當時西方正在忽悠搞全球化。歐盟那時候向土耳其抛媚眼,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以了解為忽悠蘇聯(誘導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一部分。

蘇聯解體之後,土耳其這個誘惑籌碼就失去了價值。

盡管在1999年,土耳其獲得了候選國的資格;但當時西方如日中天,悍然轟炸南聯盟,并野蠻地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自然不會把土耳其放在眼裡。

但土耳其仍然不死心,仍然竭盡全力往歐盟靠。成為歐盟候選國之後,土耳其就以歐洲人的身份參與了各類國際大事,包括同歐洲人一起慶賀“歐洲日”,但直到現在歐盟還是把土耳其當個臨時工看待。

絕境中的烏克蘭,竟然還被一個鄰國羨慕

埃爾多安實在不甘心一直當臨時工,一心主動争取轉正,并為此不惜和俄羅斯為敵。叙利亞動亂開始之後,土耳其做了一個最危險的動作,就是擊落了俄羅斯戰機、想以此表明與西方站在同一陣營。

但是很遺憾,埃爾多安沒能被接納。他等來的,反而是西方操控下的軍事政變。

據說埃爾多安差點着了道。關鍵時刻是普京給他提供了關鍵資訊,逃過一劫。從那以後,埃爾多安改善了和俄羅斯的關系,包括頂住美國壓力購買俄羅斯的S400等。

眼看自己努力了幾十年,不如澤連斯基誤打誤撞,埃爾多安心裡肯定不服氣。

不爽歸不爽,土耳其仍然無法加入歐盟。

04 歐盟門檻

加入歐盟主要有兩關:

關卡一、符合所有歐盟關鍵标準。

所謂的關鍵标準,即 1993 年在哥本哈根的歐洲理事會上定的“哥本哈根标準”:

1、保障民主、法治、人權以及尊重和保護少數群體的穩定機構;

2、有效的市場經濟以及應對歐盟競争和市場力量的能力;

3、承擔和有效履行成員義務的能力,包括堅持政治、經濟和貨币聯盟的目标。

遭遇政變之後,埃爾多安停止了土耳其的世俗化程序,轉頭往政教合一的路上走。更不可能達到歐盟的标準。

關卡二、經歐盟機構和歐盟成員國同意。

這一關更扯了。

土耳其的大突厥夢,基本上把地中海周邊的國家得罪了一遍,它們不可能同意土耳其加入歐盟。

尤其是希臘,和土耳其領土争議極大。

法國又自認為是地中海老大,又是歐盟老大,和土耳其關系不咋地。

按照上面的标準,烏克蘭原本也沒可能加入歐盟。但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激起了歐洲小國的危機感與聖母心,一下子把歐盟成員國的意見統一起來。

看到這個情況,埃爾多安才會發出那句靈魂質問:“如果有人也攻擊(我們),你們會把土耳其列入議程嗎?”

答案還真不好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