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田2500億元加碼電動化轉型,計劃啟動全固态電池生産線

4月12日,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本田召開記者會,釋出了電動化轉型戰略的最新舉措,包括研發經費投入、組織架構調整、電動車型投放計劃、加強全球電池采購以及強化軟體和網聯化領域等多個方面。

本田2500億元加碼電動化轉型,計劃啟動全固态電池生産線

本田計劃在未來10年投入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4061億元)研發經費,其中在電動化和軟體技術領域投入約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2540億元),以加快電動化程序。同時,本田計劃投資43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22億元),建設全固态電池示範生産線。

“我們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推出從輕型商用到旗艦級的30款電動汽車,并将電動車年産量提升至200萬輛以上。”本田汽車宣布。

本田2500億元加碼電動化轉型,計劃啟動全固态電池生産線

2021年4月,本田全球CEO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釋出了“全面電氣化”的目标。本田成為日本首家公開停售燃油車型的汽車制造商,計劃在2040年全面停止銷售使用汽油作為動力的汽車。

根據計劃,本田電動汽車(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在全球市場的銷售比例将在2030年達到40%,在2035年達到80%,在2040年達到100%。

“無論銷售收入如何波動,本田将在未來六年内向包括電氣化在内的研發項目投資總計約5萬億日元。”三部敏宏彼時表示。

時隔一年,本田的電動化轉型路線得到了進一步細化,時間節點也更加明确。

組織架構方面,本田從現有的按機車、汽車、動力産品劃分的組織架構中,分離出具有未來核心競争力的“電動産品和服務、電池、能源、移動電源包、氫燃料”,以及與此關聯的“軟體和網聯化領域”,合并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業務開發本部”。

本田2500億元加碼電動化轉型,計劃啟動全固态電池生産線

電動汽車方面,本田公布了在中國、北美以及日本市場的部署,并計劃從2026年開始推出基于“Honda e:Architecture”純電汽車專用平台的産品。

在中國市場,本田計劃到2027年推出10款電動汽車,約占其全球電動車型投放計劃的三分之一。本田曾在去年10月表示,2030年之後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為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電動化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型。

在北美市場,本田與通用汽車進行合作,計劃到2024年在北美推出2款合作開發的中大型純電動車,分别是全新Prologue SUV及讴歌EV SUV車型。2027年以後在北美市場推出與傳統燃油車具備同等競争力的“油電同價”大衆型純電動車。

在日本市場,本田計劃2024年上半年推出價位10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币5萬元)的商用輕型純電動車,并适時推出面向個人的輕型純電動車和純電動SUV。

此外,為了擴充電動汽車産能,本田計劃在中國廣州和武漢兩座城市建立電動汽車專用工廠,以及在北美建設一條專用的電動汽車生産線。

動力電池方面,本田公布的計劃主要分為外部合作和自主研發兩個部分,涉及中國、北美以及日本本土三個主要市場。

現階段,本田通過加強液體锂離子電池的外部夥伴關系,確定每個地區的穩定采購。在北美地區,除了從通用汽車采購“Ultium平台”電池,本田正在籌備成立一家電池生産合資企業。在日本,本田将從遠景動力(Envision AESC)采購電池,用于輕型電動汽車。在中國地區,本田将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動力電池龍頭甯德時代的合作。

從2020年代後半期開始,本田将加快新一代電池的自主研發和生産,其中包括預計于2024年春季啟動的全固态電池示範生産線,并将自研電池應用于2025年至2030年上市的車型中。

本田還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按需提供了多元化動力解決方案,可針對不同出行方式選擇擇交換式電池和氫燃料電池,還将通過連接配接它們的CONNECT平台,提高整個社會的便利性和運作效率。

本田2500億元加碼電動化轉型,計劃啟動全固态電池生産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三家主流日本車企選擇将固态電池技術路線作為電氣化轉型的重要方向。

豐田汽車計劃到2030年投入1.5萬億日元用于開發動力電池及其電池供應鍊,預計在2025年前實作全固态電池的小規模量産。日産汽車計劃投入1400億日元(約79億元)用于固态電池研發,預計于2028财年實作全固态電池大規模量産。

與采用電解液作為傳導物質的傳統锂電池不同,固态電池采用锂、鈉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作為傳導物質,能量密度和熱穩定性能顯著優于液态锂電池。在同一功率下,固态電池的總能量遠高于傳統锂電池,續航時間是傳統锂電池的2-3倍,且體積更小、壽命更長、穩定性更高。

是以,固态電池技術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更适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據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固态電池需求預計達500GWh,市場規模在3000億元以上。

繼續閱讀